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社区

 

 

 

培育河南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汪振军   穆毅 

 

    

出版产业是河南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是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全媒体时代,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更新,人们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出版业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挑战。融合创新是2016年中国出版业发展的主旋律。新旧媒体在融合中不断发展前进,出版产业如何利用现代传播和出版技术在变化万千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实现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是当前出版产业面临的重要难题,而培育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成为解决难题的关键所在。

 

一 河南出版产业的发展现状

   

 1.河南出版业取得的成绩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出版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河南出版业近年来在各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据2015年河南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河南省图书出版种数达7705种,总印数达19714万册;期刊出版种数241种,总印数达8674万册;报纸出版种数121种,总印数达210240万册;音像及电子出版物种数221种,发行数量279万盒。[]无论是出版规模还是出版质量都有明显进步与提升。截止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出达到420亿元,实现增加值113亿元,营业收入409亿。[]

    目前,全省有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两大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有12家图书出版社,5家音像电子出版社,光盘复制企业3家,122种报纸,241种期刊,互联网出版单位8家,各类印刷单位约7635家,出版物发行网点约8701家。[]这些出版集团以及出版单位不断为出版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2.主动出击:采用新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

 网络信息时代,随着传播终端智能化、服务个性化以及时间碎片化,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在这个融合创新不断变革的时代,河南出版业积极采用新传播和出版技术,实现自身的升级转型,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截止2015年,河南公共图书馆中电子图书有1015.88万册。[]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最大的文化产业集团,数字加工中心年加工文字20亿字、图片100万余张,将达到年加工10万册以上图书及音频、视频等数字文件的能力,有效实现了内容资源的全媒体数字化;以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为代表的传统出版单位通过打造“中国国际手工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HOOHUU(两只老虎)儿童艺术手工”等线上线下一体的手工、少儿教育成长平台,实现了数字出版产品的立体化、系列化、品牌化。河南出版业积极构建新兴媒体和多元发展为支撑的出版产业新体系,着力实现现代出版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产业化为一体的新格局。

    3.出版物硕果累累

    河南出版产业始终肩负着传承中原文化的重要社会责任,出版许多有影响力的好书。比如河南人民出版社的标志性图书:《河南通史》,以通史的形式记录了河南的发展脉络;《河洛文化研究》丛书,以丛书形式反映了河洛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州古籍出版社的经典图书:《中原文化大典》,由河南省近300位一流专家学者参与编写,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回答什么叫中原文化,并系统总结中原文化各个领域研究成果的集成性文化套书;《厚重河南》,集专家、学者、记者于一体,从历史的角度再现河南的厚重感。以及大象出版社的《中华姓氏文化大典(总论)》、“古都郑州丛书”(全12册)、《郑州商城遗址考古研究(精)》、《经典河南》等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图书,用文字形式记录河南地区数千年历史文化,揭开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发展脉络的面纱。

 

二 河南出版产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以加快新旧产业转换为中心任务,强化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推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河南出版产业积极推动自身转型升级,但在发展中出现如下问题:

    第一,大而不强。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但并没有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山东同河南一样也是文化资源大省,在2013年山东出版图书已达到13791种,是河南现在图书出版种类的两倍。原因在于山东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开发和整理,并规划出“三区、三园、三带”文化产业发展布局,促进了出版业的发展。而与发达地区相比,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成为河南出版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但河南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戏曲、舞蹈、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却正在逐渐消失。这些都暴露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力度并不充分,资源优势并未利用起来。

    第二,守而不进。主要表现在传统出版的思维保守,创新意识不强。河南地处中国内陆,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较深,导致思想封闭,安于现状,对新观念、新思想、新技术进取心不强。具体表现在:从人员结构上来说,出版社人员结构布局不合理,从业人员年龄偏老龄化,思想保守,对新媒体技术的使用热度不高,吐故纳新较慢;从产业状况上来看,河南图书出版过度依赖于教材教辅读物,不愿增加新品种,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薄弱;从出版业务上看,教材比例偏大,占每年图书出版总量的一半以上。据2013—2015年河南统计网数据表明:近三年,河南省图书总印数分别22919万册、23897万册、19717万册,其中课本总印数分别为15045万册、12451万册、11290万册,占图书总印数分别为94%、78%、71%。[]说明课本出版是图书出版的重要支柱,河南图书出版严重依赖教材教辅,经营方式单一。而与河南同处内陆的湖南省,着力于以创意和新技术为特征的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的发展,积极做好“文化+”,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旅游、体育、农业等产业相交融,在2015年全省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约1714.12亿元,[]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连续七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等湘版图书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列。

    第三,亮而不响。表现在河南出版产业有亮点无品牌,品牌意识薄弱。文化资源丰富是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我省企业生产的文化产品量不少,但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并不高。原因在于我们不注重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使得文化产品没有个性和特色。中华书局——整理出版中国古籍的专业出版社,1912年创办,始终继承“开启民智”为创办宗旨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书育人。该出版社的特色在于古籍整理与经典出版,对古代文化进行深挖细掘,并且出版名家作品,在全国形成知名品牌,增加人们对他的认同感。比如说到《论语》,大家就会去买杨伯峻注的《论语》,原因在于人们对该书认同感强,已形成口碑传播。中华书局历史悠久、名流辈出,其古籍名著在全国都十分有影响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出版文化,成为研究中国古文化的重要样本和引领中国出版文化的旗帜。河南经历几千年的华夏历史,涌现出许多圣贤、名人,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沉淀出武术、戏曲、民俗等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但在全国打响的品牌并不多,出版社创办特色不明显,知名度并不高,这值得我们深思。

 第四,传而不通。指的是河南出版业的传播方式滞后。传播方式是出版内容走向市场、走向社会的重要载体。当今世界,新传播技术层次不穷,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不断催生出新的传播形态,产生出不同的产品形态。出版业作为传统行业,由于向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先期投资大,自身人力、财力、物力有限,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采用力度并不大,信息传播渠道依旧停留在过去,未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目前,河南出版业在传播方式上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大都只依靠实体书店发行,缺少网上图书商城,营销渠道落后;二是推介不够,宣传力度不强,出版社网站内容老、更新慢、少而单调,网站建设滞后;三是缺乏互动,出版社的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社交媒体开通较少,未进入日常百姓,使得人们对图书的认知度不够。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对出版业的影响不断加深,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书、手机报等各种类型的APP相继问世,这种使用终端的普及化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性。如今,当当网、亚马逊等网上书城的图书销售额已超过实体书店,部分原因就在于拥有自己的客户端,在各大网站都有推送,作为发展的附加链。随着“掌上时代”的到来,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只会导致人们阅读终端滞后,获取信息渠道不畅,并影响阅读率和销售量。

 

三 培育河南出版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河南由文化大省走向文化强省,培育河南出版业核心竞争势在必行,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观念创新。河南文化资源丰富,缺的不是资源,而是崭新观念。首先,要有进取意识。河南出版业应改变封闭保守的传统观念,牢牢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中不同的文化元素为基础,从内容和形式上着手,对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化整理与开发,让河南图书走向全国。其次,要有读者意识。在大众传播时代,灌输式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过时,出版社应转换传授的主体观念,研究受众文化需求、审美需求,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偏好的差异化需求,打造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再者,要有服务意识。健全出版社的公共服务体系,服务社会和服务大众,开展线上营销以及线下全民读书等交流活动。比如中华书局开办的“中华之星国学大赛”,在弘扬传统、提高素养、培养人格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提高出版社的美誉度。这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也是了解读者需求,增加图书品种和销售量,走出严重依赖教材教辅读物的必由之路。

    第二,注重市场开拓。出版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们不能再安于自守,在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挖掘的同时,应加强文化品牌的保护意识。品牌是形成市场竞争力的整合力量。河南拥有众多文物古迹,建筑名胜,衍生出多个可供打造的文化品牌,比如史前文化、神龙文化、政治文化、圣贤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等十几种文化[],但在全国市场中这些文化品牌的传播能力有限,知名度低。因此,我们还要有开拓意识,积极整合、系统开发文化资源,注重图书的创意与研发,开拓文化市场占有份额,重视文化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市场价值,培养出版物深远的文化传播功能。比如可以通过名人效应,历史典故,重游汴京等行动引领人们走进中原,感悟中原文化;开发中原文化特色系列丛书,打造高低端类不同品味的图书:前者是对历史文化的探寻与挖掘,具有学术性的图书,后者是普及性的,面向老百姓,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图书;同时借助与其它媒体、公司合作以及借用广告等营销手段,加强推广。手段只是工具性的,重在变资源为图书,变文化产品为文化品牌,打造有内涵和特色的文化产品,使河南图书走出去,不断丰富和完善河南文化产业链,助力中原文化的崛起。

    第三,注重传播创新。传播方式的创新是出版业发展的助推力。首先,应加强图书出版与媒体的合作。媒体是图书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比如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品三国》,在2013年写作成为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该书是从全球视野解读中华文明的经典著作,通过电视媒体大大提升读者对它的认知度。其次,河南出版业应向“互联网+出版”思维转型。这是加快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关键。根据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79.6%,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平板电脑)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0%。[]在数字阅读和移动阅读量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传统出版业深受网络及数字媒体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出版业出版形式、读者阅读方式、营销手段上的更新。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传统出版业逐步向数字出版转型与融合。比如河南人民出版社在今年6月1日开通微信公众号,开辟新的阅读方式和营销方式,在线介绍新书、阅读书目、书评等,与线下相结合,这是河南传统出版社积极向数字化出版迈开的重要一步。在互联网的浪潮中,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应与时俱进。一要培养互联网思维,比如用户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等,加大对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在出版领域的研发应用;二要依托高新技术促进出版业深入发展,不断创新传播新形式,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促进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其他产业融合,实现全形态出版产品供应链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要加强中原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建设中原文献和文化资源数据库、中原民俗文化的整理出版及数字图书馆等,进行数字化保存和数字化传播。我们要加快推进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用“互联网+出版”思维引领河南出版业的发展。

    第四,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出版产业发展的根本。相对于传统出版业,现代年轻人更愿意加入充满挑战和诱惑的互联网队伍中寻求发展机遇。面对人才老龄化和人才流失的严峻形势,河南出版业要注重人才建设和培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引进更多高素质年轻人才。要以充满挑战和激情的岗位吸引年轻人才,并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二是培养出版名家、大家。重点是要培养河南本土的出版家,维护好我们本地的作者资源。出版是一种文化,不仅要有技能,更重要的要有眼光和眼界,如张元济、陆费逵。用本土作家写本地发生的故事,可以对中原文化和中原精神进行正确深入解读,更好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三是支持出版企业与高等院校联合,比如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培养专业出版人才,加强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以及科技应用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定向培养,提供实习交流平台,为自己吸纳人才,培养后备军。河南出版业要注重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培养,不仅懂编辑业务,还得懂策划、管理、传播、市场、营销,不断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为出版产业的发展准备好后备军资源。

    总之,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培育河南出版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紧迫性。运用新思维,使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转型。在形势下我们要以文化为内在驱动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促进河南出版产业动能的新旧转换,转型发展,充分占据时代的制高点。

 

 

作者:汪振军,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与新闻传播。穆毅 ,女,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450001
建议1920×10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