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发布时间: 2023-12-20
2023年12月2日下午,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岳淑珍在文学院203会议室举行《沈际飞<草堂诗余四集>编纂考论》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执行院长罗家湘教授主持,王保国、赵俊玲、梁帅、高小慧等多位老师出席,现场5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本科生一同聆听讲座。
岳淑珍老师首先介绍了沈际飞及其《草堂诗余四集》的概况,指出沈际飞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评论家和编辑家,他编纂的《草堂诗余四集》是明代“草堂”系列中的一种,其选词范围与审美趋向均有超逸于明代其它《草堂诗余》之处,反映出沈际飞不同流俗的词学观念与兼容并蓄的审美趣味。此外,沈际飞的词学评点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既有艺术鉴赏,也有词体辨析,融合前人观点而不乏自己的独特见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明代词学评点的发展。
接着,岳老师从文献学、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的角度,对《草堂诗余四集》的编纂背景、编纂体例、编纂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论。她认为,《草堂诗余四集》的编纂是良心书商与专业词曲家成功合作的结果;《草堂诗余四集》编纂过程中,专业精湛、观念相同的校勘团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草堂诗余四集》有着明确的编纂意图,即有意突破宋刊《草堂诗余》对明代词学的影响,通过词选的编纂向人们展现《草堂诗余》之外更多的词学风景,从而体现编者的词学观念。最后,岳老师总结指出,一部高质量的词总集是编选者、评点者、校勘者、出版者等多方努力的结果,正因为如此,《草堂诗余四集》对明代词学及之后词选的编纂产生了很大影响。词选的编纂是如此,其它文学总集的编纂也是如此,编选者对于总集的质量固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一部成功的文学总集,也离不开的其它条件的配合,对总集编纂的研究,需要有更加开阔的学术视野。
在讲座最后,岳老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就《草堂诗余四集》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未来研究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她鼓励同学们深入挖掘文献资料,注重文献的考证和辨析,善于发现每部文献的独特之处。岳老师的讲座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沈际飞及其《草堂诗余四集》的相关知识,也激发了同学们对明代文学和文献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讲座中岳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敏锐的学术眼光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罗家湘教授总结指出,岳淑珍教授的讲座对沈际飞《草堂诗余四集》进行了深入的考论,总结了《草堂诗余四集》之所以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的原因,也为今天的总集编纂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照。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深入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最后,罗家湘教授再次对岳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鼓励同学们继续关注中国古代文学和文献学的研究,为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