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社区

                 

 

 

 

 

 媒介视野中的城乡冲突

                ——以《南方周末》(2007-2012)为例

                    王晓宁

(郑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城乡冲突是中国城乡关系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现代传媒作为拟态环境的建构者,其对城乡冲突的报道不仅直接影响受众对城乡现实状况的认知,而且会影响到城乡关系的发展。因此,媒介视野下的城乡冲突尤其需要重视。定位于“在这里,读懂中国”的《南方周末》关于2007-2012年间城乡冲突的报道,主要报道了城乡冲突的根源、城乡冲突的新矛盾、解决城乡冲突的途径等主题。整体较客观冷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报道议题的设置上不够全面,较多报道的是城乡制度冲突、利益冲突,对城乡文化冲突涉及较少;城乡冲突中的弱势群体——农民及农民新闻话语权较弱;对部分问题的认识缺少冷静专业的分析,报道不够平衡。基于研究,论文提出《南方周末》在城乡冲突问题的报道上应注意全面设置议题,立体报道城乡冲突,同时,注意广开言路,吸纳各方意见建议,为城乡和谐发展寻求有效途径。

关键词:媒介视野;城乡冲突;《南方周末》

中图分类号:G21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6)03-

 

城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社会结构。城乡冲突是中国城乡关系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中国城乡具有若干鲜明的、不容漠视的特色之一就是:城市化加速与经济高速增长相伴,造就了城乡关系极为夸张的紧张[1]。现代传媒作为拟态环境的建构者,其对城乡冲突的报道不仅直接影响受众对城乡现实状况的认知,而且会影响到城乡关系的发展。在城乡冲突报道中媒介采取了什么样的视角和立场?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面对城乡冲突进行新闻生产时是否存在报道偏向?媒体该如何继续关注城乡冲突问题?怎样组织相关报道?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作为一家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南方周末》2007年提出“在这里,读懂中国”的思想,提出以中国议程作为自己的首要议程以问题意识呈现中国社会不断变动的趋势,从而最大限度地适应读懂中国这个强烈的社会需要。城乡冲突是“读懂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议题,也是《南方周末》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2007-2012年《南方周末》关于城乡矛盾的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媒介在城乡冲突中的角色和功能。

一、《南方周末》关于城乡冲突报道的内容分析

在中国知网报纸资料库中以“城乡冲突”为“主题词”检索《南方周末》的报道,检索结果为“0”。鉴于城乡冲突体现在城乡关系之中,关于“城乡”的报道往往会涉及“城乡冲突”,农民工是城乡联系的纽带,也是城乡矛盾、冲突的载体,关于农民工的报道往往也能体现城乡冲突。因此,分别以“城乡”、“农民工”为“主题词”检索2007-2012年《南方周末》报道获样本80篇,对其中一些涉及“城乡”或“农民工”,但不关涉“城乡冲突”的报道进行剔除,获取有效样本55篇。根据研究目的,从报道数量、报道主题、报道偏向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1.报道数量

《南方周末》关于城乡冲突的报道年度分布情况为:2007年9篇、2008年5篇、2009年6篇、2010年16篇、2011年19篇、2012年0篇。《南方周末》关于城乡冲突的报道受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的影响。自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战略高度提出着力解决城乡矛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后,关于城乡矛盾、冲突的报道总体上持续加强,2008年和2012年出现的两个报道低谷,也与该年份的报道重点转移有关——2008年汶川地震及2012年十八大召开较多地占据了报道力量和版面。

2.报道主题

  报道主题是一篇报道表达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媒介对新闻的取舍,体现了媒介关注的侧重点。《南方周末》刊载的55篇报道涉及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城乡统筹、平权、农民工子女教育、城市化反思、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况等主题,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

 各类主题文本的数量分布与百分比

报道主题

  篇数

百分比(%)

户籍制度改革

4

7.2

土地制度改革

9

16.4

城乡统筹、平权

7

12.7

农民工子女教育

3

5.5

对城市化的反思

7

12.7

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8

14.5

农民工就业

3

5.5

尊重农民意愿、重视农民选择权

3

5.5

城乡偏见、歧视

5

9.1

收入、劳资、维权及其他

6

10.9

  从上表可知,在55篇报道样本中,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城乡统筹、及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况等报道主题所占比列较高。以“对城市化的反思”为主题的7篇报道中,户籍、土地、平权和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等问题也都有所涉及。

3.报道立场和报道框架

框架理论最先由美国人类学家贝特森(Bateson)提出,1974年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Gofman)在《框架分析》一书中为“框架”做了定义,将框架理论引入文化社会学,20世纪80年代后框架理论被引入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产生了“媒介框架”和“新闻框架”两个学术概念。新闻框架是框架理论在新闻传播研究中应用并形成的理论形态,为理解新闻生产的选择性建构过程、新闻媒体如何影响社会成员的集体理解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媒体报道新闻时所使用的框架模式对人们感知世界和事物会产生深刻影响。

在《南方周末》关涉城乡关系的55篇报道中,主要呈现出4种报道框架:和谐发展框架、矛盾冲突框架、冷静中立框架、反思建议框架。“和谐发展框架”主要是一些解决城乡冲突特别是制度冲突的经验报道,如《成都户改》《成都改革背后的文化与现实》《嘉兴土改》等分别报道了成都户籍改革、率先取消农业税和嘉兴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给予两地户籍、土地改革充分的肯定。“矛盾冲突框架”则正视城乡矛盾,直书城乡冲突。如《奢侈品代工厂的自杀女工》,报道了来自农村的女工彭水银为融入城市艰难抗争,但最终还是被城市、世界所遗弃。《城市里的陌生人》试图揭示城乡二元结构下造成的身份差别给农民工带来的偏见与歧视,以及这种偏见与歧视对人的扭曲和异化。“冷静中立框架”客观真实冷静展示城乡冲突以及解决城乡冲突的举措。如《积分入户,逼着城市前进》对广东“积分入户”政策没有一味的肯定,也没有断然否定,而是全面冷静报道了政策实施后的效果及各方的意见,包括政府、农民工、专家等。“反思建议框架”借助专家力量,或是访谈、或是专家评论,深入剖析政策、现象背后的制度、经济、文化因素,为城市化预警,为解决城乡冲突明确方向。如《我们亟需一场伟大的平权运动》指出,权利不平等导致规则不公,最终内化和固化为身份认同的巨大差别,社会分裂为壁垒分明的不同群体,冲突四起。只有拆除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间的壁垒,怨恨才能无所附着。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序地安排行动步骤,使每个能在当地找到工作的人,享受同等的基本权利,这才是改变城乡冲突的根本途径。

4.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分析中,以作者、话语出处作为判断依据,譬如署名专家的文稿、专家的访谈以及报道中专家学者的直接引语、间接引语,消息来源均视为专家、学者。署名记者的文稿中不能明确话语出处的,消息来源视为记者。分析55个有效文本,信息来源有五个途径:政府及其官员、记者、专家、农民工和市民、特约评论员和观察员等。报道中较多展示的是记者来自采访的观察和描述,其次是专家和政府官员,以农民工和市民为消息来源的最少,仅2篇。

二、《南方周末》报道中的城乡冲突

在《南方周末》55篇报道中,城乡冲突呈现以下特点:

其一,城乡二元制形成的城乡政治经济文化权利的不平等是城乡冲突的根源。建国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制结构体制导致城乡之间巨大的权利和福利落差。在这种二元户籍制度下,大批进城务工的农民,虽然已经不再从事农业,甚至也不在农村居住,但并不能真正获取市民身份,也无法在城市安家落户和真正融入城市,更无法在就业、子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享受同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合法权益并不能得到充分保护。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义务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保障的投资力度明显低于城镇建设,农村低保标准、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社会养老保险补助水平明显低于城镇,特别是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对进城务工农民的覆盖度较低。《南方周末》认为正是由于缺少城乡权利基本公正,“结构性怨恨”随之而生,而且有可能不断升级,因此,“平权运动”是解决这一冲突的根本。“拆除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间的种种壁垒,怨恨才无所附着,让本地人与外地人在公正的政治制度与法律规则之下,休戚与共。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序地安排行动步骤,一步一步地达成让每个能在当地找到工作的人,享受同等的基本权利。即,让城乡的孩子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劳资发生冲突时,老板与工人,得到公正的行政或法律裁决;地方政府发红包时,新移民也应有一份;一个村子一个社区如何管理,让打工者们也有发言权……这是一场深刻的平权运动。”“大手笔放开户籍限制,实行居住地制度,让这些新移民平等地参加选举,才是改变城乡隔离的根本途径。惟有平等接纳他们,对抗才会被消融。”(《我们亟需一场伟大的平权运动》,2011年6月23日《南方周末》)

其二,“回不去,留不住”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城乡冲突的新矛盾。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年龄在 16 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村户籍人口[2]。据统计,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已经突破 1 亿,占到农民工总数的 60%。据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调研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不同,他们融入城市的愿望强烈,对精神、情感有更多需求,对职业期望、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然而,中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城市社会对他们的延续性歧视,使得他们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上与城市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农村“一刻也不想停留”,城市却还没有准备接受他们,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无根的一代”,对于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微薄的打工收入,并不能应付自己的生活。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自杀时有发生。2010 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富士康集团就连续发生了14 起农民工跳楼事件。“对比曾经的砍手党,新生代农民工不再以暴力形式来回答这个社会,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位社会学学者如此评价。《新生代农民工,无根的一代》(《南方周末》2011年6月2日)中写道:“在众多学界专家看来,长期以来对进城农民工采取‘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的政策,与现实已经难以对接,‘不能再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将农民工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需求排除在外,我国未来的深度城市化战略的要点是新老居民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同时,“有技术无地位”新生代农民工的晋升空间问题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地位上升滞后现象’,已经威胁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整体变迁。如何使有专业技术、技能的农民工,通过获得制度认可这一环节,上升到社会中间阶层的位置上,是我们国家的决策者亟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其三,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城乡统筹是解决城乡冲突的重要途径。在关于城乡冲突的报道中,以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城乡统筹、平权为主题的报道20篇,占总数的近40%,而且基本采用“和谐发展框架”肯定立场报道,如《成都户改》、《成都改革背后的文化与现实》、《嘉兴土改》等。可见,在《南方周末》看来,户籍制度改革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点。在2010年《成都户改》的报道中写道“这份在 11 月 16 日广为公布的户籍改革方案,名为《关于全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它宣告成都在 2012 年年底前将真正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户籍统一,实现城乡居民各项基本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的权利平等,实现城乡居民的自由迁徙——一句话,农民可以‘无条件’自由进城,并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各种保障。《将农民的还给农民》是关于成都城乡统筹改革的七年回顾,报道对成都城乡统筹改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强制性地把大部分新增财政收入优先投给农村,完成乡卫生院和农村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通过市、县两级的财政投入,率先在全国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同年,又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被征地农民的社保,缩小城乡社保差别;对农村土地实行产权改革。

三、对《南方周末》城乡冲突报道的反思

《南方周末》关于城乡冲突报道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时期城乡矛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报道议题设置不全面

议题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南方周末》55篇关于城乡冲突的报道涉及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城乡统筹、平权、农民工子女教育、城市化反思、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农民工就业、劳资关系等议题。这些议题虽然都对城乡冲突问题有所反映,但都只是城乡冲突的某个方面,不够全面。

城乡冲突体现在制度、文化、利益多个方面。《南方周末》对于各方面的冲突报道不均衡。从大的方面说,较多报道的是城乡制度冲突、利益冲突,对城乡文化冲突涉及较少,仅在反映农民工犯罪的《城市里的陌生人中》中略有涉及。相对而言,城乡制度冲突的现状、改革报道较充分,其中涉及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城乡统筹、平权的报道共20篇,近40%。从现实来看,城乡间利益冲突主要发生在两个主体之间:一是城乡两地政府之间,二是城乡居民之间。城乡两地政府即劳动力输入地的城市政府与劳动力输出地的农村政府。城乡居民间的利益冲突包括经济利益冲突、政治利益冲突和文化利益冲突。《南方周末》报道中较集中关注城乡政府利益冲突,对城市居民间的利益冲突,则较多聚焦在经济利益冲突上,对政治利益冲突、文化利益冲突关照明显不足,在55篇报道中,仅有1篇涉及到政治权利——新生代农民工的选举权。文化利益冲突也仅在《歧视让他们成为陌生人——访<中国法治蓝皮书>“农民工犯罪问题”撰写人靳高风教授》的访谈中,论及农民工犯罪中的地域性犯罪团伙时,靳高风教授有所提及:“农民工以地缘、乡缘、血缘相结合实施犯罪,或者某类犯罪、某个一定区域的犯罪以老乡为主,这也是一种普遍的规律。这种现象与农民工的工作以地缘、乡缘、血缘分布的规律是一样的。一方面,这是陌生社会形成新生活方式的一种主要形式,另一方面他们之间由于地缘、乡缘、血缘的传帮带,以及共同的生活背景和共同的信任感,容易形成共同的群体、组织和圈子。”

很显然,这些报道对城乡冲突问题的展示和解决,并不完整。制度和政策是导致城乡冲突的重要原因,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城乡统筹的确是解决城乡冲突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造成城乡冲突的因素还有城市居民和农民自身原因。化解城乡冲突,建设和谐社会除了打破城乡二元壁垒、加快制度改革外,还要选择正确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加强农村自身建设、完善城乡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同时还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3]。麦库姆斯认为:“大众媒介着重对某些对象及其属性的报道与受众持某种观点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媒介的着重报道对公众意见的形成和表达起到了预示作用。”[4]《南方周末》不够全面的报道,必然会影响公众对城乡冲突问题的认知。

2.城乡冲突中的弱势群体——农民工新闻话语权较弱

55篇新闻报道文本分析显示,从报道的信息来源看,以记者为消息来源的15篇,以学者、专家为消息来源的11篇,来自政府官员的信息9篇,而来自城乡冲突的矛盾主体的农民、农民工,仅2篇。在相关报道中,多数是记者的观察、描述,官方的发言和专家学者的建议,整篇报道讲述的是农民、农民工的事件却很少出现主角的身影和声音,即使发出了一些声音也没有那些专家学者、官方政府甚至记者的声音大,这种胆怯的声音早被喧闹的讨论声所湮没。可见,《南方周末》在城乡冲突问题的报道中,媒体一直处于主动的地位,而冲突中的主体农民工则总是处于被动甚至失语的状态。

3.对城乡冲突问题认识不够深刻,缺少冷静专业的分析,报道不够平衡

《南方周末》素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报道以客观冷静公正而著称。特别是相当数量的专家、学者的观点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对所报道问题、现象起到了警示作用。在55篇关于城乡冲突的报道中,采取“反思建议框架”的报道最多,高达18篇,理性有力量的专家评论、学者观点,把很纠结很复杂的社会问题全景式地通俗易懂地解读了出来,进一步强化了《南方周末》客观冷静的报道特色。但是由于城乡冲突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记者相关知识的不足,在部分报道中缺少冷静分析,报道不够平衡。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对于成都城乡统筹改革报道中。在55篇报道中,关于成都城乡统筹改革的4篇报道(《被改革改变的政府官员》、《成都户改》、《将农民的还给农民》、《成都改革背后的文化与现实》)对成都城乡统筹改革盲目肯定,有意或者无意回避了成都城乡统筹的质疑之声,掩盖了城乡统筹中的矛盾和冲突。

综上,《南方周末》关于城乡冲突问题的报道整体较客观冷静,但由于城乡冲突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南方周末》的报道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报道议题的设置上不够全面;城乡冲突中的弱势群体——农民及农民新闻话语权较弱;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报道不够平衡。根据议程设置理论、“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理论,媒介的报道,特别是作为精英媒体的《南方周末》对人们关于城乡冲突认识判断,乃至城乡关系的发展影响极大。因此《南方周末》在城乡冲突问题的报道上应注意全面设置议题,立体报道城乡冲突,同时,注意广开言路,吸纳各方意见建议,为城乡和谐发展寻求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周其仁.城乡中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2010-06-21.

  [3]黄艳娥.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利益冲突问题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0,(1).

  [4]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埃米·雷诺兹.新闻对我们认识世界的影响[A].媒介效果:理论与前沿研究[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450001
建议1920×10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