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发展论坛之“锚定‘十四五’ 奋进‘双一流’”(三)
日期: 2022-05-11 信息来源: 点击数:

编者按:2022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郑州大学顺利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实施,进入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阶段。学校前瞻30年、拉高标杆、目标一流,统筹推进国家创新高地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向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和区域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目标迈进,努力在中原大地起高峰。为营造氛围、统一思想,集聚智慧、交流互鉴,现推出《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发展论坛之“锚定‘十四五’ 奋进‘双一流’”》专栏,邀请有关单位负责人,围绕主管领域或本单位事业发展谈认识、话体会、讲举措,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实现新提升、开创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牢记使命勇担当 初心如磐向未来

化工学院党委书记 王利国



化工学院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建设,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学科高质量发展为牵引,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抓手,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对标一流,真抓实干,前瞻30年谋发展,做优“十四五”强开局,加快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步伐,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化工学院智慧和力量。

一、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实现“双融双促”

树牢“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深入开展党建提质工程,系统实施“基础能力提质+品牌特色增效”计划。在基础能力提质方面,学院党委严格落实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 坚持党委委员讲党课、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推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常态化、规范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等教育活动有效开展。在品牌特色增效方面,坚持“头雁”培育同强基固本相结合、组织凝聚与服务创新相结合、从严管理与务实高效相结合,抓实主题教育,抓牢党风廉政,抓好基层建设,聚焦主责主业,压实委责任,积极开展党员集体生日座谈会、老教授与青年教师“帮带对子”、党员联系群众、研究生党建“1+1”、研究生党员大地服务团等活动,组织样板党支部培育模拟汇报,在全院形成“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良好氛围,全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学院发展,构建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发展模式,狠抓学生党支部书记培养和能力提升,发挥教工“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作用,围绕中心任务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全面提升党建质量,不断增强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

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科、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成绩显著。2021年,党员教师先后荣获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中原教学名师等省部级教育教学荣誉奖励,党员教师获批自然基金项目占比达91%,培养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1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批河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河南省高等学校首批样板党支部1个,获得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个人嘉奖2人。2021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被河南省《关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重点支持,学科首席组织完成学科五年发展建设方案。在2022年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化学工程学科排名位于世界第57位;在2022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学科是郑州大学入选的三个学科之一,国内保持前30位;在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科位列34-43之间。

二、围绕学科特色,坚持引育结合,建强师资队伍

人才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是高水平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学院坚持党管人才,围绕化工过程强化与资源高效利用,以“4+N”学科方向为主导,坚持内培外引,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举措,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全过程。严把“三关”,坚持“引进来、能培养、有实效”理念,建强人才队伍。把好“入口关”,制定《化工学院人才引进办法》、《化工学院新进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综合考察鉴定表》等,充分发挥导师团队力量、教授会职能,坚持党委委员把关,综合考虑学缘结构、学术成果、研究方向等多元要素,评判人才引进;创新“培养关”,坚持团队培养,注重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发挥“传帮带”作用,制定《党委委员联系专家制度》,开展青年教师创新发展论坛,举办青年教师联谊会、国家基金申报专题辅导报告等,充分发挥学院高层次人才作用,以“头雁效应”激发“雁群活力”,全面提高人才干事创业能力;做好“产出关”,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发挥人才规模和集聚效应,以成果为导向,对青年教师进行分类指导培养和成长跟踪服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督促青年人才成长,在全院形成你追我赶的积极氛围。

2021年,培养与引进学科特聘教授3名、引进专职科研人员20名。学院教师先后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河南省特聘研究员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原青年拔尖人才和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人才称号,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原教学名师、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优秀工匠人才、“师带徒”标兵、河南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三、坚持“四个面向”,凸显贡献力度,做强科学研究

坚持科研兴院的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营造科研育人的优良氛围,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力争在高端科研成果有突破。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并轨前行,引导教师主动担当作为,以科研服务社会,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技术活跃在生产一线。积极开展教授进企业活动,加强与地方、企业联合建设研发中心、实验室,以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院坚持需求导向,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充分用好科技特派员等政策,积极推动与产业优势县域开展研究院等平台建设,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启动南乐—郑州大学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研究院等校地合作平台建设。

学院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实现“双碳”目标为驱动力,坚持能源转化、过程强化和资源加工一体化研究思路,主动服务化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化工先进适用性技术研发,力争在关键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分离与提取工艺和理论、多尺度催化剂设计制造及配套催化反应器和全流程工艺、生物“大健康”技术、能源存储与转换等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前沿,努力突破关键金属分离与纯化、二氧化碳加氢制烯烃、木质纤维原料低成本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全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构建资源/能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型的化工学科体系。化工学科主动作为,坚持学科首席领军、重大人才攻关、骨干教师主力的团队建设思路,积极融入中原关键金属河南实验室建设,主动对接参与龙门实验室、氢能与碳中和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创新产业链精准对接,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效。

2021年学院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郑州市协同创新重大专项1项、500万元以上的揭榜挂帅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1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1项,科研经费总到款4127万;荣获包含河南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

四、加强内涵建设,树牢育人理念,提高培养质量

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双碳”目标下创新型化工人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紧扣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建设目标,合理设置本科生和研究生比例,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充分发挥领导听课与教学督导作用,加强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青年教师,推出化工青年教师优秀课堂,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挖掘并培育教学名师,实施教学名师成长计划。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着力建设“金课”,淘汰“水课”,形成一流化工专业课程体系。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探索研究生“双导师”制,严格校外导师选聘,引导学生以企业技术难题为课题,将论文写在生产线上。积极构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构建科教融合的学术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和产教融合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以“新工科”人才培养为标准,努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化工人才。学院以三个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为契机,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更加精准凸显工程教育的专业特色。充分发挥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的育人作用,积极推动“三全”育人,育教育于日常管理与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2021年学院教师被评为中原教学名师1人、荣获省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等奖项4项,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在内的省级课程建设项目5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15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完成预定目标任务。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成就伟业!在学校的坚强领导下,化工学院师生必将团结一致、锐意进取,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紧紧围绕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任务,放眼“十四五”规划,赓续奋斗、砥砺前行,为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努力前行。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371-67781030

公共邮箱:xuan@zzu.edu.cn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100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学习强国

郑州大学报

抖音

快手

所有版权©郑州大学  All Rights Peserved.  豫ICP备05002440号-1 豫公网安备41019702002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