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国重室训:
团结 协作 共赢 出彩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新闻 >  正文

三代人 六十年 一个梦 ——郑州大学王立东教授团队的食管癌研究之路

作者: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5日 08:54

三代人 六十年 一个梦

——郑州大学王立东教授团队的食管癌研究之路

作者:牛梦哲 朱璐璐 吴视广

指导老师:汪振军

一直以来,食管癌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全世界每年新发食管癌患者中,一半以上发生在中国,而在中国,近半发生在河南、河北和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其中河南林县(今林州市)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


60年前,在河南省林县,村村都有食管癌,在当地一个村,祖孙三代皆有癌不足为奇。许多人在遭受癌症折磨,在极度贫困的生活和落后的医疗水平下,他们只能把病痛当做常态,食管癌严重阻断着人们生命的步伐。面对这一情况,周恩来总理亲自作出指示:“摸清情况,研究出对策。”正是周总理的这句嘱托,从1959年第一批河南医疗队进驻林县开始,医疗工作者们奔赴林县,排除万难,心系人民,潜心研究,取得了许多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周恩来总理指示(1972年):“林县食管癌防治点要坚持办好,像林县这样的点全国应多办几个”(摘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党的文献》1998年第一期)。随后,林县食管癌研究成果被作为林县经验和模式,广泛用于我国其它恶性肿瘤高发现场防治研究并取得明显效果。从第一批到达林县的抗癌前辈,到如今,已整整过去六十年,历经三代人。六十年来,他们怀揣着共同的梦,为了林县百姓的健康,为了整个国民的健康,脚踏一步一路,获得了颇多成就。

2019年11月,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运行,这是新时期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的又一重大成果。该实验室是河南省第一个医学学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承载了三代医疗工作者共同的心血、郑大医科人的梦想、郑大师生的期盼和一亿河南人的重托。同时,对郑州大学建立“双一流”高校和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达六十年的接力赛中,无数人努力着,王立东教授团队也在这条崎岖的道路上,默默耕耘着。
一、刻苦求学 心系家国

王立东教授出生于河南新乡的获嘉县,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小学和初中都是在自己村子上的,高中上的是中和三中。高中毕业之后,先是到林场当了一段时间的保管,之后赶上第一届改革开放之后的高考,并成功考上了河南医科大学。三年后,王立东又考上了河南医学院的研究生,并开始研究食管癌。有次王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食管癌每年增加的五十万个病人中,一半以上发生在中国,而中国的食管癌患者中,大约三分之二就发生在咱们河南,尤其是河南、河北和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非常想研究这个病,主要想着食道癌是河南人的病,中国人的病。中国食管癌中80%以上是鳞癌,而西方国家几乎都是腺癌,这是两种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式都完全不同的疾病,我们能借鉴和共享的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极少,因此,攻克食管癌是中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历史责任。”王立东教授从一出发,就心系我们的国家,心系我们的人民百姓。

王立东教授


在学生时代,王立东刻苦学习,本来落后的英语,在王立东的刻苦努力下,一跃成为年级第一,并以英语第一的成绩考取河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1985年6月的一天,几名来自美国的医学专家来到当时的河南医科大学做学术交流,王立东被推荐做现场翻译,精准流利的英语让在场的人刮目相看。凭借着娴熟的英语口译,扎实的医学功底,1987年王立东硕士研究生还未毕业,就被推荐赴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学习。1991年应美国罗格斯州立大学癌症研究室杨中枢教授的邀请,王立东开始了博士后研究工作。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并不是幸运女神的眷顾,看似顺利的求学之路,其中蕴含的是王教授在平时不懈的努力。

王立东教授不吃肉,说起原因,王教授说:“并不是因为年纪大了,而是当年在美国‘吃伤了’。”王教授回忆道,自己出生于1958年,那正是中国闹饥荒的时候,那时连树皮都被人们吃光了,从小家里穷,一年才洗一次澡。从外面回来,进门就要脱掉衣服,平时也很少洗脸,为的是省衣服和毛巾。那样的年代,就更别说吃肉了。可是,到美国留学后,王教授发现,美国蔬菜贵而肉便宜,一美元可以买三个鸡腿,却买不到多少蔬菜。于是,为了省钱,王立东教授就吃鸡腿,那时,几乎没吃过肉的王教授甚至不知道鸡肉应该怎么做,还是请教了两位韩国的留学生才学会把鸡肉做熟。那时,为了省钱天天吃鸡肉,导致现在王教授再也吃不下鸡肉了。王立东教授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正是他身上那种艰苦朴素、不拘小节的品质,印证了他的追求永远不在物质方面,而是有着对学习、对科研事业的更高追求。

1995年,王立东教授决定放弃在美国条件优渥的发展前景,变卖了自己的汽车和一切家当,带着妻子女儿走上了归国之路。凭借自己的能力,他带回了价值20多万元人民币的图书资料和科研仪器,其中包括3000册图书,价值6000美元的当时最新型的电脑和激光打印机,这些物品整整装了40箱。这些对当时中国的食管癌研究有非常重大的帮助。回国之后,王立东教授便开始了几十年的抗癌科研工作,走出实验室,去下乡,去基层,漫长的食管癌一手资料收集;然后又走进实验室,建立数据库,做研究。王立东教授选择走一条艰辛之路,是因为王立东教授心中始终装着祖国和人民,并且王教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心系家国”。
二、三代传承 潜心科研

牛顿曾说:“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食管癌研究能取得今天的进步和突破,和第一代科研成员的努力和奉献分不开,如今的食管癌研究大厦少不了前人的一砖一瓦。 

六十年前,林州是食管癌的高发区,1954年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把林县县情概括为三不通:水不通、路不通、食管不通。水、路不通当地居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食管不通林县当地解决不了。在紧迫的情况和周总理的嘱托下,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以沈琼、裘宋良、杨文献、刘桂亭等为代表的河南医疗队专家组(河南第一代食管癌研究专家)长驻林县开展高发区食管癌防治研究,从此揭开了连续三代人、长达 60 年的食管癌高发现场防治研究工作的序幕。沈琼和裘宋良教授是我国第一批赴林县食管癌高发区进行现场人群研究的病理专家,坚持在林州工作和生活近 20 年,研发出食管“拉网”检查方法,建立了国际上首个食管癌和癌前病变脱落细胞学诊断标准等。他们不仅成功阻隔了食管癌夺取人们生命的步伐,而且让林县成为了食管癌抗癌高地。

杨文献老师作为第一代食管癌的研究者之一,今年已经87岁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他介绍说,当时路不行,大家用科研经费买了一个自行车也不能用,在山上不能骑自行车,只能用脚走,到病人家要花费一天翻过一座山,再到村里调查,村民家并不是集中在一处,而是哪里有水哪里就有几户人家,分布的很广泛,当时的普查、送医送药就是这样进行的,当时想着响应党的号召到基层为人民服务,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呢?把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降下来,保证人民健康,就是为人民服务了。第一代科研人员在那生活条件艰苦、科学技术落后的时期躬身田野,深入农村,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条件下为食管癌研究攻坚克难,突破系列难题,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杨文献老师

研究生培养制度恢复后,老一代科学家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人才。王立东、董子明等都是第二代食管癌研究者。其中,王立东教授师从裘宋良教授,是其中一位优秀的传承人。在王教授博士生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参观了王立东教授的实验室。我们一进去,就被一个摆满冰柜的长廊吸引了,摆放在长廊一侧的冰柜里面,是这么多年以来所收集的食管癌患者的血液和各类组织以及DNA样本,是实验室研究的重要宝贵材料。当我们经过一间办公室时,发现王立东教授团队的学生都在里面学习,即使是在十一长假期间,也没有人休息。去年10月3号下午,郑州大学的赵明皞校长和爱人路过实验室,惊奇的发现王老师仍带着研究生们在实验室里忙碌着,没有人因为假期而松懈。赵校长不禁感叹道:“假期都带着这么多人坚守在工作岗位,这就是王立东。”王立东教授告诉我们,你最好是深夜来看看,凌晨三点来看看,看看还有几个人在干活。对于王立东教授和他的团队来说,加班到凌晨已经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已经是他们的日常,好多东西就藏在这日常的点点滴滴之中,许多伟大的成果就在这点滴中诞生。

然而,当初下乡收集病人资料,建立数据库的过程,才更令人惊叹与敬佩。王立东教授无数次亲自带队下乡,深入林县、辉县等食管癌高发区进行人群普查,在带队下乡的过程中,他仔细地收集资料,并为村民免费进行体检和内镜检查,及早发现隐藏在体内的癌细胞,以期降低这些地区的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下乡人数最多时有500多人,下乡的过程中没钱住宿,他们就挤在村民的小屋中打地铺,常常是七、八个人挤在一个大通铺上休息,没钱吃饭,就是馒头配咸菜也可持续好几天,没钱租车,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双脚一天之内走完6个村,甚至在这一过程中,无数的学生几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去滑县考察,到了火车站发现杂草丛生,不像是有人活动的样子,他们一下车就蒙了,原来当地人一般不来这个火车站坐车,王立东教授联系朋友来接人,对方都不知道滑县还有这个火车站。下乡只是一部分工作,下乡带回来的患者资料需要学生们进行整理、回访、确认,比如有一个患者是73年的,就需要寻找这个患者当年的资料,首先是病例比较难找,需要辗转村医、医院多个地方进行寻找,其次是当时的病例是手写的,字迹需要核对确认。他们与做其它专业的同学所做的临床、看病等工作相比有些枯燥,有些同学心里会有不平衡,这与他们预想的研究工作有些差别,但是后来他们就明白了自己所做的工作的价值,做实验是技术性工作,多做几次就会了,而他们做的工作是思路上的开拓,这不是做几次实验能获得的。大家在这个实验室朝夕相处,可以随时和老师沟通想法,积累了深厚的感情,这可能是其他专业的同学所没有的。每次下乡前王立东教授都会给同学们做思想动员工作鼓舞士气,在学生们思想懈怠时也会开会给同学们加油打气,晚上有时还会亲自给同学们做饭,同学们心怀感激,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现在实验室已累积2.9亿条病人信息,这些正是王立东和他的学生们二十多年无惧风雨、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跑出来的!看着实验室一排排数据,我们似乎也看到了王立东教授作为学者的大无畏精神和作为医者的一颗仁心。

如今,王立东教授的实验室已经建立了5.4万例无症状高危人群随访(1985~2019)队列和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跨度46年的随访(1973~2019)、病理和诊疗信息大数据库及10万例手术切除组织、8万例内镜活检组织、6万例血样本和1.6万例临床诊疗和随访信息完整、并已去世的食管癌组织芯片生物样本库。利用这些样本库,已发现 15 个食管癌和贲门癌易感基因和 8 个致病基因,研究结果连续在《Nature Genetics》(2010、2014) ,《GUT》(2016) ,《Nature Communications》(2018) 和《Cancer Discovery》(2012)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这些重大突破揭示了老一代科学家发现的食管癌高危因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及亚硝胺暴露等的分子基础,阐明了环境和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对食管癌发生的影响,为早期发现、个体化防治和靶向治疗等提供新的分子靶标、研究思路和方向,给万千人民百姓活下去的希望。

2019年11月,王立东所带领的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运行,这个实验室中新一代医疗研究者超过三百人,包括冯笑山、周福有、高社干、秦艳茹、任景丽、王启鸣、袁翎、库建伟、周建炜、周英发、王道存、李健、岳文彬、刘红彦、丁广成、张冬云、赵学科和宋昕等 61 名博士。他们师从第二代,都将日日夜夜为抗击食管癌不断倾注心血和青春。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为了人民百姓,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不畏艰辛、不辞辛苦为之奋斗着,为我们早日实现健康中国砥砺前行着。


三、不忘初心 方能远行

王立东教授待人真诚热情,在我们的交谈中无不透露着对食管癌研究的激情与热爱,激昂的语调和精神让我们完全看不出王教授已年过六十。王立东教授说:“我们这么多年都是想赶紧研究出来东西能够用到老百姓身上,能让这些病人们活的时间长一点,能让他们生活质量高一点,要达到这个目标的话你就需要找到一个好的方法让这个病人早一天被查出来,只要能够早一天发现,早一天诊断,那这个病人活过5年,甚至10年的希望就更大一些,如果你每天都在想这些,那还怎么会感觉到枯燥呢。”

一次,王立东教授为找一位104岁的患癌老人,辗转好几个地方,驱车几百公里,收集资料。当时,王教授刚刚听说有个一百多岁的患癌老人来郑州治疗,便马上赶过去,查看病人信息发现也不明确,不知道病人是哪里人。于是王教授就猜:一百多岁,应该还不会跑得太远,应该是河南省内的,有可能是辉县的。于是王教授不停歇地赶到辉县的调查部门,因为一般一百多岁的老人都有补助,这样比较容易找到,结果把辉县一百多岁的老人都找完了,也没有发现患食管癌的。于是,王教授就再想,这位病人当时一定留下了什么资料,于是再仔细找,果然翻到一个笔记本,上面写着商丘。王教授不敢停歇一刻,就赶去商丘了,到了商丘,王教授先来到商丘最大的医院去查看,当时的内镜室主任就帮忙查找,果然找到了一位百岁病人,是虞城人。当时已是下午一点多,王教授顾不上吃午饭就赶到虞城,到了虞城,终于在那边找到了病人的家属。可惜的是,还是晚了一步,这位病人在三天前刚去世,王教授询问原因,还是因为治疗方法不得当造成的。像这样的事例,王教授还能讲上一火车。几十年来,王教授就是这样一直秉持着初心,怀着一腔赤诚,不怕苦不怕累,像一颗星一样发光发热,照亮一方人。

王立东教授说:“医生首先是调理病人情绪,而不是给他做什么治疗,第二是增强他抗病的信心,最后才是治疗。”王教授关爱病人,常常是和病人一席谈,比长期的治疗效果还要好,王教授总是鼓励病人,给病人活下去的希望。王教授还说:“对病人一定要有随访,不随访,怎能知道病人之后的情况呢?怎么能知道治疗效果呢?又怎么能进步呢?”王教授无论是下乡走访,还是在实验室研究,都将“仁爱之心”肩负在左,“同情之心”担当在右,一路走来,用自己波澜不惊的温暖力量,冲关克难的从容姿态,一心为父老相亲的健康福祉努力着,前行着!
四、薪火相传 踏梦前行

经过六十年的艰苦奋斗,食管癌研究迎来了新时代下的新任务。虽然第一代食管癌科学家所面临的病因预防、病理诊断和临床治疗的“老三关”已经得到初步解决,但学者们的脚步却从不曾停下。在以王立东教授为代表的团队的不断努力下,未来要攻克新时代发展下所产生的靶向预防、靶向诊断和靶向治疗的“新三关”,实现更科学、更精准的食管癌治疗体系。


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立将带动食管癌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在日日夜夜灯火通明的实验室中,缔造着抗击食管癌的梦。未来,实验室将以食管癌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为主线,以原创性研究突破为引领,预防、早诊和靶向治疗为一体,瞄准该领域前沿,开展从基础到临床、个体化预防到精准治疗、由个体到人群的食管癌防治研究,提高肿瘤防治的整体水平。通过国家实验室建设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将其建设成为具有特色显著和重大国际影响的食管癌防治学术高地、创新人才培养和高端人才汇聚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国际化示范引领阵地。

实验室将主要致力于发现食管癌关键致病危险因素及其致癌作用的分子机制,阐明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基础和关键分子事件是食管癌预防和早期发现的关键;结合食管癌靶向药物、生物治疗等热点领域,进一步甄别关键分子靶标和免疫节点,为临床精准靶向药物和生物免疫治疗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线索,最终达到降低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目的。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将对郑州大学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郑大6万学子的梦想,也是河南1亿人的梦想。它也寄托着无数医疗工作者和万千百姓的抗癌梦,食管癌研究不仅对河南有重大意义,解决了重大民生问题,而且已经影响全国、辐射世界,不断造福全人类。同时,建设“食管癌国家重点实验室”符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这将对全国肿瘤防治工作产生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是国家肿瘤防控、科技扶贫、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

“食管癌在我国仍然广泛的存在,只要一天不消灭食管癌,我们就永远不会放弃攻克它!”王立东教授说道。攻克食管癌的梦想始终扎根在王立东教授和无数食管癌研究者的心中。任何研究都不是容易的,尤其在对抗癌症的道路上。从深入食管癌高发区的第一代科学家开始,一直到王立东教授及其带领的第三代科学家,他们从来不曾向食管癌低头,爱国、敬业、创新、求是、协作的科学家精神和不怕困难、钻研到底的科学精神始终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

回首60年,食管癌研究之路是一条仁心仁术之路,是一段医者探索之路,这条路崎岖峥嵘,这条路可歌可泣。食管癌的攻克之路已经走过了探索的阶段,现在向着深化的阶段发展。如今,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是新时代下的新起点,作为抗癌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接力抗癌前辈的火种,薪火相传、不断创新、更加深入。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王立东教授团队将在这里和国内外最优秀的科学家们一起,不负英雄所托,不负总理遗愿,不负人民信赖,为最终攻克食管癌的梦想不断地奋斗下去!

指导老师简介:

汪振军,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级教授、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河南省文化产业智库专家、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建设专家库成员、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

作者简介:

牛梦哲,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朱璐璐,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吴视广,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