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闻中心

【讲座回顾】第二期第2讲“心理困扰的信号与应对”

发布时间:2022-11-03  点击:

★ 喜迎二十大 健康“心”征程 ★


“ ‘疫’路阳光 我们在一起 ”抗击疫情系列讲座回顾 第二期第2讲


10月23日晚,郑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人格心理学博士刘亚楠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心理困扰的信号与应对》线上主题讲座。

刘亚楠老师从实际生活出发,逐步深入,剖析在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方法。


健康个体的心理特征


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对积极情绪的理解主要为以下9种:快乐、感恩、平静、希望、自尊(自豪)、乐趣、鼓舞人心、敬畏、爱。情绪和我们的行为关系密切,积极的情绪会带来更具适应性的发展结果,比如:可以扩展我们的认识,学会独立探索,建构应对外部环境种种威胁的模式。

沉浸(Engagement):当全身心投入到一种状态或任务时,我们能体验到一种“Flow(连贯、流畅)”的状态——时间飞快流逝,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当前活动,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

关系(Relation):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拥有和伴侣、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同学、同事等积极人际关系的人,比没有这样关系的人更快乐。积极的人际关系,提供了一个有助于个人安全感的支持系统,这种支持系统促进了我们的发展。

意义感(Meaning):当我们理解了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明确了我们在生活中将达到的目标时,便具有了对生活和存在的意义。

成就(Achievement):成就代表了我们对环境的掌控能力,使我们知晓自己所做的活动是有意义的,我们采取的行动是有效的。



你快乐吗?

来看看你出现过以下几种情况吗?或许你会找到自己不快乐的原因~

社会联结减少。一般来说就是亲密关系的疏远,而良好的社会联结对青少年的自尊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竞争加剧。在过于频繁的竞争中,我们容易产生紧张、忧虑、压力感、自卑感等消极的情绪体验,这些都不利于心理健康,对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损害。

功利主义价值观。我们大学生对自身状态和现实利益的关注越来越迫切,价值取向逐渐地由义务向功利倾斜,表现在价值观上便呈现出功利化倾向。

自我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往往难以满足和顺应社会规范的基本要求,常过度关注自己而表现出冷漠,具有较大的自我投入,且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完整,不容易感受到他人的感动,难以顾及到他人的利益,总是把自己作为需要的中心。

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有四个核心特征:①自我强加的高标准;②自我评价过于依赖成功和成就;③较高的自我批评;④恐惧失败。消极的完美主义可能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消极完美主义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心理困扰的几种类型

你的心理困扰具体表现为哪种情绪呢?接着往下看看吧~

心里闷——愤怒。愤怒是人类的基本情绪,它和大量的负性事件及其不良后果联系在一起,对我们的心理、行为和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心里堵——抑郁。抑郁情绪是一种负性情感增加的表现,是一种充满不适感的、令人感到沮丧的心境状态。

心里慌——焦虑。一种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威胁的情境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

心里空——无聊。面对贫乏的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时,无法体验充分的需求满足,从而产生的冷漠、孤独、抑郁、无助等不愉快的复合情绪状态,呈现出兴趣匮乏、注意力涣散和动机缺失等特点。

心里烦——厌恶。厌恶是由令人不愉悦、反感的事物诱发的情绪。



解决策略

如果我们遇到了上面说的心理困扰,不妨试试刘老师给出的解决策略:

不要压抑→去解决问题

压抑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会阻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发展。所以,不要压抑自己的感觉,去直面困难,去表达想法,去宣泄情绪,去解决问题。

不要回避→去接纳

回避的本质在于人们试图改变自身情绪对情境的敏感性,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出现与个人价值观或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接纳≠容忍,而是对过去经历的个人事件和此时此刻经验的一种积极而非评判性的容纳,即,为痛苦的感受、冲动和情绪让出空间,不去抗拒、控制和逃避它们,而将其作为客体去观察。接纳可以增加心理灵活性。

不要抱怨→去行动

只抱怨但不行动,对改变令我们不适的现状毫无帮助,反而会增加负性情绪。因此,远离抱怨,做自己生活的主导者,主动改变,积极行动,摆脱心理困扰。

不要颓废→去表达

若是抑制自己的情绪,只能减少情绪表达,并不能消除消极的情绪体验,并且会减少对积极情绪的体验,进而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出现较低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表达自己的情绪,是走出心理困扰的关键一步。

刘亚楠老师的讲座妙语连珠,理论与实践结合,深度与广度兼具,引人入胜、精彩纷呈。累计观看人次2000+,累计点赞6000+。大家从刘亚楠老师的分享中学到了什么吗?面对自己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心理困扰,你有找到合适的舒缓方法吗?期待你的分享~


参考文献:[1]曹静,吉阳,祝卓宏.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中文版测评大学生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11):873-877.[2]刘志军,白学军,刘旭.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与行为适应不良的关系[J].心理研究,2009,2(05):65-69.


上一条:【讲座回顾】第二期第1讲“正确应对压力,阳光快乐生活” 下一条:【讲座回顾】“疫情期间运动解压功法分享”——“ ‘疫’ 路阳光 我们在一起”抗击疫情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