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育桃李 踔厉笃行向未来——郑大这十年之本科教学工作
日期: 2022-11-02 信息来源: 点击数: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开启国家发展新篇章。郑州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走在全国前列,树立河南标杆,进入一流大学建设序列,成为部省合建高校,确立“三步走”发展战略,高标准完成一流建设首个建设周期各项任务,进入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阶段。回首这十年,学校紧紧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核心要求,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开放办学、大学治理等方面交出了一份非凡的答卷,度过了开拓、奋进、跨越的十年。接续奋斗启新程,继往开来书华章,现推出“郑大这十年”专栏,邀请各单位围绕本单位或主管领域话收获、谈未来,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实现新提升、开创新局面。

栉风沐雨育桃李 踔厉笃行向未来

——郑大这十年之本科教学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郑州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围绕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师发展、教学改革等工作,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这十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新进展

优化人才培养总体设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办学理念,以行业、产业与地方发展需要为导向,开展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加强通识、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激励创新”基本原则,制定了《郑州大学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行动计划》,建立了融合思政、通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构建卓越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实施“大类培养+专业分流”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宽厚、能力全面为目标,加强通识教育,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探索拔尖人才培养规律,建立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评价标准,构建内涵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了化学、物理学、数学、基础医学、经济学、历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古文字)等7个“拔尖计划2.0”建设项目,培育“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简称“拔尖基地”),其中“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2021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推进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学分制改革,开展本硕贯通式人才培养,实施了“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积极推进“一院一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设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化学基地班、卢嘉锡化学菁英班、化学创新人才实验班、人文科学实验班、钱三强物理英才班、穆青新闻实验班等多个特色人才培养班。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开展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这十年,专业建设成效取得新突破

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健全专业优化调整长效机制,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品牌突出、特色鲜明、教研衔接”的一流本科专业体系。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和学校办学定位,推进专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建立了完善的专业准入、预警和退出机制。现有本科专业118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

专业特色更加突出。依托优势特色学科打造一流专业。以学科为基础推进专业整合,重点扶持优势专业、强化特色专业、融合新兴和交叉专业、建设社会急需专业,加强学科交叉、形成专业互促。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发展,增设遥感科学与技术、知识产权、植物科学与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工智能,密码科学与技术等9个新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优势专业群。

专业内涵持续提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机制”,积极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构建了以工程教育为基础的分层次专业认证与评估机制,形成了从行业需求出发制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确定课程体系的反向设计全过程专业建设模式,提高了学校工科专业工程教育质量和行业认可度,实现了工程教育的国际等效。目前,已通过国家级认证专业19个,其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3、住建部专业评估3个、教育部专业认证3个。

这十年,课程与教材建设取得新成效

完善课程体系。推动信息技术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开展慕课平台、智慧教室建设,完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制度,构建了兼顾通识与专业的精品在线课程体系。十年来,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双语示范课程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各类省级课程327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8门,上线课程48门,其中7门课程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打造了34门最具“豫风”中原文化系列课程(慕课),建设130门校级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坚持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评选优秀课程思政案例,建立校内课程思政建设校本示范,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形成完备的课程思政培训体系。推进覆盖所有院系、所有课程、所有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门类多样的示范课程群。立项校级课程思政改革项目200余项,建设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获评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10门、教学团队3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特色化示范中心1个。

选编一流教材。成立教材建设委员会,统筹教材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制订了《郑州大学教材建设管理办法》《郑州大学教材建设委员会工作条例》等规定,为教材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设立教材建设专项经费,近年来共立项建设教材324部。入选全国规划教材20本、河南省规划教材85本。细化郑州大学教材建设评议方案,从思想水平、科学水平、教学水平、文图水平等多方面内容立体化评价教材建设效果,共评选校级优秀教材特等奖9部、一等奖30部、二等奖33部。

这十年,实践育人体系迈上新台阶

完善实验教学条件。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管理体制和实验设备的梯队批量更新模式。大力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现有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室)30个,其中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10个,包括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占河南省总数的22%;省级实验教学中心1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占河南省总数的50%;省级虚拟仿真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课程4门,省级虚拟仿真课程7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6项。

强化实践教育。以“自主、创新、发展”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加强实践教学顶层设计,强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夯实基础、强化综合、注重创新,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从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注重个性化培养、教学评价模式创新等多维度,构建“多层次、阶梯状、贯通式”实践育人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相继建设500余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获批“省级实践教学基地”1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个,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大学生实习公共服务平台”试点高校。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实现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全覆盖查重检测,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并轨制教学,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制定《郑州大学创新创业引领计划》《郑州大学创新学分制度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开设70余门创新创业类课程,打造基于专业教育的创新教育课程群,建立了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体系。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累计立项国家级574项、省级367项、校级4142项,参与学生达2万余人。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2金7银20铜的好成绩,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荣获“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这十年,教育教学改革开辟新格局

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秉承“以研究促发展、以改革迎挑战”理念,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综合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保障、教学评价体系、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教学信息化、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持续开展教学研究改革实践,全面推进组织模式创新、理论研究创新、内容方式创新和实践体系创新。近10年,获批国家级教学研究改革项目15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26项,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81项。

全面深化“四新”建设。深化新工科建设,构建产学研用多要素融合、多主体协同的育人机制,建设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等11个卓越工程师2.0培养计划,获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6个、省级项目11个。深化新医科建设,推进复合型高层次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医生教育、预防医学2个卓越医生2.0培养计划,获评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深化新农科建设,获批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省级4项;深化新文科建设,建设卓越法治教育、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和卓越体育教师2.0等3个培养计划,获评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省级18项。

这十年,教学质量保障构建新机制

完善教学质量管理。打破传统教学质量管理中的障碍和壁垒,统一各种类型教学监控模式,建立新型教学质量管理体制机制,构建了基于“标准”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成立教学运行管理中心,保障了日常教学顺利开展。建立了郑州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智能化数据采集与大数据分析,注重“教”和“学”双向评价相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评价相结合,实现了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化。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办法,打破“一把尺子量到底”的传统模式。完善研究型教学评价和课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严格的课程学习、评价标准和程序,从评课、评教和评学三个维度开展教学评价,形成了智慧化、多样化、开放性的评价体系。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分析各项教学质量信息数据,并定期公开,评定教学质量优秀奖,激发了师生在教学中主动参与、良性互动的主人翁意识。

建立常态化审核评估机制。以教育部教学审核评估为牵引,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与完善为突破口,以优化教学质量各项指标为抓手,以教学质量管理平台数据为基础,建立了郑州大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常态化机制,实现教学质量评价全覆盖。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覆盖了所有院系、专业和课程,形成了院系动态调整、专业优胜劣汰、课程准入退出的良性发展之路。

这十年,教师教学发展构成新体系

健全教师教学发展体系。通过构建一种常态,丰富两库资源,服务三类教师,完善四大平台,形成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网络培训”为补充、以“校外专家进校培训”为提升、以“校外进修培训”为强化,形式丰富、相互补充、层次多样的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建立“郑州大学教师在线学习中心、校本培训、外聘专家培训和校外短期培训”四大培训平台,解决了培训资源不足,培训方式单一等问题,健全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体系,实现教师发展工作全覆盖,新入职教师、中青年教师、高年资教师均受益。

注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2020年获批河南省首批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实施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计划、青年教师卓越教学能力培养计划和中青年教师教学发展专题研修计划,强化教学名师培育。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力,组织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和能力。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中原教学名师10人、省级高校教学名师41人。

这十年,教学运行管理展现新局面

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健全。修订完善了《郑州大学本科教学执行计划运行管理规定》《郑州大学课堂教学管理规定》《郑州大学教学事故的认定及处理办法》《郑州大学校历编制管理办法》《郑州大学本科生教室借用管理规定》《郑州大学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等制度文件,确保了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运行。

课堂教学秩序更加规范。实时监控日常课堂教学,执行学院教学副院长日签到、值班制度,保障各院系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工作,确保本科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完善了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科学的课程编排管理模式,实现了教师线上调课、停课、借用教室等,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务。持续全面实施各级领导听(看)课制度,教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教学信息化建设更加完善。推进智慧教学硬件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智慧教室211间、完善升级课堂教学质量线上督导系统,逐步实现主校区教室电子班牌全覆盖,为创新教学模式提供基础。学校获批河南省智慧教学示范校建设,完成了智慧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依托郑州大学厚山学堂教学平台,进一步优化整合智慧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过程信息化。

过去十年,是郑州大学本科教育砥砺奋进的十年,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深造率逐年攀升,为社会各界输送了12万名优秀本科毕业生,为地方和国家发展做出郑大贡献。面向未来,站在历史新起点,郑州大学坚持人才培养核心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一流本科教育体系,为党和国家培养担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371-67781030

公共邮箱:xuan@zzu.edu.cn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100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学习强国

郑州大学报

抖音

快手

所有版权©郑州大学  All Rights Peserved.  豫ICP备05002440号-1 豫公网安备41019702002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