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发布时间: 2005-05-12
一
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时常碰到一些用心的留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从电视上看到’是‘从电视里看到’的意思吗?”
“为什么灯在天花板下面吊着却说‘天花板上吊着灯’?”
“‘放到地上’和‘放到地下’的意思一样不一样?”“什么时候我应该说‘放到地上’,什么时候说‘放到地下’?”
“‘记在心上’和‘记在心里’有区别吗?”
这一类问题往往是教材上没有解释的,而且防不胜防,有时的确会将教师置于“不能不答,答又不好答”的尴尬境地,许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常为此感到头疼。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传入我国的认知语言学,从人的身体与外部世界的互动经验出发,从人类的认知出发去解释语言的结构和用法,对于说明本族人习焉不察、外族人困惑不解的语言现象有独到之处,是帮助我们回答上述问题,摆脱尴尬境地的有力武器。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已经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一条重要的原则:语言的结构受人类认知特点的制约。人们总是从自己身体与外界事物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出发去理解客观世界,人类的身体是人认识其他事物的出发点。语言中的意义“并非植根于客观的真值条件或严格、精密、符合科学认识的知识,而是某个言语社团(或整个人类)共有的日常经验。”(张敏,1998)时间和空间领域是任何事物包括人类自身都处于其中的两个基本领域,因而在人类认知中必然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二十多年来,认知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都注意到,人们往往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基本范畴出发去认识其他抽象的事物,许多表示抽象或复杂概念的词语都是由空间和时间词的词义引申而来的。同时,许多研究还表明,几乎在所有的语言中,表示时间的词语都来自空间概念(戴浩一,1990;周榕2001)。因而有理由说,对空间领域的理解在人类认知世界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汉语中的方位词比较丰富,本文只选取“上”和“下”加以讨论,力图说明二者语义构成的差别及其与认知的关系,进而揭示出导致它们的不同用法的认知因素。另外,汉语方位词可以用来表示时间,如“三岁上”,这种引申义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二
我们先从“上”的不同用法来看它的意义。前面已谈到了一些,这里再补充一些,以使我们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印象:
A.a.放在桌子上 B.a.写在黑板上 C.a.吊在天花板上 D.a.穿在身上
b.放在地板上 b.贴在墙壁上 b.长在脚底板上 b.落在树枝上
c.长在手背上 c.出现在电视上 c.(篮子)吊在梁上 c.走在钢丝上
d.躺在床上 d(.花)别在衣服上 d.粘在上牙床上 d.种在山坡上
E.a.拿在手上 F.a.在思想上 G.a.守卫在边防线上
b.坐在车上 b.在感情上 b.屹立在海岸线上
c.在这个问题上 c.球落在球场的边线上
d.在这一点上
传统文字学认为“上”是指示字,甲骨文中“上”的字形是在一条长横的上面刻画一条短横,长横代表基准,短横指示出“上”的位置。这个字形所表现的意义是我们在理解“上”这个概念(意义)时最先想到和最常想到的意义,因此,说它是“上”的基本义是没什么问题的。
A组表达式中所体现出来的“上”的意义是基本义,外国人学汉语也觉得最好理解,这大概反映了各民族人对这一空间位置认识的共同点。B组表达式中“上”指的空间位置则不同,它是指一个垂直放置的平面(立面)内的任一位置。C组的情况尤其引人注意,“上”在这里表示的位置正好与A组中的“上”相反,指一个平行放置的面朝下的一面内的任一位置。
我们把A-G组中“上”的用法(意义)分别标为上A-上G。“上A”“上B”“上C”都明显与一平面有关,而且由于认知的一般规律,我们可以认为“上B”“上C”是从“上A”引申、发展出来的。这种意义、用法的引申、发展与认知意象(image)有关,我们用下列图示表示“上A”“上B”“上C”三种表达式的意象:
图1
看来“上A”“上B”“上C”表示的物体与平面的相对空间关系都一样,不同的是方向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看作是由“上A”开始向“上C”逐渐转化的过程:
图2
这个过程就是认知心理学中所谓的“意象加工”过程。“上B”是“上A”在心理上旋转90°造成的;“上C”是“上A”旋转180°造成的①。
我们再来观察一下“上A”和“上B”“上C”的意义,就会发现“上B”“上C”之所以能从“上A”引申发展出来,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即“上”不仅表示以一个平面为基准的空间位置,而且还有“接触”“附着”的要素,否则“上B”和“上C”就不可理解了。例如,“放在桌子上”“挂在墙上”“吊在天花板上”都表示某物与一个平面“接触”并“附着”于该平面上。平面是背景(ground),是被附着物;某物是形象(figure),是附着物。被附着物通常比附着物大(虽然这不是必须的)并足以承受这种附着(必须的)。“上”的语义中的[+接触][+附着]两个义素有着经验的基础。在“上A”中,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人们意识中会产生两种力作用的印象:附着物有一种向下的坠落力,被附着物有一种向上的支撑力。如图3所示:
图3
两种相向的力作用的结果,是某物和平面相互“接触”,并使某物“附着”于平面上。汉语如要表示“非接触”性的纯空间位置的“上”,需要在“上”的后边加上标记“方”,并且只能用于“上A”,请比较①~③中的几种表达式:
①a.桌子上放着灯 b.桌子上方吊着灯 c.?桌子上吊着灯
②a.黑板上写着(五个)字 b.黑板上方写着(五个)字
③a.天花板上画着画儿 b.?天花板上方画着画儿
需要注意的是②b.虽然可以成立,但实际上是④的省略式:
④黑板上方的墙上写着(五个)字
因此“上方”的语义含有“[-接触]”“[-附着]”的义素。①~③的这种区别也再一次说明“上A”是“上B”“上C”赖以产生的基础,“上A”是“上”的语义原型(prototype)。正是“[+接触]”“[+附着]”这两个义素导致了“上B”“上C”的产生(或者说,导致汉族人心理中发生了图2所示的空间位置的旋转)。而在通常的语文(言)教学中,往往只强调了“某物”与“面”的相互位置而忽视了二者之间“接触”和“附着”的关系,对于本族人来说,这种不足可由大量的语言实践加以修正、补充,而对于汉语实践相对较少的外国留学生来说,“上B”“上C”就不太好理解了。
现在我们来看“上D”和“上E”。“上D”“上E”的语义中“[+接触]”“[+附着]”的义素比较明显,但却没有“平面”这个被附着物了。“上D”“上E”是从“上A”引申来的还是另有蹊径呢?我们的答案是前者。那么,“上D”和“上E”从“上A”引申而来的认知基础又是什么呢?乍一看来,“上D”“上E”都涉及到“体”,而不是“平面”:“身”“树枝”“钢丝”大体上都可看作是圆柱体,“山”可看作是圆锥体,而“拿在手上”则给了我们一个筒状容器的意象(握成筒状的手),“坐在车上”给我们一个方形容器的意象。“身”“树枝”“钢丝”“山”“(握成筒状的)手”和“车”固然是“体”,但“体”包含着“面”。如果我们不是着眼于它们的全部,而是集中注意力于它们的局部,就很容易发现“上D”“上E”其实仍然是具有“平面”这个要素的:圆柱(筒)、圆锥都有一个弯曲的平面(曲面),立方体是由若干平面构成的。D组表达式中凸显的是圆柱、圆锥的外表(曲)面,E组中的前一个表达式凸显了筒状容器的内表(曲)面,后一个表达式凸显了方形容器的底(平)面,如图4所示:
图4 (图中斜线部分表示被附着的面)
因此,“上D”“上E”中,“平面”或变形成为“曲面”,或被置于方形容器底部成为“体”的一个部分了。被附着物平面的变形以及它与其它“面”组合成“体”,就是“上D”“上E”得以从“上A”引申出来的认知基础。G组表达式,初一看,与A—E组不同,意象中有“线”无“面”,但细琢磨起来则不然。这里的“线”都是在地平面上的分界线,其本身都“附着”于一个“面”上。G.a—b表示的方位其实不是“线”,而是“线”的一侧附近的区域。G.c中的“球”实际上是由地面承载着的,而不是由一条悬在空中的白漆(或白灰粉)“线”承载的。我们再看下面这个例句:“2月7日12时40分,正在越南沿海的突击者号和从驶往菲律宾苏比克航线上折回的攻击航母‘珊瑚号’‘汉科克号’驶到出击阵位。”这里,谁也不会认为承载航空母舰的不是海面,而是一条“线”。另外,“线”和“面”是相对而言的,“线”也可以看成是细长形状的“面”。所以,G组表达式,仍然包含有“某物附着于一个平面”的基本要素,所不同的,只是比“上A—E”各表达式更明确地标示出了某物存在于“面”的位置。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下面两个句子:
“她将球拍轻轻一抹,乒乓球软绵绵地落在对方的球台上,却没有弹起来。她又赢了一局。”
“她手腕一抖,银球闪电般越过球网,准确地击在对方球台的左边线上,飞出场外。”
这里,“球台上”范围较大,球的落点不太明确;“球台的左边线上”范围较小,球的落点比较具体、明确。
如果说“上A-上E”和“上G”的意象中都有一个“面”的话,“上F”中则完全没有“面”了,因而是外国人学汉语最不容易掌握和一般人最不容易说清楚的了。
在说明“上F”词义的引申、发展情况之前,我们有必要将作为“上”的原型(prototype)的“上A”的语义作以下概括②:
规则I:
如果
(Ⅰ)有一个平(曲)面A和一个物体B;
且
(Ⅱ)平(曲)面A足以承受或固定物体B;
并
(Ⅳ)物体B与平(曲)面接触并附着于平(曲)面A;
则表述为
(Ⅳ)(物体B)在平(曲)面A上
人们常常将“上”“下”对举,甲骨文中,“下”的字形是在一条长横的下面刻画一条短横,短横的位置正好与“上”的甲骨文字形相反,它们的语义构成也很不相同。“下”的语义中有[+空间位置][±接触]的义素,但没有“[+附着]”的义素。比较下列表达式:
⑤ a.放在桌子上——f.放在桌子下
b.坐在树上——g.坐在树下
c.扔到床上——h.扔到床下
d.种到山上——i.种到山下
e.坐到车上——j.坐到车下
这里用“上”的表达式都有“[+接触]”“[+附着]”的意味,用“下”的表达式都至少没有“[+附着]”这个要素。再请看⑥中各表达式:
⑥ a.带在身上——d.压在身下
b.撂到枕头上——e.塞到枕头下
c.放在褥子上——f.藏在褥子下
上面的这三对表达式中,用“上”的仍然都有“[+接触]”“[+附着]”的义素,用“下”的只有[+接触]而没有[+附着]。
仔细观察一下⑤f—j,会发现“下”表示的空间位置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归纳一下,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平下类”,其特征是有一个横置的平面(桌面、床面等),一个物体位于该平面朝向地面的一方,用“下P”代表。如:5中f和h两式。二是“垂下类”,其特征是有一垂直于地面的较为高大的物体(树、山、车等),另一较为矮小的物体位于高大物体靠近地面一端的附近,用“下C”代表,如5中g、i和j三式。至于⑥d—f各式,则都可以归入“下P”类,因为在这些表达式中,强调(凸显)的只是一个物体相对于一个平面的位置,(身、枕头、褥子的)“面”是指示物体的参照物,物体是否与参照物“接触”则不是人们关注的对象。根据“上”“下”对举的思维习惯,参照“上”的原型“上A”,则“下P”当是“下”的原型。再参照规则Ⅰ,我们把“下P”的语义概括为:
规则Ⅱ
如果
(Ⅰ)有一个平面A和一个物体B;
且
(Ⅱ)在垂直方向上物体B相对于平面A更接近地面;
并
(Ⅲ)物体B不附着于平面A。
则可表述为
(Ⅳ)(物体B)在平面A下。
规则Ⅱ与规则Ⅰ的不同之处是“物体B”不附着于“平面A”(或者说“平面A”不承受“物体B”)。图5是“下”的意象:
图5 “下”的意象
这样,规则Ⅰ和规则Ⅱ就解释了下列“上”“下”的不对称说法:
⑦ 长在手背上——? 长在手背下
长在脚板上——? 长在脚板下
吊在天花板上——? 吊在天花板下
写在黑板上——? 写在黑板下
印在报纸上——? 印在报纸下
穿在身上——? 穿在身下
套在腿上——? 套在腿下
拿在手上——? 拿在手下
由于“下”的意象中物体B不附着于平面A上,这决定了7中右边竖行的说法是不存在的。
“下--P”是原型,“下C”就是从“下P”发展而来的,人们在心理上将“下P”的意象旋转900,就是“下C”的意象:
图6.“下C”的意象
三
讨论了“上”“下”的语义构成及认知基础后,我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分析这两个方位词的另外一些用法了。我们先来看“上F”组表达式。根据规则I,平(曲)面A又可以看作是物体B存在(附着)的范围,“在思想上”“在感情上”“在这个问题上“在这一点上”中的“思想”“感情”“问题”“点”实际上正是表示某种抽象范围的。概念隐喻是人类认识、理解抽象概念的重要方式,当人们将“思想”“感情”等抽象的无形的范围隐喻成具象的有形的范围——平(曲)面——时,就产生了“上F”组的表达式。事实上,我们不仅可以将“思想”“感情”等抽象概念隐喻成“面”,还常常将它们隐喻成其他具体的形状,如:
⑧ 思想通了 (“思想”隐喻为“导管”)
⑨ 感情很深 (“感情”隐喻为“容器”)
⑩ 问题很大 (“问题”隐喻为“二维或三维的有形物体”)
正是由于同一复杂、抽象概念可以有不同的隐喻,所以可以有下列不同说法:当我们将“思想”“感情”等隐喻为平(曲)面时,我们就说:
在思想上 在感情上 记在心上
而当我们把它们隐喻成“容器”时,则说:
在思想里 在人类的所有感情中 记在心里
和“上”相同的是,“下”也可以用于某些抽象概念而不表“空间位置”,请看下面的例子:
11 在……的关怀下
在……的支持下
在……的帮助下
在……的领导下
“下”的这种抽象用法是经过什么样的途径从原型“下P”引申出来呢? 在“下”的原型意象中,平面A是确定物体B位置的参照物,也就是说平面A与物体B相关并对物体B有影响。11中的各式都表示某种条件,含有“某种结果与某种行为相关并对结果有影响”的意思。人们将“条件”隐喻成平面A,将“结果”隐喻成物体B,导致了11中各式的用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说“把行李放到地下”,也可以说“把行李放到地上”。这两种说法所描述的情景是一样的,它们之间到底有没有区别呢?答案是肯定的,区别在于二者的意象有所不同。
先来看“把行李放到地下”的意象。在汉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天”和“地”被看作是对立统一,唇齿相依的。“天长地久””天高地厚”“上天入地”“天经地义”“天造地设”“天翻地覆”“天时地利”“天罗地网”“天诛地灭”“天圆地方”等成语就典型地反映了这种认识。说到“天”就想到“地”,说到“地”也难免会想到“天”。“天”在上,“地”在下,以“天”为参照物,自然会说“把行李放到地下”。“地下”既指出了(放行李)行为的位置(地面),又指明了行为的方向(向下)。图7表示出这种说法的意象:
图7. “把行李放到地下”的意象
我们在面对同样的情景时,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方向、特征来反映,形成不同的意象。“地”是三维的,有深度的。以地平面为基准,可以分出“地上”和“地下”(指地平面以下,与上文说的“地下”不是同一个概念。在语言形式上,这里的“下”是重读的,而上文中“地下”的“下”是轻声),如果以地平面为参照物,我们就只能说“把行李放到地上”。可见,两种说法的区别集中体现在意象中参照物的不同上。图8是“把行李放到地上”的意象:
图8. “把行李放到地上”的意象
方位词“上”在用法上表现出来的某些不对称现象也是许多外国留学生迷惑不解的问题。我们先看下面的例子:
12 a.坐在火车里——d.坐在火车上
b.坐在飞机里——e.坐在飞机上
c.坐在轮船里——f.坐在轮船上
13 a.坐在教室里——d.?坐在教室上
b.坐在宿舍里——e.?坐在宿舍上
c.坐在房间里——f.?坐在房间上
上述例子中的“火车、飞机、轮船、教室、宿舍、房间”所代表的事物都可以看作是某种形状的容器,那该如何解释11d~f和12d~f之间的这种不对称现象呢?
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人的身体经验说起。12中的“火车、飞机、轮船”这类“容器”的功能是承载并将人或物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是“运动的容器”。人与这类“容器”互动的经验是:(1)人或物体进入该“容器”里;(2)该类“容器”的底面承载(通常通过座椅或床铺)人的身体或物体,人的身体或物体位于“容器”的底面上。这样,当我们在意象中凸显“容器”的底面时,我们就可使用12d~f中的说法。13中的“教室、宿舍、房间”代表的事物是不可运动的“容器”,即“静止的容器”,其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封闭的活动空间。人与它们的互动方式是进入其中并在这类“容器”里从事活动。同时,这类“容器”的底面往往不是其专有的,如平房的底面是大地,楼房的底面是与下面一层共有的。于是,在人们的意识里,这类“容器”底面的承载功能就被淡化,而“包容”的功能得以凸显,这是13d~f不可接受的认知上的原因。简言之,对于“火车”一类“运动的容器”,可以凸显它们的“包容”功能(12a——c),也可以凸显它们的“承载”功能(12d——f),如图9所示(图中粗线代表凸显部分):
图9. 12a~f的两种意象
对于“教室”一类“静止的容器”,人们只凸显了其“包容”功能,如图10所示:
图10. 13a~c的意象图
四
“语义是客观现实和主观认识的结合”(沈家煊,1999),“上”“下”的语义构成不同有着客观基础:“接触”在“上”的语义中是必有要素,在“下”的语义中是偶有要素,这可以说是对客观现象的反映。而“上”的语义中的“附着”要素则应当说体现了人的主观认识。在“上A”这个原型中,人们不仅会看到物体B与平面A的相对位置及接触,而且由于平面A一般情况下总是大于物体B,就很容易把物体B看作是图形,把平面A看作是背景。另外,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我们倾向于把图形B看作是“附着”于平面A上,进而导致“上B~上E”的产生,这可以说是人的主观认识发挥了主要作用。而由于“上B~上E”的出现,尤其是“上C”的出现,“下”就不可能再具有“附着”的意思了。至于“上F”和11中“上”“下”与各种抽象范畴的搭配,则更是联想的结果,是通过人的认知隐喻来实现的。上面的讨论表明,“上”“下”的语义由原型到各种变体的引申不是任意的,而是受人的认知制约的。二者语义构成的不同和用法上的不对称性,可以从人对客观现实中垂直方向上物体的相互位置和关系的认识中得到合理的解释。实践证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如能从认知基础的角度讲解“上”“下”及其他方位词的用法,就容易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附 注
①认知心理学把词或句子产生的或随同词或句子出现的心理图象或印象称作“意象”(image,也译作“表象”“心象”),心理学家R·Shepard和Metzler用心理实验的方法证明了意象加工的能力是人的思维能力的组成部分。“上B~上C”的产生,实际上反映了汉族人对“上”的意象的心理加工过程。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image)与心理学中摹耙庀蟆庇辛担现镅匝Ъ叶浴耙庀蟆保╥mage)这个概念的解释存在一些差别。Langacker(1981)将“意象”定义为人们用不同方式去组织某个语义域内容的能力(capacity)。后来,有一些语言学家(陆俭明,沈阳,2003)将“意象”定义为“指对一个客观事物或情形由于识别和理解方式的差别——凸现的部分不同,采取的视角不同,抽象化的程度不同等等——而形成的不同的心理印象。”
②戴浩一(1999)曾介绍了E·Clark (1973,1974)的研究成果,Clark认为儿童对空间关系的认知有三条基本规则:
规则1:如果B是容器,则A在它里面。
规则2:如果B有承受面,则A在它上面。
规则3:如果A和B在空间上相连,则两者是接触的。
这些规则是具有普遍性的,但汉语中“上”的语义除综合了上述规则2和规则3外,还包含了A“附着”在有承受面的B上的要素,否则就不好理解本文中的“上B”和“上C”。我们认为这些规则基本上适合于汉语中“上”的语义构成,但应强调“附着”的要素。
参考文献
[1]戴浩一.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J].国外语言学,1990,(4).
[2]谢信一.汉语中的时间和意象[J].国外语言学,1991,(4).
[3]吴之翰.方位词使用情况的初步考察[J].中国语文,1965,(3).
[4]廖秋忠.空间方位词和方位参考点[J].中国语文,1989,(1).
[5]沈家煊.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J].国外语言学,1994.
[6]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7]金昌吉.方位词的语法功能及其语义分析[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报),1994,(3).
[8]胡壮麟.语法·隐喻·认知[J].现代外语,1997,(4).
[9]林书武.《隐喻与象似性》简介 [J].国外语言学,1995,(3).
[10]张 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张伯江,方 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12]刘宁生.汉语怎样表达物体的空间关系[J].中国语文,1994,(2).
[13]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14]束定方.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5]蓝 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空间隐喻[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
[16]周 榕.隐喻认知基础的心理现实性[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17]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8]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9]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0]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1]邢福义,李向农,储泽祥.时间方所[A].语法研究入门[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2]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2).
[23]齐沪杨.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24]缑瑞隆.意象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J].郑州大学学报,2002,(4).
[25]缑瑞隆.汉语感觉范畴隐喻系统[J].郑州大学学报,2003,(5).
[26]克雷奇,克拉奇菲尔德,利维森等.心理学纲要[M].北京:文化与教育出版社,1980.
[27]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28]Ronald·W·Langacker·Concept,Image,and Symbol: 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 Mouton de Gruyter. Berlin. NewYork,1991.
[29]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M] .Chicago and London,1981.
[30]F·Ungerer and H·J·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1]John R·Taylo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1.
[32]Bernd Hein. Cognitive Foundations of Grammar[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本文发表于《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4期)
上一条:“三农”语境下媒体的农村战略
下一条:“微言”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