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迎二十大 ★
★ 健康“心”征程 ★
“‘疫’路阳光 我们在一起”抗击疫情系列讲座回顾 第二期第5讲
10月26日,第二季“‘疫’路阳光 我们在一起”抗击疫情系列讲座,第五讲“疫情下拖延行为及调适”,由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师、教育学院讲师、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心理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刘志斌老师为我们带来。
刘志斌老师围绕拖延的含义、特点、心理机制及应对方法开展了以“疫情下拖延行为及其调适”为主题的心理讲座。
什么是拖延?
拖延是指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它在本质上是自我调节的失败,具有非理性、自愿和回避的特点。
拖延的表现:高重复率的无效行为和反复推迟的学习计划。
拖延行为发生的规律:时间越紧迫、截止日期越近,拖延行为发生的概率就越小;即将要做的事情越具有强制性,拖延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即将要做的事情挑战难度越大,拖延行为就越可能发生。
拖延行为的影响:从个体内部来看,拖延会导致大量负面情绪,甚至焦虑、抑郁等。从拖延的过程看,拖延能够暂时性地缓解个体的焦虑;从拖延的结果看,拖延产生的负面影响具有隐藏性,短期来看,拖延行为的发生不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危害,但长此以往,拖延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是任务往往不能按照预期的目标完成。
拖延行为如何产生?
拖延行为包含两种心理力量,一种力量是及时行乐:怎么快乐怎么来,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另一种力量是理性决策:从大局出发,根据现实条件,指导我们做出当前最合理的决策。这两种力量最终决定着人们是否会做出拖延行为。
如何应对拖延?
一方面需要通过增强理性决策的力量来阻止拖延行为的发生。通过设定合理的目标、制定具有操作性的计划、学会与焦虑共处等方法做好情绪管理,按照二八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崔西定律做好时间管理,掌握两分钟法则、批量处理策略和60-30-10法则等应对方法,提高行动执行率,减少拖延行为的发生。
另一方面需要限制及时行乐的力量来抑制拖延行为的发生。通过任务约束、人际约束和环境约束的方法控制拖延行为。
刘志斌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干货满满,直播累计观看人数高达2000余人,累计点赞人数6000+,相信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定的启发和感受,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疫情特殊时期学习时间与学习进度的自我调节,应对处理生活中的拖延惰习,从而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各项事宜,提升学习效率,同时使自己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