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寄语:喜看芳林催新叶 砥砺初心谱新篇
日期: 2021-01-06 信息来源: 点击数:

编者按:

天道酬勤,向阳而生;千帆过尽,万木逢春。2020年,郑州大学迎来“十三五”收官、一流大学第一个建设周期验收,跨过92年办学历史、迎来合校20周年,全体郑大人挺起脊梁、求是担当,从疫情大考中汲取成长力量,取得疫情防控和一流建设“双胜利”,交出了一份不负时代的出彩答卷。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梦想升腾,天地日新。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起始之年,展望新征程,每一个郑大人都豪情满怀。

星辰大海,我们扬帆起航;日月山河,我们再踏征程。在此辞旧迎新的特殊时刻,本报特邀部分师生和单位代表,回望春华秋实的2020,展望出新出彩的2021,以期激励广大师生砥砺初心、接续奋斗,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在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征程上成就更加了不起的自己!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何季麟

2020年是郑州大学“双一流”一期建设的收官之年,资源材料学科作为学校的一流学科,一直秉承向研究教学转型发展战略宗旨,积极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在高分子材料、耐火超硬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等研究方向基础上,积极拓展包括铝、镁、钼等稀有金属冶金,以及铜、轻合金与金属、氧化物靶材料等研究新方向。研究团队在先进靶材料研究方向全面突破性解决了高性能ITO靶材全流程性“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ITO靶材制备自主技术体系。1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视察郑州大学时对资源材料学科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更激励我们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砥砺前行。2021年,学校一流大学建设迈入新阶段,寄语全校师生新的一年乘势奋进、再创佳绩。

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学院教授 吴养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前一天对袁隆平等25位科技工作者的回信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为一位科技工作人员,我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回信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这一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坚持履行好新时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光荣使命,带领团队努力工作,为国家和人民奉献力量。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我希望为国家的化学事业能够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愿望,期望广大青年学子能够继续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勇于献身科研的精神,为祖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院院长 刘庆柱

2020年对我来说是个学术“丰收年”,新年伊始,1月10日我的《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在北京新书发布会获评2020年北京图书订货“十佳活动”,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反响。2020年9月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应邀撰写了《黄河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与“魂”的解读》一文。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也是中国考古学起步百年,作为一名有着近半个世纪党龄的考古工作者,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的愿景就是通过考古发现与研究进一步探索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从而使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着更为坚实的科学基础与坚强支撑!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音乐学院、音乐考古研究院院长 王子初

回首2020年,郑州大学音乐考古研究院成果丰硕,团队获得了4项国家社科基金的科研项目,其中包含2项重点项目;创建优势特色学科中国音乐考古学,完成400余件出土古乐器的复制、复原研究,建成国内外首座“中国音乐考古陈列馆”,完成“开启地下乐宫之门”展览的设计与布展。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出版一批学术专著,举行“第二届世界音乐考古大会”,还将应邀参加国家大剧院“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活动,并举办“中国音乐考古学90年学术成果展”,向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献礼,也借此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和中华民族的礼乐文明!

“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获得者、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 赵松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挥手告别2020,从新冠肺炎肆虐到常态化防控,从病房探望老人到在鄂遥祭诀别,从奔赴一线到抗疫顺利归来,世事充满了无常,人生道路充满了坎坷,也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在逆境之中,千万不能气馁,一定要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这一年中,我有幸荣获“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称号,亲眼所见、亲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伟大抗疫精神,才觉不负青春韶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奋斗者是最美丽的。岁月不居,天道酬勤。翘首期盼2021,期望我们在汗水中打拼,在努力中探索,砥砺进取,厚积薄发,在新的一年中收获新的辉煌!

河南省超级计算中心执行主任 商建东

风雨兼程中,我们度过了极不平凡的一年。春节期间,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项目建设进入攻关期,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全国人民共同抗疫、共克时艰,各项工作被按下暂停键,而中心的建设刻不容缓,时间紧、任务重,一道道难题摆在我们面前。面对困难,我们没有懈怠、从未退缩,在省市区校各级领导的统筹协调下,在全校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中心上下团结一心、实干担当,克服一个个困难,闯过一道道难关。2020年10月底,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如期建成投入运行,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并纳入国家超算中心序列管理,实现我省首个国家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突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发展答卷。回首过去,从郑州大学(郑州)超级计算中心到河南省超级计算中心再到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实现了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的跨越式发展。新的征程上,我们将秉承实干、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围绕服务中原经济快速发展,支撑黄河国家战略,培养高性能计算“人才高地”的目标而继续努力!

发展规划处处长 张玉安

2020年我们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顶着疫情压力,推进“十三五”规划的收官,迎接一流大学建设的验收,不断深化部省合建和校地合作,积极推动学校数据治理,开启“十四五”规划的谋篇布局。在教育部开展的“双一流”首轮验收中,积极协调各个职能部门和相关院系,全面梳理学校建设成效,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凝聚加快一流大学建设的共识和力量。作为主要牵头部门,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圆满完成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郑州大学共同主办的2020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还承担了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理事会、部省合建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圆桌会等组织工作,充分展示了郑大形象和战斗力。展望2021,“十四五”规划开局,学校一流大学建设也将开启新阶段、迎来新任务,更加需要登高荷重、砥砺前行,争取向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保卫处处长、武装部部长 张广政

2020年充满荆棘与挑战、危险与艰难、失去与收获,在这个“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人民武装部与保卫处这支铁军充分发扬敢拼敢战、善打硬仗、战无不胜的传统与精神,恪尽职守、全力以赴,坚决把新冠肺炎病毒隔绝在校门之外,积极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大力推动平安校园建设,全力护佑师生生命安全,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与标志性成果。展望2021年,我们将再接再厉、砥砺奋进,全力做好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对外联络办公室主任 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张书祥

2020年我们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秉承“信任源于责任”理念,用一流的校友工作、基金工作服务学校建设发展,荣获中国5A级社会组织,校友会、基金会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校友工作、基金工作优秀单位,并受教育厅委托,成立河南省教育社会组织发展研究中心,筹建河南省高校校友会联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成功举办“郑州大学办学92周年暨合校20年校友云返校活动”,全校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相聚“云端”共庆母校办学92周年。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对标一流 优化资源 精准发力 跨越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国内领先 世界一流”为奋斗目标,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添砖加瓦!

教务处副处长 物理学院教授、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医用物理学》负责人 潘志峰

2020年是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学、进实践的关键之年,我们用心发声,为理论知识插上思想的翅膀,让我们教授的课程变得有温度、有力量、有灵魂,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真谛。在伟大思想的指引下,我们认真落实校党委关于新冠疫情期间教学工作要求,秉承“求是 担当”的郑大校训,积极发挥大学物理教学中心基层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十三五”的完美收官。2020年大学物理教学团队获郑州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回望2020,我们兢兢业业,融入一流,找到自己奋斗的新坐标;我们全心投入,奉献一流,积淀自己人生的新厚度;我们团结一致,创造一流,共同孕育时代的新梦想。2021年将开启“十四五”新征程,愿我们继续万众一心,勇毅笃行,充满期待,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郑州大学派驻泌阳县双庙街乡闫洼村第一书记、研究生院综合办主任 潘华

在决胜脱贫攻坚收官的2020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郑州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作为驻村干部代表,坚守一线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郑大力量。闫洼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乡亲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闫洼农蔬乡村振兴品牌培育初见成效,闫洼村已由原来的深度贫困村变身为目前的泌阳县五星级村居、脱贫攻坚先进村、四美乡村建设示范村和文明村。《郑大来的潘书记》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转载,展示了全校师生心系闫洼、合力攻坚的感人画面,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2021年,祝愿闫洼村的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河南省援疆核酸检测医疗队队长、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 孔祥东

2020年对每个人都是不平凡的一年。根据国家卫健委的部署,河南省卫健委组建河南省援京和援疆核酸检测医疗队,我两次奉命带领两支河南省医疗队,携带物资,连续驰援北京和新疆,在新疆我还作为代表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的接见并代表援疆医疗队向孙春兰总理做了工作汇报。在援疆期间,河南省医疗队在31天时间内转战新疆三地市,经过61天艰苦卓绝的奋战,北京保卫战和新疆保卫战胜利了。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是致胜的法宝,河南省援京、援疆医疗队就是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打造成了一支能打硬仗,打胜仗的队伍。今年,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和我们每个人在这次突如其来的“国考”面前挺住了!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护理组组长、第二附属医院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兼队长 张卫青

2020年,当疫情肆虐、病毒猖獗时,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医疗队,担任河南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护理组组长,同时担任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兼队长,带领团队,以一种勇往直前的姿态,坚定地奔赴武汉抗疫一线!我们共接管三个隔离病区,收治231名患者,治愈出院213人,出院患者回访满意度100%,137名医疗队员零感染!疫情期间,郑州大学共派出5批医疗队192名医疗队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驰援武汉。作为一名郑大人,郑大的胸襟和情怀,郑大的气度与格局,早已在我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印记!2021,开启新的征程,我将继续恪守护理职业精神,秉持“求是担当”的校训,服务民众、奉献社会、为患者谋福利。

河南省“教科文卫体最美护士”等荣誉称号获得者、第二附属医院护士 周凯

2020年是我积累和成长的一年,年初新冠肺炎爆发,我志愿参加了河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奔赴在疫情的最前线,两个月的抗疫工作使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团结和坚强。在病房工作中我也被同事和患者亲切地称为“郑大奥特曼”。今年更是有幸被评选为郑州大学“最美护士”,河南省“教科文卫体最美护士”等荣誉称号。在抗疫工作中,让我认识到了呼吸治疗师在诊疗中的重要作用。于是在抗疫归来一个月后,我申请了前往杭州邵逸夫医院进修呼吸治疗师培训半年。11月我的预备党员考察期已满,并且顺利通过考察,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实现了多年以来成为党员的梦想。展望2021年,新的一年我将继续努力,戒骄戒躁,在工作上讲究精益求精,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商学院教师、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称号获得者 肖战峰

2020年1月,我结束了为期三年的援疆生活回到工作了34年的郑大校园。三年来,我与新疆各族人民同吃、同住、同干、同抗,真情交往,真心交融,与1名维吾尔学生结为亲戚,与16名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结为帮扶对子。我们一块学习、共同劳动,一起吃馕饼、话家常,以真情推动民族融合,以团结推动社会稳定。三年来,我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帮助推动受援单位学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稳步发展,指导学生获得“创青春”“互联网+”等双创大赛国赛铜奖、自治区金银铜奖共15项,并为学校初步建立了双创大赛应赛机制和教学体系。三年援疆生活既是难忘的人生经历,也是难得的精神财富,2021年,我将追逐“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伊吾四十天保卫战烈士陵园”先烈的足迹,学习兵团前辈博大的情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河南省教育系统2020年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获得者、“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获得者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赵晓毅

有幸与学校携手并进,与学生同心同行,2020年,我参加了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郑州大学主办的“出彩河南人”楷模发布厅开学进校园活动,以一名思政课老师的身份向抗疫英雄致敬;参加了由教育部组织的为期两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帮助我在日常的教学中积极创新;参加了河南省教育系统2020年教学技能竞赛,最终获得了河南省教育系统2020年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并被评为“河南省教学标兵”,参加了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举办的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在交流切磋中提升自我。回首2020,有艰辛、有挑战,更有收获;展望2021,有信心、有期待,更有希望。新的一年,我希望与所有郑大人一起,继续秉持“求是 担当”的校训,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努力为学校一流建设和学院的发展尽心、出力、添彩!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物理学院教师 史志锋

2020年是充实而坚毅的一年,在紧张忙碌的节奏中收获满满,成功申获了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并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郑州大学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这一年中,最印象深刻和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申请“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的过程,在此,特别感谢省科技厅、学校人事处和物理学院教授委员会组织多次线上预答辩对我的PPT进行把关,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使得自己能够真正把握答辩重点、突出工作的创新性,也大大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心。这次答辩经历对我来讲是一种历练、也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唯有经历才能真正体味。2021年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将保持初心,与所有郑大人一起努力奋斗,为学校、学院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大奖获得者、电气工程学院教师 金阳

2020年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年,有收获也有遗憾,有失去也有成长。2020年6月,我和张开翔老师,郭文娜老师一起入选了2020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成为学校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所取得的又一突破。2020年,我还入选了《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0年中国榜单,以及2020年中国新锐科技人物。然而,成绩只属于过去,展望2021还需要继续努力,不停地告诫自己要沉下心来搞学术,扎扎实实做学问,坐科研的冷板凳,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果,才能为郑州大学的一流大学建设添砖加瓦。2021,砥砺前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何季麟院士先进靶材料团队 青年科研人员 车玉思

2020年,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奋力与新冠病毒斗争。在这个防疫工作常态化的特殊时期,总理心系河南,莅临郑州大学考察科技工作,参观了先进靶材料团队科研成果以及工程化实验室,并对团队当前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所做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作为团队的一员,非常荣幸能在实验室内零距离见到了总理。受疫情影响,原本规定不能和总理握手,当但总理走进实验室后,主动与科研人员打招呼并一一握手,那一刻我激动万分,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总理鼓励科研人员要引进国外关键设备,引进吸收,提高科研产出,缩短科研周期。2021年,作为科研工作者,仍需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化工学院副院长 河南省特聘教授、侯德榜化工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张亚涛

新冠疫情挡不住我们科学研究的步伐,我和我的团队继续坚持面向国家在水处理及气体分离领域中对膜技术的重大需求,进一步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一年来,用于碳捕集的分子筛膜在化工领域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杂志》成功发表;提出纳米尺度“根状”结构的纳滤膜,在水净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成果以“Outside Back Cover”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J. Mater. Chem. A》上;还在国际顶尖期刊《Prog. Polym. Sci.》上发表关于基于微孔有机聚合物功能膜在分子分离领域的长篇综述论文,进一步提升了团队在膜技术领域中的影响力。同时,将团队近10十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整合,以“混合基质膜中高效分子传递通道的构筑及调控”为题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团队坚持将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技成果运用到实践中,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和学院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后勤集团饮食服务公司经理 秦志远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1月22日,饮食服务公司开启了疫情防控模式,1000余名饮食职工克服重重困难,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学生返校前,我们一遍又一遍修改、优化学生返校就餐保障方案,确保师生就餐安全。我们打造的食堂防疫措施得到学校和师生的充分肯定,也得到河南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厅等部门的高度认可。秋季开学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饮食服务公司积极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活动,如“光盘活动”“一毛钱炒饭”等,并在10月底,举办了第二届校园美食文化节,活动得到师生的高度认可。新的一年,我与饮食服务公司全体职工将继续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持续升级饮食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满足师生对校园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得者、商学院2016级本科生 王意通

2020年是难忘的一年,既有疫情带来的阴霾与雾霭,也有太多闪耀而又温暖的回忆。2020年的上半年是紧张而又忙碌的。疫情爆发,虽隔离在家,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认真准备并撰写自己的毕业论文。最感动的事情是母校在万全的准备工作保障下给我们这一届毕业生带来的特殊毕业典礼,让我们能够重返校园,特殊的毕业季没有遗憾。这一年,我获得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称号;这一年,我也迈步新的学习阶段,离开母校来到武汉大学攻读研究生。2021年,我会继续坚持在母校期间养成的好的习惯,用努力和奋斗书写新的一年;也希望我自己能进一步明晰目标,潜心科研;也祝福母校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佳绩!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本科生 陈聪

2020年我最难忘的瞬间是见到总理的时候。11月4日,李克强总理来到郑大考察,这也是总理第15次来到郑大。我有幸在总理身边听到了他对我们的寄语:“郑州大学要立足中原,面向全国”“每天都要丰富自己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宝贵时刻,拍摄的视频也在郑州大学官方微博上广泛转载,获得了两百多万的播放量。总理的寄语中处处体现了总理对于郑大的关怀,也饱含了总理对郑大学子们的期待。我从中不仅感觉到了亲切与温暖,也更激发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决心。2020虽已悄然过去,但必然被所有人铭记。不负总理期望,牢记总理嘱托,新的一年,郑大人必将更加开拓进取,努力创新!也祝愿所有郑大人都能收获满满,功不唐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研究生 白旭阳

伴随着紧张与忙碌,承载着希望与收获,在这一年中,有在实验室的通宵达旦,有老师同学的亲切温暖,挫折也好,失败也罢,终究没有让我停下脚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有幸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一区期刊发表文章,在“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获得国家三等奖,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并连续两年获得国家一等奖学金。2020年11月,恰逢李克强总理来校视察,有幸在现场聆听了总理的叮嘱。他始终关怀学校的建设发展,还勉励师生“用心、用力,踏实地前进,共同努力把郑州大学办得更好”,一字一句都寄托着总理的热烈期盼。身为郑州大学的一员,我一定牢记总理嘱托,脚踏实地,不负韶华,一步一个脚印,用奋斗赢得未来。

“宝钢奖学金特等奖”获得者机械与动力学院2017级本科生 荆宏政

2020年是充满波折的一年,更是见证奇迹的一年。抗击疫情、脱贫攻坚是这一年的关键词,“天问”“嫦娥”“九章”“奋斗者号”“人造太阳”等是中国人逆境中前行的脚印。2020年,我如愿获得了宝钢特等奖,也成功推免至清华大学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2020年,经历了上半年离校的网课生活,也终于在下半年用脚步丈量了郑大。有因为做课程设计过于投入忘记时间直至凌晨,被父母发现责令睡觉;也有在实验室通宵达旦,回去路上与校园里的环卫阿姨说早上好;有在家和同学在线上讨论课程作业的新奇。2020年,看到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中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看到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好;看到自己步履匆匆,为爱好和梦想坚持不懈。2020,时间之矢不能逆行,微笑着说:“再见2020,你好2021”。积土成山,风雨生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2020的欢笑和眼泪记在心里,2021要继续砥砺奋进,勇敢前行!

国际教育学院2020级博士生 马一凡

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倍感亲切的同学朋友、回味无穷的餐饮美食……这些都使我深深爱上了中国。我来自乌克兰,但在我心中,中国早已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愿望是充当两国之间的桥梁,让两个国家更加友好,文化和习俗相互交融,共同进步。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下,我相信美好的事情终会到来,抱着积极的心态继续学习,拍摄视频,记录美好。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视频制作,这是一部主要讲述的是留学生在郑州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的纪录片。在疫情防控最严的时候,用最短的时间,最安全的方法拍摄,一气呵成。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团队制作的视频在河南卫视《河南的 我们的》节目中播出。我庆幸能留在中国,在中国强大的防控疫情下,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但也遗憾在新年没能回国与父母团聚,没能给他们一个久违的拥抱。我相信疫情终会过去,希望在2021年的所有美好都能成真。我们一起加油!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371-67781030

公共邮箱:xuan@zzu.edu.cn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100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学习强国

郑州大学报

抖音

快手

所有版权©郑州大学  All Rights Peserved.  豫ICP备05002440号-1 豫公网安备41019702002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