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欢迎您!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清华大学侯旭东教授为我院师生做学术报告
作者:  编辑:张研  时间:2021-06-22  信息来源:  点击:


2021618日下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侯旭东先生来我院为师生作题为《刘渊起兵之路再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袁延胜教授主持,100余名学生聆听了本次报告。

讲座中,侯旭东老师首先对古代民族研究的范式进行了反思,侯指出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刘渊的族属与血统、刘渊起兵的性质与原因、刘渊建立政权的国家性质。对此,侯老师从“民族”一词的语义发展变化,阐述了20世纪以来民族史的定义。侯老师指出,西晋时期胡风盛行,胡风是时髦的风气,晋武帝为了追求盛世的效应,让匈奴等各族参与各种礼仪性的活动。日益趋向主流文化的南匈奴又使其成为了矛盾的存在,外表上的异类与文化上的同类,以及不被视为同类的矛盾性,是民族史视角所不能完全涵盖的。因此需要在矛盾性中来认识和把握刘渊及其政权。

侯老师认为刘渊在洛阳参与天下秩序的构建,尽管报效西晋朝廷屡屡受挫,长期郁郁不得志,但这并没有促成刘渊起兵。特别是晋武帝末年,刘渊一度获朝廷委任,并深得成都王司马颖的重用,更是没有反晋的想法。而刘渊的最终起兵,一是源于刘宣等人的推举与诱导,二是因为八王之乱的混乱政局创造的机会。侯老师指出,跳脱学界长期关注的族属与血统问题,回到历史现场,可以为刘渊起兵提供新解释。通过分析他在洛阳的感受以及仕途上的坎坷经历,揭示其复杂而矛盾的心态,如果没有八王之乱导致的西晋“王纲解纽”的契机,以及匈奴贵族刘宣等的启发劝说,刘渊尽管心存不满,也不会走上起兵反晋的道路。刘宣等推举刘渊,主要看重的是他多年统领匈奴诸部所显示的才干与积累的声望,而非其血统与出身。这是匈奴旧有的推举首领传统的回归。

报告会的最后,现场的老师、同学积极地向侯旭东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得到了侯旭东老师详细而精彩的回答。袁延胜教授代表师生向侯旭东教授表达了衷心感谢,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侯旭东教授+袁延胜教授

侯旭东教授2

全场2

关闭

版权所有 © 2017-2018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地址:郑州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