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守护广大干部师生生命和健康安全,把病毒隔离于校门之外,郑州大学于近期在各校区校园实施单独运行的封闭管理。封闭管理实施以来,干部职工扛起责任、主动作为,广大师生理解支持、积极配合,学校整体运行平稳有序,教学科研活动正常开展。为展示广大干部师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辛勤和付出,我们于即日起开辟“同心抗疫、共克时艰”专栏。在此,我们也希望广大干部师生强化防控意识,持续绷紧思想之弦;严格落实要求,全面做到科学防控;坚定信心决心,切勿过度恐慌焦虑;践行文明理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潜心笃行问道,完成教学科研任务。让我们同心坚守,共待春晖,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后勤集团:筑牢校园抗疫红色堡垒,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疫情就是命令,保障就是责任。从5月4日零时的校园全封闭管理到5月5日19点静态管理,后勤保障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后勤集团党委以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紧迫感,用行动筑牢师生至上、守土尽责、服务大局的政治线,将压力转化为攻坚克难的信心决心和奋发进取的千钧责任,在校园疫情防控大战大考中锤炼能力作风,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党委引领,发挥党员干部“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面对“危、困、急、难、险、重”的后勤保障任务,集团党委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班子成员在5月3日晚全部入校保障。为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集团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分布到四校区,实行划片管理。5月5日晚,根据防控要求学校决定从6日起停止堂食,为做好近七万名在校师生的就餐保障工作,集团连夜开会,成立餐饮保障专班,集团党委书记魏新兴、总经理杨玉亭担任组长,立即启动“停止堂食”的应急预案。为确保主校区约5万名师生能够正常吃上早餐,食堂紧急开始加工馒头等,按照片区划分,集团班子成员到食堂参与保障,大家一夜未眠。在供餐工作中,根据师生反映饭菜质量不稳定、发餐慢等问题,集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慢作为、乱作为等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专门成立饭菜质量监控组,严把质量关,进一步优化供餐流程,尽最大努力确保师生能够吃饱吃好。
一个干部就是一个标杆。集团副总经理丁遂奇作为南校区后勤工作的负责人,5月5日下午接到疫情通知后,他立刻通知食堂停止堂食、超市暂停营业,“请同学们立刻返回寝室,做好个人防护”。同时,丁遂奇安排学生公寓保洁员对9号楼、8号楼、17号楼开展两小时一次的消杀工作,并及时安抚学生情绪。从5月5日下午到5月7日上午,丁遂奇带领广大职工顶着疲劳、克服恐惧,连续作战30多个小时。过度劳累使丁遂奇腰椎间盘突出的旧病复发,腰部酸痛、腿脚发麻,但军人出身的他凭借坚强的意志,每天走路在3万步以上,两个脚上都磨出了泡。面对工作和身体的双重压力,丁遂奇说:“为了师生的健康,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
凝聚强大抗疫力量,将党支部打造成抗疫先锋堡垒
为强化防控责任,集团党委实行支部包干方式建立协同保障体系,组织党支部认领责任区,集团46名在校中层管理人员全部到一线岗位,供餐时间到食堂做一名普通的搬运工。180余名留校的党员身穿“后勤集团党员服务”的红色马甲奋战在消杀、卸货、供餐等后勤各个战线上。
停止堂食后,为提升食堂供餐能力,主校区后勤集团共8个党支部,每个党支部对接一个食堂,除保留基本运维值守人员外,全部员工到食堂开展帮厨、盒饭运送、分发、维持领餐顺序等工作,从早上6点到岗,一直工作到晚上7点半,一天下来腰酸腿疼。连续一周的奋战,8个党支部书记的喉咙全部沙哑,部分人严重到不能说话。
通讯公司党支部负责主校区北门口运送物资车辆的消杀工作。外来车辆是目前校园防控最大的风险点之一,面对风险队员们毫无畏惧。入党积极分子侯茂森是消杀组负责人,他们用“行”抗疫,严格把好入校第一关。脉冲喷雾机重达30斤,一会儿衣服就湿透了,肩膀上都是红红的勒痕。一天24小时,消杀组工作不停歇。每当同事们关心地递上热水,侯茂森总说:“不行不行,喝多了要上厕所,在这去一趟厕所可不容易。”
在党支部的组织调动下,在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中,很多“小人物”在平凡岗位上展现出“大能量”。饮食党支部积极动员广大职工克服疲劳,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咬牙坚持,通过为职工熬制绿豆水、分发饮料等方式鼓舞士气。聚英园食堂厨师刘涛,曾在全国高校系统烹饪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一等奖,为保障供餐,从早上5点开始,刘涛在灶台前一直站到晚上10点,煎炸烹煮炒,从6号到现在,他已经用坏了两把铁勺子和5把笊篱。松园二楼食堂保管员赵华,由于连续工作,严重缺乏睡眠,在早上接收货物排队时间里,睡意袭来,他蜷着腿躺在平板推车上睡了二十分钟。在食堂,已经有5名厨师累倒在灶台旁,多名厨师的腰椎间盘突出复发,超负荷的工作让食堂职工腰酸腿疼,很多职工胳膊上、腰上贴满膏药,但为了保障师生能够吃上饭,大家依然坚持在岗位上。尽管人手短缺,但学生公寓党支部依然加强对宿舍消杀力度,确保宿舍安全、卫生。樊书敏是东校区学2楼的保洁员,封闭管理期间每天4点多起床、每日工作15个小时,每天运送的垃圾多达40包,每天6次消杀,中间再穿插其它工作,双腿常常累到没有知觉。宿舍楼内的卫生间堵塞,维修人员又进不来,樊书敏就借来工具按照维修人员的“线上指点”进行疏通,只为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安全、整洁的生活环境。
站好“先锋岗”,展现后勤职工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战斗力
疫情防控,物资保障是关键。后勤集团采购部副主任高庆威,负责饮食原材料的采购工作。5月4日凌晨4点,当最后一车紧急采购的物资送达学校时,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能稍稍放下。在接到“停止堂食”通知后的数个小时里,高庆威与同事们多方联络,统筹协调可靠货源,一家家找,一点点凑,从晚上9点到凌晨2点,20万个餐盒、15万个打包袋、15万双一次性筷子陆续开始运送。从5月4日以来,高庆威每天平均休息三个小时,每天接打电话200多个,他不知疲惫地在采购一线工作,“特殊时期,我多做一点,食堂才能更快一点”。
主校区一日早餐约10万个包子、5万份粥和5万个鸡蛋,每日消耗熟大米约6万余斤……食堂一天的食材消耗近20万斤,每天约25辆货车到校园配送伙食原材料。为做好人员管控,供应商的卸货工人禁止进入校园,集团组织20余名党员服务队每日进行卸货。受市场影响,由于货物大多是晚上配送,且到货时间不固定,卸货时间从下午4点持续到第二天上午10点。共产党员信利豪连续三个晚上通宵搬运货物,由于劳累和睡眠不足,在5月11日凌晨四点卸货时,突然累倒在货车上。
共产党员程松,负责人才公寓健康监测点的送餐任务,他身穿防护服,一日三餐准时送达,“能让同学们按时吃饭,这是后勤人的使命。”由于封控在校不能回家,程松上三年级的女儿独自在家上网课,在医院工作的妻子中午回家一趟给孩子做顿饭。因为担心孩子安全,家里安装了摄像头,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查看情况。6日11点多,程松实在放心不下独自在家的孩子,悄悄打开摄像头,看到9岁的女儿脖子里挂着钥匙和核酸检测二维码,自己准备下楼做核酸的时候,既心酸又欣慰。很多后勤职工像程松一样,孩子、老人没人照顾,全身心投入到校园防控工作中,他们像一束束微光,汇聚成坚强的防疫力量,在他们身上充分展现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后勤精神。
坚持就是胜利。在此次防控工作中,后勤集团一千余名党员、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以校为家,连续奋战,共抗疫情,战斗在校园疫情防控第一线,展现出了强有力的凝聚力、战斗力。后勤集团将认真总结此次保障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加强能力作风建设,持续改进服务能力,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