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社区

 

 

 

家风三问

——专访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汪振军教授

《人生与伴侣》杂志社  陈勇 胡镜

 

中央电视台在2014年春节期间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特别报道,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形成强烈而持续的反响和思想共鸣,被誉为是“彰显传统家风的时代之问,传递社会正能量的精品力作”。整个春节期间,“说家风”成为街头巷尾聊天谈论的热门话题,“晒家风”也成为全民热衷的时尚活动。而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好家风、好家训”的主题活动也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涌现出了一大批传承优秀家风的模范人物,他们温暖着社会的人心,传递着社会正能量。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河南省妇女联合会联合《人生与伴侣》杂志社也开展了“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主题活动,其目的是构建和谐家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家风是什么?如何形成好的家风?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采访了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汪振军教授,汪振军教授是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河南省特聘教授、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等等。面对“家风是什么?”这个问题,汪振军教授侃侃而谈,眉宇神态间皆是对社会的关切之情。汪教授对家风、家训的理解鞭辟入里,对家风、家训的解读也是入木三分。他说“家风之问”,是“文化之问”,“社会之问”,“人生之问”。

 

  • 文化之问

 

现代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这样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所说的“这土地”指的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是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也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唯一文化没有中断的国家,五千年文明史,无论是繁荣昌盛的辉煌时刻,还是濒临国破家亡的危难时间,中华民族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其中当然有很多原因,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厚重而灿烂。在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家风、家训的传承。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形成的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者家族的生活态度、处事方式等。好的家风是历经若干年,若干代的不懈努力而形成的优秀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将家风凝炼成文字,则是家训。所以,我们对家风之问,实际上是对一个家庭的精神寻根。

汪振军教授说,中国传统家风和家训,体现的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家庭长期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和熏陶,已经积淀传承为一种自觉的文化行为和精神理念。比如对国家要忠,讲的就是爱国。对父母要孝,讲的就是子女对于父母的责任和担当。传统文化的一些思想理念是农业社会小农经济的产物,随着时代发展,有的已经过时,但还有很多东西很有价值,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比如,孔子家训:“诗礼传家”,司马光家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朱子家训:“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颜氏家训:“积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庞氏家训:“观人家起卧之早晚,而知其兴衰。”等等。这些家训都是在日常生活细节、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处事方法上体现了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导向。使每一个人成为朴素、节俭、诚实、勤劳、有文化、懂礼仪的人。今天,当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时候,我们畅谈家风,不仅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的精华,而且也是向世界宣传我们中国的精神价值。

现代人的家风虽然与古代有一定差异,但其精神内核与传统家训也有许多一致的地方。比如,“不啃老,不坑爹”讲得是自立自强;“做人要实在一些,朴实一些,厚道一些”是说为人处世要诚实和守信;“吃亏是福”讲的是做人要甘于付出与奉献,不能斤斤计较等。这些家风、家训也是“温良恭俭让”的体现,它也是指导现代人行为处事的准则。家风、家训从传统到现代,处处体现着文明的传承,体现着时代的特征。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之基,是中国文化之魂。传承好家训,正是延续中华民族文明的血脉;建设好家风,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

  • 社会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家风建设的时候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为我们揭示了“家风之问”中的“社会之问”: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来自一个家庭,家风、家训的传承以家庭为载体,我们在家庭中学到了什么,在社会中就会表现出什么。一个社会风气的好坏,正是由组成它的千千万万个家庭决定的,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为了让我们更明白“家风之问”也是“社会之问”,汪振军教授举例说,在学校里有两个小孩打架,被叫家长后,一个家长说:“你怎么那么笨呢,就这样让别人欺负你。”另一个家长说:“你怎么能和同学打架呢,同学之间应该互帮互助,友爱团结啊。”这两个家长不同的教育方式,培育出来的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不一样的。那么,等他们长大后,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不言而喻的。家有孝顺之子,外有爱国之行。家有勤俭之风,外有敬业之举。家有谦抑之尚,外有诚信之誉。家有仁爱之长,外有友善之风。这也就是“家风”有时候也被成为“门风”的原因之一。而“家风之问”中的“社会之问”,就是说明家庭对这个社会发展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接受教育时间最长的老师,社会的和谐需要以每一个家庭的和谐为基础。

“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父之爱子,教以义方”,“从来严教出俊杰,自古娇惯出纨绔”,自古以来我们就对家庭建设很重视,对培育孩子很重视。这个培育,不单单是教会他存身立世的技能,更是教诲他做人的原则。家庭是个小社会,社会是个大家庭,它们相互影响,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会安。汪振军教授说:“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和谐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可以传播社会正能量,也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要求。”

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依赖一个国家千千万万个普通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辛勤的劳动。几千年来,中国一直都是以家族和家庭为核心,家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虽然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中涌现出了很多新鲜的事物,我们传统中的一些观念正在被改变,但是家风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道德规范却在时刻提醒着我们,它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是不可逾越的道德规范。不管社会怎样发展,牢记家风,便可守住底线,守住我们心中的最后一点良知。那么,社会上所出现的“扶不起”、“毒大米”等不良现象便可以不攻而败,而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和“中国梦”等美好畅想就会到来。

 

三、人生之问

 

小时候,我们都会被家里的长辈问这样一个问题;“长大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我们的回答通常都是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等等,然后父母就会朝着我们答案所设定的目标去培养我们。可能长大后我们所从事的行业和当初的愿望完全不同,但是“长大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已不可辩驳的成为我们遇到的第一个人生之问。

再长大点,我们会读一些诗句,比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些诗句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我们赞叹诗人对生死的大无畏态度,也欣赏他们身上至真至纯的赤子情怀。他们的人生无疑是精彩的,也是值得子孙后辈学习的。他们的对待人生的态度,反映出他们的道德情怀,也让他们的人格闪耀着夺目的光芒。这个时候我们会重新思考,我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耕读展家风。当我们走在街上的时候,总会被一些人吸引,我们会说:“这个人很有气质啊!”那么,气质从哪里来?汪振军教授说,气质正是从家庭中熏陶而来,一个人的高雅与粗俗、文明与野蛮、沉静与骚动都是家庭文化氛围影响的结果。古人云,入兰室者,自然闻其香。入鱼肆者,自然闻其臭。家风是人成长的基因。家风里有做人规则,处世态度,人生信条,生命情怀,好的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样,好的家风熏陶出来的人,也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好的家风提升人格品质,凝聚民族力量,提高文明程度,推动社会进步。好的家风影响人的一生,而且终生不可改。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就是如此。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为知识分子设定的人生之路,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必由之路。其中第一点就是要求“修身”,“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风,这也是君子气质得来的所在。“家风之问”中的“人生之问”,就是说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但是答案的根源就在最初接受的家庭教育中。

回答好“家风是什么”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去践行“建设好家风”这个实际问题。汪振军教授的“家风之问”是“文化之问、社会之问、人生之问”的回答恰为我们提供了方向。传承好家风,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建设好家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人的不懈努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则需要每个家庭的夯实自己的文化根基。

 

(陈勇  胡境  为《人生与伴侣》杂志社记者)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450001
建议1920×10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