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Review C》:超铀元素锫同位素基态性质及结构演化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7日浏览次数:

近日,我院天体物理研究所孙亭亭副教授在质量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Ground-state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evolutions of odd-A transuranium Bk isotopes from deformed relativistic Hartree-Bogoliubov theory in continuum”为题目发表在国际知名物理类期刊《Physical Review C》上。我院2022级硕士生黄紫丹为第一作者,孙亭亭副教授为通讯作者,郑州大学为第一单位。

质量是原子核的基本物理量之一,是理解核子间相互作用、揭示壳结构演化和确定滴线位置的关键,同时是研究核反应、核衰变及元素起源等问题的基础,对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等学科都至关重要。

图1. DRHBc质量表国际合作组成员单位

为了构建微观高精度的原子核质量表,2018年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正式成立了DRHBc质量表国际合作组(The DRHBc Mass Table Collaboration),其成员涵盖了北京大学、韩国釜山大学、韩国IBS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香港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郑州大学等31所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

图2. 锫同位素形状演化及自旋宇称。

孙亭亭副教授作为DRHBc质量表合作组主要成员之一,承担了Z=97锫同位素链的计算任务,该链的研究对于探索“超重稳定岛”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形变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 (DRHBc)理论,微观、自洽地处理连续谱贡献、对关联效应以及形变自由度,系统研究了奇-A锫同位素的结合能、核子分离能、ɑ衰变能、费米面、双中子能隙、中子配对能、密度分布以及均方根半径等基态性质以及势能曲线和形状演化,重点探索了原子核的形变效应、壳结构、滴线位置、形状共存与长椭优势等,为超重核研究提供了重要核结构信息。

本研究得到了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培育项目等项目的支持。

论原链接:https://doi.org/10.1103/PhysRevC.111.03431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