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坛”第27讲:教师共话现代中国的“读书运动”


 

在全民阅屏的时代,如何激发国民的读书兴趣,重造“读书界”?或许,我们可以从现代中国的“读书运动”中,寻找一些可资借鉴的意义资源。1022日下午,由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华通讯社-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主办的第27期“博士论坛”通过腾讯会议室在线召开,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青年教师申爽博士作为座谈会主讲人,为大家带来了“制造‘读书界’:现代中国‘读书运动’与大众阅读的文化政治”的主题分享。来自郑州大学刘宪阁教授与华东师范大学袁建博士作为与谈人参与对话讨论。本次论坛由郑州大学褚金勇副教授主持。

座谈会共分为两个环节进行,分别是主讲环节和讨论环节。申爽老师首先从1980年代的《读书》杂志切入,指出读书曾经是一种“关系”的建立与维持,80年代读者、作者与编者都蕴含着对于知识压抑的“集体焦虑”。这种“集体焦虑”,只有通过“症候阅读法”,才能抓住表层文本背后潜在的问题结构,将隐匿的东西表现出来,从“读书热”现象中抓住背后整个时代思想文化状况深层的结构与问题。以此为导引,申爽老师考察了现代中国的读书运动的历史演变,并主要围绕1930年代的读书运动展开了深入的阐释分析。“读书运动”本来是教育界的圈内问题,但随着历史发言演变成“教界”索薪、“学界”争取教育独立的学潮运动。出版商也开始介入“读书运动”,以“读书”包装“生意”获取正当性,召唤出一种以消费为导向的读书运动和以消费为导向的读者身份。国民政府基于政治原因,意图通过“读书运动”驯顺公民思想,改造读书界。左翼知识分子则通过指导城市劳工的读书与生活实践,将阅读作为革命教育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围绕“读书”问题,国民党政权、知识精英和出版商怀着各种动机,共同塑造着“读书界”——这一知识与文化、政治与权力交织的场域。

在讨论环节,华东师范大学袁建博士、郑州大学刘宪阁教授、上海大学李丹博士等学者一起参与座谈,围绕“读书界”进行了多角度、多思维的学术交流。讨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读书界的“界”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制造“读书界”;二是如何在身体器官层面上思考阅读的教养与规训问题;三是读书运动与读报运动的区别,书籍与报刊在传递文化内涵上的媒介差异。最后老师们还围绕读书治学理论方法进行了深入交流。这场论坛营造了紧张又融洽的学术讨论氛围,不但让老师们增进了了解与对话,也让广大硕博学生开拓了学术视野。老师们在讨论中提出的学术问题的凝练、理论方法的应用等问题对于硕博学生开展研究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供稿人:李易霖)

4c3738410854e3ea515d2de82fcf615

 

 

c89b8083f9e8d774ad2c63ecfa52639

6444ff686d969543db9c8c28d85bf3d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450001
建议1920×10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