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坛”第29期 潘亚楠主讲驻外文化空间的在地传播与公共外交


 

1219日下午,由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华通讯社-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主办的第29期“博士论坛”通过腾讯会议室在线召开。我院潘亚楠博士作为主讲人,为大家带来“国家”如何“出场”:驻外文化空间的在地传播与公共外交的学术分享。崔汝源老师、唐敏瑶老师作为与谈人参与座谈,褚金勇老师主持本次会议。

潘亚楠老师首先从自身研究领域——公共外交切入主题。基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及美国公共外交宣传的成功,选择“美国空间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定位为美国国家叙事的主场、前段和“经验的空间”,主要表现为图书馆、教育咨询、语言学习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传播活动。美国中心是美国在全球分布最广的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平台美国空间项目的一部分。

为了明确“美国空间”的发展轨迹,潘亚楠老师依据时间线对“美国空间”的历史变迁进行考古梳理,并提出了自己的判断。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潘亚楠老师选取北京美国中心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探讨现象学视角下在地性公共外交空间的传播学意义。基于上述在地性公共外交空间的意义,潘亚楠老师对使馆文化处、文化中心、语言学校等文化传播活动的空间和叙事两个维度深入剖析,对美国如何实现国家形象的出场在场作出具象的解释。

最后潘亚楠老师分享了关于中国如何做好国际传播的思考,首先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其次,我国在开展文化外交时应该确定有关国家叙事的核心议题,如中国核心价值观、中国国情、中国人精神面貌等,展示硬实力才有可能在话语权上形成合力。 

在讨论环节,郑州大学唐敏瑶老师、崔汝源老师,安徽师范大学马梅老师等参与座谈。唐敏瑶老师分享了英国、韩国和俄罗斯的公共外交政策与文化,分析各国的外交模式,并对我国外交做出总结与展望。崔汝源老师从中国角度探讨中国孔子学院和美国空间的区别,并指出在国家叙事的核心议题方面,应将重视软实力文化故事与国情、核心价值观的硬实力宣传内容并重。马梅老师对“驻外文化空间”是否包括媒体的驻外机构、文化公司、社会组织在国外的实体空间等提出疑问。褚金勇老师对美国空间和孔子学院的差异性、中外大使进行公共外交的区别等作交流探讨。

4fc163a0ea4a55781180b27d9e862b1

最后,褚金勇副教授总结座谈会,此次论坛不但让老师们增进了了解与对话,也让广大硕博学生开拓了学术视野。老师们在讨论中提出的学术问题的凝练、理论方法的应用等问题对于硕博学生开展研究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李怡歌 供稿)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450001
建议1920×10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