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坛第35期 王超老师主讲“循环类影视剧的技-术-道”



 

 

   

  今年年初,电视剧《开端》的热映,重燃国人对循环类影视作品的兴趣。在循环类影视剧众,主人公往往在命运的捉弄下,困在循环往复的时间套子里,像不断滚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样,怀着正义之心,走上无望之旅,演绎出一个个诡异动人的故事。2022年11月13日晚,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华通讯社-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博士教师学术论坛”第35期在腾讯会议室进行。电影学博士王超老师对循环类影视剧中的技-术-道进行了破解,张英培和刘子晨老师一起座谈交流,褚金勇副教授担任主持人。来自我院以及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等校师生共150余人在线参与论坛活动。

      

本次论坛分为两个板块。王超老师从西西弗斯讲起,点出循环类影视剧与西西弗斯神话之间的关系。接着,王超老师对循环类影视剧进行了分类。第一种是“一日囚”型或者读档型,它循环的单位以任务破解为主,以天或死亡为单元重复循环,王超老师称之为“糖葫芦型”,也将《开端》这种在一个事件上循环的亚类型称为“棒棒糖”式。第二种是平行宇宙型,在特定节点展开平行支线,开启分岔剧情,由同一起点不同走向,体现出开放性,但它也消解了意义,王超老师称之为更为形象生活化的“叉子型”,往往从一个事件节点生出不用的命运支流。第三种是剧情闭环型,多个主角相互作用,信息不平等,为了不同的目的,甚至为了打破循环反而建构起一个复杂的循环系统,走向一种对宿命论/決定论的追问。王超老师将这种类型命名为莫比乌斯或乌洛波洛型。第四种是空间循环型/鬼打墙型,比如《意义空间》,由空间的循环引发时间和命运的循环,王超老师用几何模型“彭罗斯阶梯型”来形容这种类型。第五类非循环/广义循环,王超老师将这一类型又细分为临时性穿越、“一次性”穿越、“结构性相似”。

之后,王超老师总结了循环类影视剧的总体特征,即“术”的部分。一是强设定型,是强设定类型中少有的,突出假定性,用好“循环”展现生活和人性的可能性,而不在意科学性甚至自洽性。二是强叙事性,故事驱动力强,重复行为本身指向了行动性。三是循环的意义不限于重复,而是探讨多个可能性的分叉叙事,而是存在经验积累的往复式叠加发展。既非线性单向,亦非分叉多向,而是往复螺旋上升。接下来,王超老师对《开端》这部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评价它为“软科幻”“轻循环”与“硬核”现实主义,对其剧作结构、对循环的使用技巧、亮点和内含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他对以上提出的几种模式的编剧技巧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

接着,王超老师分享了循环类影视剧意义方面的问题,即“道”的部分。他指出,循环类影视剧的终极意义不在于使观众沉浸于 “事情如果可以重来”之类想象中,任何有关时间运动的探索,说到底是对人类本质、人类命运的追问。“一日囚”类型的影视中,其过程凸显游戏感、虚拟感,目的营救或心理目标,且往往有笃定的唯一解;平行宇宙型显示了故事走向的开放性、包容性,但它最后的导向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使胜利变得没有价值;第三种“莫比乌斯型、彭罗斯阶梯型”,回应了西西弗斯的主题,最后走向一种宿命论。

最后,王超老师提到西西弗斯神话的当代破局。王超老师向我们分享了张枣在《镜中》的诗句“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我们不能像循环剧中的主角一样去改变自己后悔的事,那不妨就让梅花落满南山。

第二板块是与谈环节。与谈老师刘子晨和张英培相继进行交流对话。刘子晨老师说,不管是玩游戏还是看电影,我们都是寻找精神上的归宿,回答生活中一些无法实现的诉求在寻求帮忙的过程中,我们会将自己投身于些作品当中。其实一日电影用我们非常熟悉的三个字表达叫后悔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只有你对现在生活对于今后生活的一种把握和改变。

张英培老师从存在与虚无的方面对“道”的层面进行了考虑。他将主人公们一开始陷入循环看作是虚无主义,将主人公们所做出来的选择理解为一种存在主义的思维方式,并告诫同学们正是因为每时每刻都处在境遇里面,才是自由的,正因为这样,选择才显示的格外有意义,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最好的时刻。

陈晓伟副院长与王超老师共同探讨了如何去理解和阐释虚拟时空间的建构问题。申爽老师提到了尼采的历史观念对线性史观的颠覆和批评,认为循环类影视剧是对叙事的或者是线性发展的前进观念的一种挑战,但比如在《恐怖游轮》这样的剧作中,其因果关系又是非常强的,好像又回到了线性的方式里,这种矛盾和张力是非常有意思的。郑达威老师围绕宇宙观和元宇宙补足了王超老师所缺的“道”的层面的问题。唐敏瑶老师分析了《开端》《想见你》这种类型剧作能够火起来的原因,认为是受到了女性受众的对现实期待的投射的一种心理。

最后,褚金勇老师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文学和影视都是现实人的白日梦,我们通过影视剧去实现一些想法,但同时我们要从影视剧再回来关照现实。在疫情封控状态下,借助艺术寻找到心灵乘凉的地方,在有限空间中开拓无限可能。”(郭子仪 供稿)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450001
建议1920×10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