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传媒专家进课堂第214讲:于涛讲授媒体融合背景下“三农”新闻采写的实践探索

5月14日,应我院新闻学系褚金勇副教授的邀请,河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郑州大学校友于涛老师做客2022级新闻学《中外新闻作品评析》课堂,讲授媒体融合背景下“三农”新闻采写的实践探索。

于涛老师首先深入剖析了记者职业及其责任所系,并介绍了三农记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状态。写好新闻要用“脚力”丈量每一寸土地,做最扎实的工作,写好“三农”新闻更是如此。于涛老师从业以来跑遍了河南所有地市,所有县城。他希望同学们也能躬身于实地调查。随后,于涛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就如何做好记者职业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于老师提及两个词汇,一个是“东拉西扯”,写作要四处勾连,求实穷达,要学会讲故事,因为“正面突击”的写作会有浅薄之险;另一个词汇是“反反复复”,采访中要认真核心真相,要善于寻找不同的信源,信源的数量会决定报道的质量。

然后,于涛老师对传统媒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当前媒体融合的背景之下,记者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开拓属于自己的见解。越专业才越有尊严,万不可骛于虚声。只有透过新闻现象看本质,挖掘看似寻常新闻事件背后的深意,才算是一名真正的记者。同时于涛老师希望同学们广泛阅读。他说,“长期进步的根本是阅读量,这是重要的输入,也是思想的根本。”

最后,于涛老师寄语同学们,新闻遍地的时代,不管当下能不能操作、能怎么操作,我们都不能就此放弃对新闻的期待,不能放弃对真相、良知、公平和正义的期待。对新闻还有期待,对新闻业尚有期待,琢磨新闻业务、谈论新闻业务就必须日常成一种习惯。我们如果还要以新闻人自居、以媒体人自居,就永远要追求新闻业务的进步。

讲座之后,褚金勇老师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他指出,新闻业务是新闻学学生直面的问题,于涛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验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分享,希望大家在日常新闻实践中好好学习体悟。同时他说,在融媒体语境下,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一定要坚持走转改的新闻作风,一定要“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就情感在场与祛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做扎实的乡村振兴报道等问题与于涛老师交流,于老师倾囊相授,并向同学赠书,鼓励同学们培养终生阅读的习惯。(图文:杨培宇)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450001
建议1920×10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