6
月13日
下午,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兼职教授王建涛研究员应邀为我院同学做了题为“硅表面锰原子纳米线的形成机制及石墨碳的冷压相变”的报告。
报告中王建涛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硅表面锰原子纳米线的形成机制这一问题。实验上,在硅表面生长锰原子的时候可以同时观察到较短的纳米线和小的纳米团簇,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王建涛研究员在这方面开展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锰原子纳米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锰原子在硅表面不同位置处的能量不同造成的,随着原子个数的增加,锰原子倾向于成直线排列;同时,当表面上五个锰原子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倾向于形成小团簇;而形成纳米线和小团簇的势垒基本相同。这一发现完美的解释了实验现象,并表现出和其它金属不同的生长机制。
报告后,王建涛研究员还和同学们就感兴趣的问题和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探讨。报告会气氛十分热烈。
王建涛教授目前任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日本东北大学取得材料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 年4 月至2001 年3 月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2002年6月回国后任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科技处副处长、处长、研究员等职。并兼任《科学观察》编委。主要从事表面/界面、超晶格等低维复杂系统的第一性原理动力学模拟计算研究。先后在国际重要期刊PRL、APL、PRB等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金属纳米团簇在硅表面上的分解扩散机制研究被《科技导报》选为2006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13项重大进展之一。
(理论物理学科 原鹏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