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眉湖·传媒大讲堂”学术讲座第七讲

复旦大学张志安教授:

《公共连接的可能?新媒体环境下的非虚构写作》

4月10日下午,“眉湖·传媒大讲堂”的第七场学术讲座在学院415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专委会理事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教授。讲座由我院副院长郑达威教授主持。我院院长张淑华教授出席活动。《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主任郑素侠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王晓宁副教授、赵智敏副教授、潘亚楠副教授等老师及2022级本科生到场聆听了此次讲座。

志安教授以《公共连接的可能?新媒体环境下的非虚构写作》主题,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分享。张教授从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实践应用及其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他通过案例分析,梳理了非虚构写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特点,清晰勾勒出了其发展历程,并引用了“博士生返乡日记”和“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等具有代表性的非虚构写作案例,结合多位学者的观点,深入剖析了新媒体爆款内容的传播机理。他认为,这类非虚构写作不仅有助于激发个体的思考与行动,还能通过广泛的“返乡”主题书写,提升社会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度。

张志安教授认为,非虚构写作在构建“公共连接”上起着关键作用。这种连接不仅限于信息的传递,更在于激发情感共鸣、传递知识与价值观。因此,他强调,我们应该培养社会共情能力,从个体视角出发,深入挖掘群体特性与社会定位,通过非虚构写作这一形式,将故事、情感、知识、舆论和价值观等多元素融为一体,搭建起“公共连接”的桥梁,以推动社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在互动问答环节,我院多位教师就“如何在写作中保持真实性与客观性的平衡”“通讯与报告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关于非虚构写作的核心议题积极提问,张志安教授逐一回应,给出了专业而深入的解答。(文/图:陆张越)

讲座现场

张志安教授为我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我院潘亚楠老师进行提问互动

我院赵智敏老师进行提问互动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450001
建议1920×10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