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发布时间: 2023-12-20
12月14日下午3点,文学院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在学院202报告厅举行。会议由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罗家湘主持,并特别邀请郑州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和俊民做现场报告,甘剑锋书记做了重要发言,文学院教师参加会议。
首先,和俊民副处长对我校目前的科研状况及科研任务进行了简单介绍,指出横向项目也是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处长从横向课题的特点与优势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讲解。他强调,相较于纵向课题,横向课题在项目立项、研究过程、经费使用以及结项要求等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此外,和处长还从横向项目认定和经费使用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横向课题研究的优势,建议老师们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培养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的意识,同时认真研读学校有关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方面文件,充分发挥横向课题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的作用。
随后,和处长与文学院参会老师进行了互动,详细解答了老师们所提出的横向科研相关问题。罗家湘副院长感谢学校社科处对我院科研工作的支持和关怀,并再次强调横向研究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的重要性,希望学院老师们学会跨领域思考,共同助力文学院横向科研发展。
接着,今年成功获批国家基金项目的两位老师分享了她们的申报经验。
朱一帆老师将本次成功申报经验总结为一句话,即“有组织的科研,做党和国家政策的阐释者”。朱老师主要在题目选择、前期基础以及后期修改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一是选题方面,要基于自身研究,紧扣《课题指南》,培养跨学科意识,思考新旧融合、古今融合、贯彻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二是前期准备过程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新政策;关注自己所在领域的权威期刊,实现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统一;重视课题前期积累的基础,要有一定集中性、针对性,不能太过分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总结并学习其他申报者的申报经验。三是后期修改过程中,要多与专家以及本学院老师交流,吸取大家宝贵的意见,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霍东晓老师则围绕自身选题、前期积累、修改打磨和治学心态四个方面进行分享。首先,选题与《指南》“中国文学”吻合,是幸运,也是契机。其次,十年冷板凳,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心得和成果;且发表论文与选题关联度高,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打下较好的基础。再次,强调“好本子是改出来的”。宏观层面如框架思路,要充分吸收文学院各位老师从各个角度提出的宝贵意见,不断拓展研究思路;微观层面如细节格式,修改时不妨追求“完美主义”,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写完后可以请同事帮忙把关,不放过任何内容或格式上的瑕疵。最后,霍老师认为,在申报过程中既要保持平常心,不妄自菲薄,不气馁,又要持之以恒,在自己的领域里深耕细作,静待花开。
罗院长对两位老师的汇报进行总结,表达了他对我院教师下一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高度期待,并指出目前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发展情况较好,学校对文科的支持在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希望各位老师积极参与项目申报,促进文学院科研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甘剑锋书记也就此次会议进行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教研之路漫长,是个可持续的过程,期望我院教师内外兼修、持之以恒,勇于冲刺国家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最后希望文学院教师们能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相互协助,积极申报更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上一条:浙江大学贾海生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开展学术讲座
下一条:讲座信息丨曹旭教授:怎样阅读一本书,以《诗品》《文心雕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