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 2025-07-16

附件1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Training Program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专业代码:050103)

一、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采用德行、专业素养和博雅通识并重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宽厚知识、全面能力,能够引领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培养具有能胜任需要双语人才的各项涉外工作,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具有熟练的汉语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能力以及能够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和国际化专门人才。专业学生4年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品格高尚、综合素质过硬,具备敏锐的批判思维,拥有自觉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目标2:扎实掌握汉语国际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能够具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养。

培养目标3:具备敏锐的批判思维,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

培养目标4: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了解我国关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外交能力。

培养目标5:能胜任需要双语人才的各项涉外工作,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宣传、管理、创作、文秘等工作的复合创新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行双语教学,要求毕业生具有熟练运用外语和母语(普通话)进行交流的能力,并具备较为全面的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同时,该专业学生还应该掌握较为广泛的中外文化、历史知识等,具有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有以下具体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思想品德培养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毕业要求2:专业理论知识

系统掌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求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相关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的相关知识。

毕业要求3:专业技能培养

了解我国关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外交能力,掌握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加强实践训练,能进行课堂教学。

毕业要求4:英语能力要求

注重外语的学习培养,要求英语水平达到公共外语六级以上,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毕业要求5:第二外语的学习培养

熟练掌握一门至两门除英语之外的第二外语。

毕业要求6:普通话能力培养

汉语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

毕业要求7:应用文能力培养

具有一定的应用文写作、创意写作等方面的语言文字能力。

毕业要求8:计算机和文献检索能力培养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相关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毕业要求9:学术能力要求

具有撰写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谨守学术规范。

毕业要求10:体质和心理素质培养

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四、专业主干课程

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史、写作。

五、学制、修业年限、(分流学期)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制四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前三学期按照中国语言文学大类培养,第四学期开始专业分流,符合郑州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155学分(其中通识课54学分,专业课67学分,个性化课程34学分),方准毕业。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七、学分、学时汇总表(黑体,小四号)

课程

通识

必修

课程

通识

课程群

专业

基础

课程

专业

核心

课程

个性化

课程

其中实践

学分/学时

备注

学期学分

学时


学分

15

2

——

6

5

——



学时

240

32

——

96

80

——



学分

8.5

3


8

5




学时

136

48


128

80




学分

6



4

8




学时

96



64

128




学分

6




7




学时

96




112




学分

3.5








学时

56








学分







4


学时







96


学分

2


8



32

2


学时

32


128



512

32


学分



——




20


学时



——




480


合计

学分

41

5

8

18

25

32

26

155

学时

656

80

128

288

400

512

608

2672

占总学分比例

26.45%

3.23%

5.16%

11.61%

16.13%

20.65%

16.77%

100.00%

占总学时比例

24.55%

2.99%

4.79%

10.78%

14.97%

19.16%

22.75%

100.00%

注:1.理论课以16学时计1学分;实验课(含上机)24学时计1学分;集中进行的实习、综合设计等实践环节一般1周记1学分,分散进行的满24学时计1学分,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本专业特点可适当调整学分学时对应比例;体育课32学时计1学分。

2.“核心通识课程”共分为5类课程,由学校统一提供,学生任选。学生应在第2-7学期(五年制为第2-9学期)须修满8个学分。对应学分学时可统一合计在第7学期,

3.“个性化”课程如学生选修学期不定则对应学分学时统一合计在第7学期。

4.实践总学分包含综合实践26学分、课内实践合计8学分,共计34学分,占总学分比例22%

九、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及修习要求

(一)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要求修满54学分,占总学分比例35 %。课程设置详见下表。

课程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英文名)

学时

各学期计划学分

备注

理论授课

实验实践

1

2

3

4

5

6

7

8

标明所含劳动教育/国际教育学时

通识课程


39205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3

32

16



3







39102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An outline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3

32

16




3






39102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An outline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3

32

16





3





39102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3

32

16


3








392053

思想道德与法治(Ideology and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3

32

16

3









391015

形势与政策(Policy & Political Situation Analysis)

2

32




2



397005

“四史”教育专题(Special topics on the education of the“Four Histories”)

1

8

8


1








331002

国家安全教育(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1

8

8


1








97700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2

16

16

2









152013

人工智能与数字素养(General Knowled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Digital Literacy)

3

32

24

3









981001

军事理论(Military Theory)

1

16


1









985001

军事技能训练(Military skill training)

2


48

2









991101

创新创业基础(Fundamental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1

16


1









791001

生涯发展与职业认知(Career Exploration and Career Positioning)

0.5

8



0.5








791002

职业定位与技能提升(Career Positioning and Skill Enhancement)

0.5

8






0.5





491001

体育(I)(Physical Education(I))

1

32


1









491002

体育(II)(Physical Education(II))

1

32



1








491003

体育(III)(Physical Education(III))

1

32




1







491004

体育(IV)(Physical Education(IV))

1

32





1






371047

大学英语(I)(College English(I))

2

32

0

2








任选完成其中一种外语类课程修习

371070

大学英语(II)(College English(II))

2

32

0


2







371060

大学英语(III)(College English(III) )

2

32

0



2






371061

大学英语(IV)(College English(IV) )

2

32

0




2





371071

大学日语(I)(College Japanese(I))

2

32

0

2








371072

大学日语(II)(College Japanese(II))

2

32

0


2







371036

大学日语(III)(College Japanese(III))

2

32

0



2






371037

大学日语(IV)(College Japanese(IV))

2

32

0




2





371075

大学俄语(I)(College Russian(I))

2

32

0

2








371048

大学俄语(II)(College Russian)

2

32

0


2







371030

大学俄语(III)(College Russian(II))

2

32

0



2






371031

大学俄语(IV)(College Russian(IV))

2

32

0




2





371073

大学德语(I)(College German(I))

2

32

0

2








371074

大学德语(II)(College German(II))

2

32

0


2







371042

大学德语(III)(College German(III))

2

32

0



2






371045

大学德语(IV)(College German(IV))

2

32

0




2





核心通识课程

修习特殊要求见“注3”)


——

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

不少于8学分











至少选修其中4个模块,不少于8学分

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











哲学智慧与批判思维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











生命关怀与现代社会











分类通识

241015

Python 程序设计(Python )

3

32

24


3








381001

大学中国史(History ofChinain University)

2

32


2









注:1.通修通识课程为全校必修课程,不得自行删减,不同专业开设学期不同,自行补充完整。

2.集中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在“备注”栏标记“劳动教育课程”;分散开展的劳动教育的学时,在各门课程“备注”栏中标记“劳动教育XX学时”。

3.除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河南音乐学院外所有专业须在“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模块选修2学分课程,人文与社科类专业须在“科学探索与生命关怀”模块选修2学分课程。

(二)专业课程

要求修满专业课67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程18学分、专业核心课程49学分),占总学分比例43 %。设置详见下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英文名)

学时

各学期计划学分

备注

理论授课

实验实践

1

2

3

4

5

6

7

8

标明所含劳动教育/国际教育学时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



362062

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

1



1








含劳动教育2学时

363137

现代汉语(Ⅰ)(Modern Chinese)

3



3









363138

现代汉语(Ⅱ)(Modern ChineseⅡ))

2




2








363139

古代汉语(I)(Ancient Chinese)

3



3









363140

古代汉语(II)(Ancient Chinese)

2




2








362119

文学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3




3








362003

语言学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2





2







362090

写作(Writing)

2





2







专业核心

363135

世界文学史(Ⅰ)(The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I))

3





3







363129

世界文学史(Ⅱ)(The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II))

2






2






363130

中国古代文学(Ⅰ)(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3



3









363131

中国古代文学(Ⅱ)(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3




3








363132

中国古代文学(Ⅲ)(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3





3







363133

中国古代文学(Ⅳ)(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Ⅳ))

3






3






363141

中国现当代文学I(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

2



2









363142

中国现当代文学Ⅱ(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Ⅱ)

2




2








363143

中国现当代文学III(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II)

2





2







363144

中国现当代文学Ⅳ(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Ⅳ)

2






2






365010

毕业实习(Graduation Practice)

10










10


365003

毕业论文(Graduation Thesis)

10










10


365011

学年论文(Year Thesis)

4








4




注:专业课程模块中的课程均为必修课。

(三)个性化课程

学生须修满个性化课程34学分,占总学分比例22%。个性化课程分为专业进阶、跨学科发展、创新创业三类课程模块。完成模块课程修习仍未达到毕业总学分,可选修任意个性化课程冲抵个性化学分,不同路径或模块共享的课程只能算一次学分。

个性化课程学分可通过如下3种方式获得,即:

路径1:2个专业进阶模块+至少2学分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仅有选此路径具有申请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路径2:1个专业进阶模块 + 1个专业交叉模块 + 至少2学分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路径3:1个专业进阶模块 + 任意自选模块 + 至少2学分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须在进阶模块A或进阶模块B中任选其一修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须在进阶模块C或进阶模块D中任选其一修读。

1.专业进阶模块

本模块开设专业进阶课程(开设课程总学分数不少于修满学分数的1.5倍)共计 96学分,专业进阶模块详见下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英文名)

学时

各学期计划学分

备注


理论授课

实验实践

1

2

3

4

5

6

7

8

标明所含劳动教育/国际教育学时


进阶模块A(经典研读与古典文献)

进阶限选课程

364160

文学文献学概要(Outline of Literary Documents)

2

32








2




364169

古代文学名著研读(Study on the Famous Works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2

32







2





364200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读(Study of Classic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2

32






2






进阶任选课程

(须修满 10学分)

364193

中国现代学术名著导读(Introduction to Modern Chinese Academic Classics)

2

32






2






364201

民间文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Folk Literature)

2

32







2





363121

通俗文学研究(Study on Popular Literature)

2

32








2




363120

文选学与文学传统(the Literature Selections and the Literary Tradition)

2

32








2




364194

西方文论史经典导读(Introduction to Classic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2

32







2





363022

中国文化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

2

32






2






364123

现代乡土小说研究

2

32








2




364162

中国当代小说经典研究

2

32






2






364197

唐宋诗词研究(Research on Tang and Song Poetry)

2

32







2





模块须修满学分数

16

开设课程总学分数

24


进阶模块B(文学专题)

进阶限选课程

361012

中国古代文论(Literary Theories in Ancient China)

2

32








2




364026

文学批评学(Literature Criticism)

2

32






2






363009

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

2

32






2






进阶任选课程

(须修满 10学分)

364195

面向论文写作的叙事学教程(Narratology Courses for Academic Writing)

2

32






2






363008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Literature of Western World in the 20th Century)

2

32







2





364119

当代大众文化导论(Introduction To Popular Culture)

2

32






2






364057

女性文学经典导读(A guide to the Classics of Female Literature)

2

32







2





364083

中国当代小说的影视改编(Film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novels)

2

32







2





364130

美学基本原理(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esthetics)

2

32






2






364107

中国文学经典作品选讲(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2

32








2




363118

诗词研究与写作实践(study and Practice about Classical Poems)

2

32







2





364159

西方戏剧研究(Study of Western Drama)

2

32






2






模块须修满学分数

16

开设课程总学分数

24


进阶模块C(语言研究)

进阶限选课程

363056

语用学(pragmatics)

2

32








2




363054

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

2

32







2





363071

方言学(Chinese Dialect)

2

32






2






进阶任选课程

(须修满 10学分

363116

汉语词汇学(Chinese Lexicology)

2

32






2






364120

汉字语用学(Chinese character pragmatics)

2

32







2





364037

语言问题专题研究(Monographic StudyofLanguage)

2

32






2






364012

普通话口语艺术(Art of Spoken Putonghua)

2

32








2




363070

修辞学(Rhetoric)

2

32








2




363001

文字学(Ideography)

2

32







2





363061

西方语言学(Western Linguistics)

2

32








2




363036

汉语语言学史(History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

32







2





364011

汉语语料学分析与研究(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Corpus)

2

32







2





模块须修满学分数

16

开设课程总学分数

24


进阶模块D(汉语教学

进阶限选课程

363053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2

32







2





364046

对外教学案例(Case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2

32






2






362025

英语综合(Integreted English)

2

32








2




进阶任选课程

(须修满 10学分)

363097

跨文化交际概论(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

32







2





364121

西方文化史(The history of the western culture)

2

32








2




363010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2

32








2




364147

国别与地域文化(Country and Regional Culture)

2

32






2






362023

第二外语(I)(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I))

2

32






2





362110

第二外语(II)(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II))

2

32







2




364218

汉字与文化(Chinese Characters and Culture)

2

32








2



364196

语言教学论著选读(Selected Readings in Language Teaching)

2

32






2





364202

中原传统文化国际中文传播(International Chinese Communication of Central Plains Traditional Culture)

2

32








2



模块须修满学分数

16

开设课程总学分数

24


2.跨学科模块

学生可选择修读其他专业开设或本专业联合其他专业开设的专业交叉模块课程,作为个性化课程学分。课程模块以教务部每年发布内容为准。

3.创新创业模块

学生可选择创新创业模块课程,作为个性化课程学分,所有个性化修习路径须修习创新创业类课程至少2学分。课程模块以教务部每年发布内容为准。

暑期小学期

各专业应结合自身特色,利用暑期小学期自主开展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社会调查、科研训练、暑期学校、创新创业训练等实践教学活动,以及体现科学前沿、知识交叉的学术讲座等。各专业须制定明确详细的暑期小学期教学计划,详见下表。

其他活动类别/课程类别

其他活动编号/课程编号


教学活动名称

/课程名称


学时

各学期计划学分

备注

理论授课

实验实践

2学期末

4学期末

6学期末

8学

期末

标明所含劳动教育/国际教育学时

其他活动

36s001

课堂讲座1

1

24


1





其他活动

36s002

社会实践1

1


24

1





其他活动

36s001

课堂讲座2

1

24



1




其他活动

36s002

社会实践2

1


24


1




其他活动

36s001

课堂讲座3

1

24




1



其他活动

36s002

社会实践3

1


24



1



暑期小学期教学活动分为课程教学和其他活动两大类,如为课程教学则按照课程相关信息填写(可与教学计划中课程重复),如为其他活动类,活动编号为6位,规则为:“2位院系代码+s+3位流水号”,如无学分则填“0”,样例如上

十、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实现关系矩阵图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采用德行、专业素养和博雅通识并重的教育模式,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了解我国关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外交能力,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品格优良,综合素质过硬,适应能力强,并富于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以及能胜任需要双语人才的各项涉外工作,能够在文化宣传、管理、教学、研究、文秘、创作等有关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也能顺利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培养目标5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毕业要求9:



毕业要求10:



十一、其他

辅修、双学位等人才培养项目培养方案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上一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条:郑州大学文学院劳务派遣人员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