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发布时间: 2023-06-13
2023年6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刁晏斌教授应邀莅临郑州大学文学院,为文学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百年汉语发展及其研究回顾与前瞻》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郑州大学文学院司罗红教授主持,文学院部分教师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讲座伊始,刁教授回顾了百年汉语的发展,将百年汉语分为普通话、港澳台国语及全球国语三条线索,梳理了百年来三条线索在不同社区不同发展条件下的变迁。刁教授分别从两个关键词描述三条线索。普通话的发展关键词是:分化与变迁;台港澳国语的发展关键词是维持和变化;海外华语的发展关键词是继承和变异。
随后,刁教授就未来汉语史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可以研究的方向和领域。
首先是欧化研究。刁教授在全面梳理与深刻反思百年欧化研究的历程与成果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汉语欧化史”“欧化文言”“华语欧化”几个发展方向,明确了今后应当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其次是清末民初语言研究。刁教授认为,清代末年到民国初年是汉语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一段,以前人们对此缺少应有的关注,因此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也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对清末民初语言进行研究,对弄清现代汉语“从哪里来”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是“新汉语史”研究,汉语史研究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刁教授反思在时间范围、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的缺陷,提出“复线多头”模式的五史并存的“新汉语史”,指出新汉语史的提出是为了满足现代汉语史研究的需要,汉语史在研究对象的确定上应面对语料实际,它的顶层设计与内容安排应具有世界眼光。
最后,刁教授提到未来汉语要继续深入进行现代汉语的方言发展研究。
在本次讲座中,刁晏斌教授以生动简单的例子为大家回顾了百年汉语的发展历程,以丰富的学术经验为大家做未来汉语发展方向的展望,扩展了大家的学术视野。讲座的最后,与会师生踊跃提问,刁教授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和讨论,本次讲座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