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万阳教授荣获欧洲等离子体诊断杰出贡献奖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8日浏览次数:

近日,欧洲物理学会(EPS)等离子体诊断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布了2025年度欧洲等离子体诊断杰出贡献奖(2025 ECPD Prize Award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Plasma Diagnostics)评选结果。我院万阳教授凭借其在激光等离子体诊断领域的开创性成果,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第二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也是万阳教授近年来获得的第三个国际级奖项。

近年来,基于超强激光和粒子束的等离子体尾波加速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因其超过传统加速器千倍以上的加速梯度,有望将大型加速器与光源规模缩小到桌面尺寸,在医疗、工业及基础研究等领域具有很大应用潜力。但如何诊断微型加速器的性能参数,一直是领域内的核心难题。万阳教授联合郑州大学、清华大学、魏茨曼研究所等团队共同研发了“超快高能电子显微成像”新型诊断技术。该技术具备微米级空间分辨率和飞秒级时间分辨率,且对强电磁结构极为敏感,同时团队利用该技术成功实现了针对尾波加速结构、加速电子束及其演化等多个关键物理过程的精细诊断。相关系列研究成果不仅加深了对等离子体加速物理机制的理解,还为等离子体加速器的实时优化和长时间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办的第6届欧洲等离子体诊断大会(The 6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Plasma Diagnostics,April 7-10)颁奖典礼上,评委会主席Michael Tatarakis教授为万阳教授颁发获奖证书。随后万阳教授应邀作了“探微知著:激光等离子体尾场诊断的有力工具”(Exploring the key subtleties: A powerful tool for probing laser-plasma wakefield dynamics)的大会获奖报告。报告回顾了团队近十年来在超快高能电子成像技术上的研发历程及关键应用,并结合郑州大学当前开展的研究,展望了该技术在其他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应用潜力。

据悉,欧洲等离子体诊断杰出贡献奖(ECPD Prize)由欧洲物理学会于2023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在等离子体诊断领域(涵盖磁约束聚变、惯性约束聚变、激光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空间等离子体、天文等离子体等)做出突破性贡献的专家学者。首届获奖者为来自英国贝尔斯特女王大学的知名等离子体物理学家Marco Borghesi教授。

ECPD评委会主席Michael Tatarakis教授(右)、评委会成员王峰教授(左)与万阳教授(中)合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