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各专业要根据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本科教学到本科教育的转变。2021年11月30日材料学院女工委邀请获得2020年郑州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的我院优秀教师郑学晶教授,为女教工培讲解和培训专业课课程思政设计。郑老师主讲的课程《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被认定为河南省首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
郑老师首先强调了合格的课程思政必须涵盖的内容要包含以下内容:1. 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相关专业中学术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2.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指导学生明辨大是大非,增强“四个自信”,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求知成才报国。3.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伦理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理解并自觉践行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奋斗创业史教育,重点开展党史、 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教育,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的创业历史。然后教师本人要在熟悉和领悟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内涵的基础上,挖掘所授专业课和思政课的映射点进行讲授。比如十九大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教师在讲授能源和环境类材料课程时可以引用。此外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与学生分享时事政治中的金句,了解世界发展动态。或者分享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名句或者优美的古诗词,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通过这次郑老师生动的讲解和面对面讨论,女教工们都有了自己主讲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思路,增强了我们上好课程思政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