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民,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药学院院长,教育部药物关键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化学药物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药物质量控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郑州大学新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河南省药物及其关键制备技术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药物化学学科带头人,郑州大学“211工程” 二期重点建设项目——“药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项目负责人。1987年至1993年,先后获日本金泽大学药学部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4年,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部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1994年至1995年,郑州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95年至今,郑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其间分别任日本国立医药品食品卫生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和郑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2001年至2005年,任郑州大学化学系主任; 2004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并被评为“河南省特聘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药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河南省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物化学杂志》,《国际药学研究杂志》、《Drug Discoveries & Therapeutics》编委,《河南化工》、《化学研究》副主任编委,《药物化学》教材编委。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河南省政协委员等职。
近年来主要开展新药开发研究,特别是在国家级新药研究开发方面作出了重要成果,其中国家一类抗癌新药OGP46、JD27等已取得重要进展,开发了盐酸倍他洛尔、都可喜、西替利嗪等国家级新药。研究开发盐酸罗格列酮、克林霉素磷酸酯、环丙沙星、沙拉沙星等10多项药物合成新工艺,在企业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主持有国家“
863
”
项目、“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一类新药研究等10余项研究课题。已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发现了高碳糖、羰基转化法合成分枝糖以及碳苷的合成新方法。其中100多篇发表在《Chem. Commun.》、《Eur. J. Org. Chem.》、《Bioorg. Med. Chem. Lett》、《Steroids》、《Org. Biomol. Chem.》、《Carbohydr. Res.》等国际著名刊物上,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4项,已获发明专利证书23项,获国家新药证书3个,有2种新药获国家临床批文。主讲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物结构分析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生、硕士生120余人。
李永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7月:郑州工程学院(现河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1月,郑州工程学院 粮食生物化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2004年6月,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毕业,并获博士学位。2004.7年至2006.4 在郑州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5年至今主要从事生物催化、发酵工程和分析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指导研究生,参与和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项,在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Chromatographia,工业微生物, 分析化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省级签定成果1项,出版专著3部。
主要研究兴趣:① 环境微生物;② 生物催化(手性药物的化学酶法制备);
③ 发酵工程; ④ 保健食品
单丽红,博士,硕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获药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郑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博士学位,课题方向为“卷枝毛霉对C21和C19甾体及氮杂甾体类药物中间体的生物转化及相关化学合成研究”。 2000年至今为郑州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教师,郑州大学新药研发中心骨干成员,并多次被评为郑州大学网上教评最满意教师。目前主要从事甾体药物中间体的生物转化、化学合成及新药开发方面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篇,核心期刊10余篇。已授权专利一项。参与编写了两部专著,分别为《甾体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及制药化学专业教材《药物化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王 淙,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分子药理,神经药理以及新药临床前药理、药效和相关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2006年毕业于日本浜松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2006年-2009年在浜松医科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具有多年药理学研究以及药物开发经验,同时具有神经科学方面研究经验,并发表多篇相关SCI的文章。
① Mikawa S, Wang C, Shu F, Wang T, Fukuda A, Sato K: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KCC1, KCC2, and NKCC1 mRNAs in the rat cerebellum. Developmental Brain Research 136: 93-100, 2002.
② Wang C, Shimizu-Okabe C, Watanabe K, Okabe A, Matsuzaki H, Ogawa T, Mori N, Fukuda A, Sato K: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KCC1, KCC2, and NKCC1 mRNA expressions in the rat brain. Developmental Brain Research 139: 59-66, 2002.
③ Wang C, Ohno K, Furukawa T, Ueki T, Ikeda M, Fukuda A, Sato K: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KCC2 accounts for the differential GABA responses between relay and intrinsic neurons in the early postnatal rat olfactory bulb.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1: 1449-1455, 2005.
④ Mikawa S, Wang C, and Sato K: BMP4 expression in the adult rat brain. 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 499: 613-625, 2006.
侯桂琴,女,博士。1977年6月生,200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药学院,同年就读于郑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学专业,2004年获得硕士学位后,考入郑州大学医学院肿瘤学专业攻读博士,2007年博士毕业,被评为河南省及郑州大学2007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并获得郑州大学2007年度“沈琼食管癌研究奖励基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现在郑州大学药学院任教,并从事抗肿瘤药物活性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第一作者8篇,其中 SCI收录论文1篇,其余为核心期刊。
李寅超,男,1969年生,河南省南阳市人。2004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理学专业,博士学位,分配到郑州大学药学院工作。现任临床药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委员,河南省药理学会理事会理事,河南省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现从事药理学、毒理学和中药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参与筹建了郑州大学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和药学院动物实验室。先后参编《中药解表方药研究》、《药理实验动物操作指南》、《大食代》等专著。在《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中药药理与临床》、《现代预防医学》、《时珍国医国药》、《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Scandinavian Journal of Rheumatology”等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主持研究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泡桐花总黄酮抗支气管哮喘作用及机理研究”,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口腔溃疡贴剂药效学及皮肤毒理学动物实验研究”;参与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药产业区域发展及特色产品研究开发”,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项目“《中药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研究与实践”,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多组分反应研究——合成三尖杉碱骨架分子等。《中医药学概论》网络课件,获得河南省信息教育技术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