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欢迎您!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郑州大学维骏考古沙龙第六期
作者:  编辑:历史学院  时间:2018-04-27  信息来源:  点击:

2018426日上午,维骏考古沙龙第六期2017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走进校园系列:“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在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工之家成功举办。本期沙龙邀请嘉宾为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王咸秋副研究员,由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张晓冉同学主持。参与此次活动的有历史学院徐玲老师、建筑学院的张婷老师和刘文佳老师,以及各专业同学。

王咸秋队长和我们分享了他在洛阳东汉帝陵工作期间的发现与收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他介绍了东汉帝陵的概并展示洛阳东汉帝陵的分布图。接着,王咸秋队长介绍了洛阳东汉帝陵的主要考古发现,包括大汉冢(M66)、二汉冢(M561)、朱仓M722M707等帝陵的形制布局及出土遗物。然后,他从丧、葬、祭三个环节分析,提出自己对东汉帝陵丧葬理念的观点与认识。他认为东汉帝陵陵园布局可依据陵寝建筑是否齐备,分为两种模式,即成年帝陵和未成年帝陵。王咸秋队长特别提到东汉死亡观念中的“魂”“魄”二元论在陵寝制度中的体现,因此后人祭祀的对象是归于地的“魄”。最后,王咸秋队长做出总结,东汉帝陵丧、葬、祭各个环节都遵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丧葬理念,这也体现出我国的国家的文化。东汉陵寝制度在部分继承西汉的基础上,有许多新的发展。经过魏晋的衰落,东汉时期的陵寝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北魏,并对整个中国陵寝制度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互动环节,刘文佳老师提出田野考古工作完成后,如何保护遗址的问题。王咸秋队长认为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首先要考虑到保护遗址,并有义务把它展示给公众。但是,建立遗址公园要考虑到观众需求、经费、维护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徐玲老师由埃及的祭祀神与香料文化之间的关系,谈到中国的饮食文化和祭祀祖先的关系,是“民以食为天”影响了用食物祭祀,还是用食物祭祀影响“民以食为天”,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在读博士生尚元昕提及东汉帝陵的布局规划,王咸秋队长认为东汉帝陵和西汉帝陵在规划上存在差异,东汉帝陵也存在规划,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更多工作的开展和研究。

 

关闭

版权所有 © 2017-2018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地址:郑州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