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了扎实学习党史知识,践行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好学院、研究所发展新局,5月22日,材料学院高温功能材料研究所教职工开展了以“建党百年学史悟行,焦裕禄精神永传承”为主题的赴兰考考察学习活动;5月23日,高分子加工研究所低碳研究所等部分教职工赴林州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学习党史苦难光辉,增强党性砥砺前行”的学习教育活动。
在兰考,广大教职工拜谒焦裕禄烈士陵墓;参观了焦裕禄纪念园,听讲解员讲述了焦裕禄同志的生平事迹;在1963年焦裕禄同志亲手栽下的“焦桐”树下,感受只有扎根人民才能万古长青的焦裕禄精神。在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下马台的刺槐林,这是当年焦裕禄治理风沙时栽种,后来风沙止住之后,但下马台的这片刺槐林在当地群众的强烈要求下保留了下来,由于槐树的“槐”,音同怀念的“怀”,人们把刺槐林称为“焦槐林”。焦书记人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留了下来,这片“焦槐林”是立在沙土窝里永远的丰碑。在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党支部。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曾来此地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与干部群众亲切座谈,在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梦里张庄”不再是梦,借助政策优势,勤劳智慧的张庄人齐心协力,蹚出了一条具有张庄特色的脱贫之路,而当年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那条不到200米长的村路,如今被群众称为“幸福路”。
在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和青年洞,通过大量的生动的图片及视频展示,高分子加工研究所广大教职工了解到自1960年起,3.7万多名干部群众奔赴修渠工地,劈山填谷,开山凿渠。红旗渠建设过程中,林州人民不依赖国家,不向上伸手,不等不靠,没有工具就自己制,没有石灰就自己烧,没有抬筐就自己编,没有炸药就自己造,粮食不够吃就采野菜、下漳河捞水草充饥……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林州人民喊出了荡气回肠的豪迈口号:“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
通过兰考、红旗渠等实地的参观和学习,大家深刻的认识到,“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践行和弘扬这些红色精神,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凝心聚力投入到“双一流”建设中去,把学院和各研究所的各项工作推向新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