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愉快的学习 巨大的收获

发布时间: 2010-10-21

——20109月中央党校学习心得体会

 

因为要思考学科发展方向和自己科研选题问题,早就渴望专门学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了。得到这次中央党校学习的机会,非常高兴。

8 30 晚坐k180次列车从郑州进京,31日早晨730分到中央党校。门岗查验通知书后放行,感到党校的管理真严格。原以为要等到上班后才会有人接待,哪知道还没有进一号楼大门就有老师迎出来询问并帮忙提箱子,又指引迅速办理了各项手续,热情得让人感动。

住的房间在三楼上,约20平米,带卫生间,木地板,配置有一床、一桌、一衣柜、一书柜、一电视、一电脑、两沙发,超过预期,非常满意。

从窗口望出去,校园环境实在太好,刚收拾好房间就开始转校园。校园呈正方形,南北与东西各长 1 千米 ,面积约1平方公里。最好的景致在校园西侧。西北角有掠燕湖,古木绕湖,亭台点缀其间。湖水连着一条贯通校园南北的水渠,有如一条卧龙蜿蜒其间;水渠两边多植竹木,渠上架起的数座小桥掩映在竹林间;紧挨着湖西有一座小山,沿着山顶和山东山西,有三条方砖铺砌的小道,小道边多藏怪石,时有名花,数株果树枝条已被果实压弯,伸手攀引,清香满手。

饮食采用自助餐,每顿有不下十个热炒菜,有米饭、面条、饺子、稀饭、面包、馒头、包子等主食,有牛奶、豆浆、可乐等饮料,有西红柿、西瓜、苹果、梨等水果。我开始担心,害怕会长胖,忧虑回家后无法适应妻子朴素的烹饪了。

上课听讲是主要学习内容35期、36期共234名学员集中在大礼堂西华厅上课。第一课是习近平校长讲的,讲三观九观,详细内容记不清了,见到大领导的幸福感至今还弥漫在心间。因为见过了习校长,对于其他上课的部长们基本有了免疫力,能够注意到他们上课的形式与内容。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李卫红副部长、中组部王秦丰副部长、中宣部雒树刚副部长、中国社科院王伟光副院长、发改委彭森副主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胡康生主任委员、中央党史研究史李忠杰副主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郑新立副主任、中央外事办裘援平副主任、中联部王家瑞部长都掌握了丰富的资料,在他的领域内都是当之无愧的专家。都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体验将理论展开。其中,李忠杰主任、雒树刚部长等的理论思考很有深度。讲课的共同特点是条理清晰,干净利落,不啰嗦,不哗众取宠,好些部长还制作了PPT文件,如彭森、郑新立主任讲经济,将大量的数据用图表显示出来,简洁清晰明了。我们的部长都不简单,他们都是干实事的人,是有本领的人。

分组讨论是学习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我们35期第5组有23人,其中20人来自高校,是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授。教师以说话为职业,能说,会说,凑在一起是找不到冷场的。每次讨论大家争相发言,散会后还意犹未尽,要继续探究一番。在听完部长们的讲话后,每个老师都结合自己学校、自己教研的情况来讨论,把对理论的领会与国家全局、学校当前的发展结合起来,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是与时俱进的,是以教学为本的,每次参加都受益匪浅。讨论安排了记录,有纪要,有简报,是学习生活的珍贵记忆。

参观考察是第三项学习内容。安排了上海、井冈山、延安、汶川四个地方,我选择到上海去。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代表着城市文化的发展方向。上海正举行的世博会又是以适合人居住的城市为主题的,这是我最关心的话题。16日晚出发,17日中午到上海浦东干部学院,下车吃饭,饭后直接用车拉到中国银联上海总部参观,时间安排非常紧凑。通过听讲和观看,对当代金融发展面貌有了直接感受。18日参观潍坊街道,看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时俱进的新情况,支部建在楼里保障了社区和谐发展。1920日在江阴,江阴党校安排参观天华广场幸福江阴成就展、华西村、新桥镇阳光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育苗基地、海澜集团等,对于城乡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有了具体认识。21日参观临港工业园区,流水线的人性化设计和高科技的投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23日参观世博会,人太多,达到61万多。太累,光在排队,没有享受到本该有的悠闲和娱乐。由此想到,控制人口对于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来说特别重要。24日参观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理念好,但创意不足,产业化不够。25日上午讨论,大家把在党校学习的理论和在上海实地参观的印象结合起来,对于中国所处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前景做了探讨。我提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十七大的以人为本,这是中国建设理论的一个巨大发展。三十年的经济建设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拓宽我们的发展路径,提高我们的发展水平,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快精神文明的建设。长三角地区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列,上海建设新型城市社区、新型工业园区、新型创意产业集群及江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这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有力武器。我们今天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转型的重大时刻,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处理好贫富之间、城乡之间、不同产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是当代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研究这些社会关系,要提出解决这些社会矛盾的办法,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学校中要加强价值观引导,要大力宣传创造性劳动最光荣。理论上我们要肯定工人阶级是组织起来的、掌握了最新科学技术的、从事创造性劳动的阶级,从事创造性劳动是工人阶级最突出的特征。中原地区处于国家的交通枢纽、粮食基地、文化核心地带,要学习长三角的建设经验,以建设中原城市群为抓手,利用城市建设提供就业机会,吸纳众多人口;利用城市空间改造传统乡村人际关系;利用城市文化改造农民的小生产者思想。

25日晚上坐车回北京,28日回郑州。离开中央党校,一方面充满留恋,舍不得离开漂亮的校园、亲切的老师、睿智的同学、充实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想马上离开,回到正盼着自己的亲人、同事、同学中间,把自己在党校学习的新东西带回去,讲给他们听,带着他们干,把新的理论贯彻到自己的实践当中去。噫!这种矛盾的心态所表现的,不正是真实的生活、美丽的生活、有情有义并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生活吗?我喜欢。

上一条:试论当代文艺理论的危机
下一条:谈业务研究类文稿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