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郑州大学顺利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实施,进入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阶段。学校前瞻30年、拉高标杆、目标一流,统筹推进国家创新高地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向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和区域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目标迈进,努力在中原大地起高峰。为营造氛围、统一思想,集聚智慧、交流互鉴,现推出《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发展论坛之“锚定‘十四五’ 奋进‘双一流’”》专栏,邀请有关单位负责人,围绕主管领域或本单位事业发展谈认识、话体会、讲举措,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实现新提升、开创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坚持开放合作建设一流农学院
农学院党总支书记 白付理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三亚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时指出,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国家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郑州大学立足河南农业大省,坚决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把支持河南加快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作为自身的使命担当。
2018年7月,以作物学、生物学、农业资源利用等学科为依托,郑州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共建的郑州大学农学院挂牌成立。经过3年多的建设,农学院在党的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力量共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作为农学院党建第一责任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牢牢把握好党建工作的基本方向和要求,切实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自觉把抓好党建作为根本任务。带领农学院党政班子,主动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政治理论修养,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和“能力作风建设年”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团结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干事创业的本领,为正确认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关系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同志们在工作和学习中深刻认识到:脱离业务工作谈党建工作,等同于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只谈业务工作而不抓党建工作很可能迷失方向;不结合业务工作而抓党建工作肯定是走形式;抓好党建工作对业务工作是一种很好的促进。我们结合实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党政管理制度,把党建工作与管人管事有机结合,把党建工作与推动农学院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使农学院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二、坚持科教融合,实现人才互聘、平台共用、成果共享,推动农学院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在学校党委行政关怀和支持下,选优配强农学院领导班子,为农学院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农学院班子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提前一年,研究制定了农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各项事业呈现勃勃生机。
总体来看,几年来农学院在人才引进、论文发表、ESI学科世界排名、科研经费到账等方面的成果呈逐年递增趋势,而且递增幅度较大。2021年,学院的人才引进任务超额完成,高层次人才引进完成目标100%,博士后引进完成目标185.71%,求是教师引进完成目标166.67%,专职科研人员引进完成目标150%;发表论文总数较2020年增长近2倍,其中高水平SCI论文是2020年的近5倍;“农业科学”ESI排名已进入世界前1%,“植物与动物学”逼近前1%。
农学院师资由A(郑大)、B(中棉所)、C(其他)三类人员组成。根据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需要,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或农业发达国家的学术大咖采取一事一议以及多种合作模式作为C类人才引进到郑大,形成灵活多样的高水平人才引入机制。农学院主动作为,以科教融合(校所)合作办学模式,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组建了一支以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杰青李付广研究员为学科首席的高质量“研究型”师资队伍。同时,随着新一轮人才计划的实施,包含三个院士团队在内的十个高水平科研团队也将助力农学院的快速发展。今后,农学院将充分利用体制机制优势,引进更多更好的人才,为一流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基础研究、教学优势的大学和有应用研究、实践优势的研究所紧密结合,为培养高素质的绿色农业领域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优质平台。进一步提高了研究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拓展了研究生培养渠道,扩大了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这将为国家培养出更好更多的复合型农业专业人才。
三、瞄准国家战略,锚定“研究型学院”定位,谋求错位建设,以产出为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更好地发挥科教融合机制创新优势,结合自身探索与实践,农学院将采取以下措施,大力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围绕国家战略进行布局。目前,在省、校领导的支持下,以郑州大学为理事长单位、中棉所为秘书长单位,共同推动了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联盟的成立,并把双碳农业融入其中;以中棉所、郑州大学为牵头单位申报的“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棉花产业科技创新院已获批,农学院将积极推动相关工作落实落地。
强化与中国农科院的深度合作。根据中国农科院与河南省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及郑州大学与中国农科院磋商情况,合作双方以郑大农学院为基础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原分院,拟覆盖河南三所、武汉油料所、长沙麻类所、成都都市所等有关单位。
与地市农科院特色力量开展合作,推进合成生物学实验室融入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郑州大学三亚研究院建设进度,积极融入崖州湾科技城,力争通过神农种业实验室参与未来国家农业实验室,加强与地市农科院的特色基础科研力量合作,形成多层次互补。
进一步创新机制,聘任一批优势科研创新团队,合作一批国内优势科研创新团队。在博硕士招生上给予支持,并充分挖掘B/C类科技人员潜力,按照“特区学院”办院初衷,出台让B/C类人员有意愿加盟、足具吸引力的政策措施。
重点培养A类青年科技骨干。农学院成立时间短,尚缺乏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立足农学院“研究型学院”定位,针对“特区学院”发展需要出台必要政策,引育并举,以育为主,吸引更多有能力的青年才俊加盟农学院。
四、奏响合作大乐章,落实共建大举措,实现优势互补最大化
在合作共建农学院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奏响“合作”大乐章,一丝不苟落实“共建”大举措。互相需求,互为补充,是合作成功的基础和动力;实现共赢,是持久合作的愿望和保证。在共建农学院项目前,甲方郑州大学迫切需要高质量农业科研平台,同时又需要高水平项目科研人员做导师,而乙方中棉所迫切需要有扎实理论功底的科研人员做项目。这样,甲乙双方优势互补,很快达成合作共识,有力促进了甲乙双方各自事业的发展,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局面。
合作办学有“合作”和“办学”两层含义,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完善运行规则,是保障合作共建农学院顺畅运转的关键。
合作层面的事务,由双方高层通过议事磋商机构去处理。从农学院的运行情况看,成立一个高效运行的理事会尤为重要。首先,理事会要明确理事长、副理事长以及理事会成员的组成和职责,理事会组成人员要有合作双方的主要领导参与。其次,双方的职能部门,特别是人事、财务、科研、纪检、审计等部门要选派一些能力强、作风硬的人员兼任理事会成员。第三,理事会要制定《理事会章程》、《理事会议事规则》,其中《理事会议事规则》要明确界定议事的内容、议事的方式方法、议事的时间和地点等要素,提高议事质量和时效。
办学层面的事务由双方共同成立的管理机构—-农学院去处置。其中,特别是主要管理工作,要选政治素质高、大局意识强、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同时学院内部机构设置也要合理,要照顾到双方关切的重点和合理需求。另外,要建立人、财、物、科研、考核等一系列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实现管理法治化、科学化、现代化。
我校与外单位合作的项目较多,而且不尽相同,但合作的思想、合作的方式、方法大致相同。农学院的合作经验对于学校的其他合作项目,也许是他山之石,共同为一流大学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