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科学创新,领略物理之美——郑州市经开区第六中学师生走进郑大物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3日浏览次数:

正值全国科普月的浓厚科普氛围中,9 月 20 日,郑州市经开区第六中学的师生代表们怀揣对科学创新的向往与对物理之美的好奇,走进郑州大学物理学院。此次科普活动以 “探讨科学创新,领略物理之美” 为核心主题,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顺利开展。活动得到郑州大学物理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为师生们打造了一场兼具深度与趣味的科学探索盛宴。

活动伊始,郑州大学科普志愿者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物理学家故事分享会。志愿者们以时间为脉络,生动讲述了三位改变世界物理学格局的伟大科学家的传奇人生与科研历程:从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奠定经典力学基础的艾萨克・牛顿,到创立 “相对论”、颠覆人类时空认知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再到构建 “电磁场理论”、统一电与磁现象的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分享过程中,志愿者不仅还原了科学家们在科研道路上的探索细节 —— 如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引发的思考、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工作时对相对论的钻研,更着重解读了他们突破传统思维、推动科学创新的精神内核,让师生们深刻理解 “物理之美” 不仅在于公式与定律,更在于对未知的勇敢探索与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故事分享结束后,“星火科普趣味比赛” 随即拉开帷幕。比赛题目紧密围绕三位物理学家的科研成果与基础物理知识设计,设置了知识抢答、原理辨析等多个环节。面对 “牛顿三大定律分别解释了什么现象”“相对论中‘时间膨胀’的核心观点是什么”“麦克斯韦方程组如何统一电与磁” 等问题,同学们迅速组建团队,积极举手抢答,现场氛围热烈非凡。在原理辨析环节,同学们还结合生活实例,尝试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创新的理解。“原来科学家的创新思路,能帮我们更好地看懂身边的物理!” 一位参赛同学在赛后分享道。

随后,活动进入第二阶段—— 物理科普仪器演示与沉浸式体验。在郑州大学物理学院科普基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师生们有序参观了经典物理、近代物理等多个主题展区。工作人员通过专业仪器,将抽象的物理原理转化为直观可见的实验现象:在 “力学演示区”,科里奥利力里实验让同学们直观感受了经典力学的规律;在“电磁学展区”,特斯拉线圈放电时产生的绚丽电弧,生动展现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应用;在 “相对论趣味演示区”,通过模拟装置,同学们初步体会了爱因斯坦相对论中 “时空弯曲” 的奇妙概念。在体验环节,同学们更是踊跃参与,有的亲手操作光学干涉仪,观察光的干涉条纹;有的尝试调节电磁感应装置,感受电能与磁能的转化;还有的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通过实验器材模拟力的“惯性”作用效果,亲身 “触摸” 物理之美。

此次科普活动,是郑州大学物理学院依托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与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源,助力中学科学教育的重要实践,也离不开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鼎力支持。活动不仅让郑州市经开区第六中学的师生们近距离领略了物理学科的创新魅力与科学之美,更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崇尚科学、勇于创新” 的种子。相信这份对物理的热爱与对创新的追求,将伴随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与成长中,不断探索科学奥秘,书写属于自己的创新故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