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郑州大学药学院 ! 现在时间:

中国药科大学陆涛教授应邀为药学院师生作报告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师生药学研究、新药研发能力,7月3日下午,药学院诚邀了原中国药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涛教授做《基于片段的先导化合物发现与新药转化研究》专题讲座。药学院院领导、全体教师约350人参加了本次讲座,药学院书记樊卫华、执行院长张振中主持了讲座。

首先,陆教授从全球创新药研发概况入手,详细阐述了目前进入临床研究的创新药物中化学药占比47%居首,近10年全球创新药上市数量变化亦显示小分子创新药仍占主导。然后,陆教授结合团队新药研发方向出发,结合研发管线实例,为我院师生展开生动的先导化合物发现与新药转化研究案例分析。团队研究发现靶向Snail的原创小分子抑制剂CYD19,打破其“不可成药”认知,确证对结直肠癌抗肿瘤活性等等;团队主导的部分项目已成功转让,体现了校企合作在药物研发中的重要推动作用,也反映出攻克疾病、满足临床需求的努力与突破。最后,陆教授强调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在提升医药研发效率中的重要作用,也指出AI药物研发也面临制药行业封闭与AI开放性碰撞问题,存在政策滞后、人才缺失、数据制约等挑战,提出技术迭代、数据共享、学科交叉是发展方向。讲座内容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与会师生认真学习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了解了药学发展前沿,对药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自己的科学研究成长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规划,陆涛教授的精彩讲座在阵阵掌声中圆满结束。



附:陆涛教授,曾任中国药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现担任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品监督研究会药品监管人才培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科技评价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基金委生命科学部通讯评议专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江苏化学化工学会理事、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药学进展》执行主编,《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编委。研究方向:新药分子设计与合成研究、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有机合成化学、药物生物统计与计算药学。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自主研发的抗肿瘤化合物以1.5亿合同价格转让给上海复星医药产业有限公司,已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同时开展I期临床研究,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2019年11月该药物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已发表SCI科研论文100余篇。已指导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90名。现有博士生6名,硕士研究生1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