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桃李“友”约/心怀热爱,逐梦同行——张慧喆

发布时间: 2022-03-30

重拾校友回忆,重温百味人生。

今天的桃李“友”约之校友访谈栏目,让我们一起走近郑州大学文学院2009级校友——张慧喆。


人物简介

张慧喆,女,郑州大学文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12年-2016年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14年-2015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音乐人类学系做访问学者,主要进行艺术社会学领域的深造学习。2016年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工作,承担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19年被破格评为硕士生导师,2020年被评为副研究员,获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一、及早明确目标,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从郑州大学到北京大学,从硕士到博士,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张慧喆老师作为“过来人”,有许多成功经验想要和大家分享。其中,她重点就提高学习效率与博士的备考两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她认为,首先要尽早明确自己的规划,认准目标、恰当选择。切忌觉得什么都重要,最后因为精力有限却什么都没做好。然后根据规划,计划好自己的四年或者三年,确认每一年的核心任务,进而安排好每一个学期、每一个假期、每一个月乃至每一天。

如果你的目标是继续深造,那么就尽己所能地进行学术训练、知识积累。张慧喆老师回想起来她在本科四年级的时候就最终确定了将来要读博的目标,因此,虽然她在硕士期间参与了很多活动,承担了诸如学校研究生院助管、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年级党支部书记等职务,但学习始终是她的第一要务。除了在本专业的课堂上认真完成每一周、每一节课的读书报告,参与了多次学院组织的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她还坚持旁听多门其他专业乃至其他学院的课程,以便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最后,她在此期间积累的十余篇论文(虽然其中只有两篇是发表论文)是她考博时最重要的底气。除此之外,培养一种舒阔的心态、几种兴趣爱好相当重要。一定紧紧抓住文学院的好老师们,从他们的为学、为人中领悟和学习。张慧喆老师至今仍然感慨自己在文学院读书期间所遇到的好老师们,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她生命中的指路明灯。

二、由热爱而选择,但成功不只是热爱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与专业却未必总是相符,当二者发生冲突时,我们又应当如何选择呢?”这个问题是很多求学的人都会面临却又无法很好解决的。而在谈到“兴趣与专业”这个话题时,张慧喆老师讲到:“在文学、艺术、电影、美学、哲学等人文专业中,我相信绝大多数同学是本着热爱之心来到这里的。我们因为爱文学,从而进了文学院;因为爱电影,进了电影学院或者艺术学院;因为爱美学、爱哲学、爱智慧,而进了哲学系。但是,当我们真正把这些对象从单纯的爱好变成专业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热爱可能全部都被改变了,至少没那么纯粹了”。

就她而言,在硕士期间,因为学了文学,她发现自己从文学中获得的单纯的阅读快感越来越少;在博士期间,因为学了艺术,看电影、逛展览等活动对她来讲不再是娱乐;后来她的研究领域延伸到文化社会学,她在所有的文化娱乐现象面前都不能仅做吃瓜群众了。所以,任何专业性的学习都不可能仅凭一腔热血,都需要付出枯燥的、艰辛的努力,经过此番,才能对自己的初心有所交代。


右一为校友张慧喆


三、文学的实用性是基础的,也是广泛的

张慧喆老师始终认为,人文学科并非不实用,文学从来不是脱离社会的乌托邦式存在。从文学理论或者艺术学理论的角度来讲,我们所认为的文学之不实用性其实是西方现代主义审美的理论诉求,也就是说在18世纪的欧洲,才开始产生一种优秀的艺术提供无功利审美的思想。所以,文学之脱离实用并非它的自然属性。相反,中国源远流长的诗学传统恰恰是强调文学艺术的社会实用性的。从大处来讲,在国家着力筑就新时代文艺高峰的当下,文学大有可为。从小处来讲,现在如火如荼的影视剧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公共事业都离不开文学的给养。虽然谈及其他任何艺术门类时以是否具有“文学性”为其中一个评判标准是荒谬的,然而我们的确无法忽视,较高的文学素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其他文化艺术门类。所以,文学的实用性是基础的,也是广泛的。

四、读书——与人类历史最伟大的灵魂对话

在谈到在郑州大学文学院读书时的感受时,张慧喆老师表示:“在文学院所学习的内容是在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灵魂对话,是在捡拾历史长河中最璀璨的宝藏。这并非空话,而是我在文学院念书时非常真诚而朴素的想法,我时常感觉自己非常之幸福和幸运”。张慧喆老师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正确读书。要从读书当中获取两样东西,其一是确定性,其二是丰富性。确定性是你逐渐获取更加坚实的知识体系和和更加稳定的价值体系,从而不容易迷茫;丰富性是要通过正确读书养成更加丰富的心灵,通过这样的心灵去看待世界,当然和一个干涸的心灵所看到的世界完全不同。



五、人生之关键在于成长而不困于成功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很多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学生会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应继续深造还是走向工作。面对这个问题,张慧喆老师讲到她自己所带的学生也有这样的纠结和困惑。当这些学生跟自己聊起这些话题,她会告诉他们,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而不是通往某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途径。如果你发自内心觉得现阶段的学习不能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并且你确认自己是一个精神性需求高于现实性需求的人,那么你可以考虑走上从博士到高校或者研究院所这一条路。不要仅仅因为主观认为自己在当下的生活中面对着很多困顿的局面,因而就希望通过继续深造来解除困顿。就她了解的现实而言,博士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甚至更加激烈。所以,无论是哪一条道路,走好了都有收获,路上都有艰难,关键在于定下目标之后的笃信前行,人生之关键在于成长而不困于成功。

(文:李沛利 王  荟)

 

上一条:桃李“友”约/隧道长路,无问西东——巴国焱
下一条:桃李“友”约/长征之路,共勉互进——卫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