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一些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原因有不同说法,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新闻媒体起了重要作用。
苏联解体后,一些新独立的国家非常重视所谓“新闻自由”,不仅制定了禁止出版检查的法律条文,而且对新闻媒体管理由原来的批准制改为登记制,私营媒体获得巨大发展空间,尤其是为西方国家投资和支持的新闻媒体扩张提供了条件。例如,美国政府曾公开宣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多个“民主资讯中心”,以协助当地发展所谓“独立媒体”。这些媒体一方面鼓吹西方民主自由,另一方面热衷于制造和传播本国领导人和执政当局的各种负面新闻,并对经过精心包装的反对派的政策主张进行大力宣传,提升其在民众尤其是年轻人中的影响力。
同时,这些国家的新闻媒体深受西方国家的影响。美国的一些非政府组织进入这些国家,并经常组织所在国媒体人员到美国参观考察,还提供大量经费。这样,就培养出一批亲西方的媒体,它们在关键时刻积极为西方国家的观点主张提供传播平台。例如,当时在吉尔吉斯斯坦议会选举期间,美国支持的阿扎特克电台大力宣传反对派和西方的观点,为政权更迭制造舆论。与西方国家丰裕资金支持的新闻媒体相比,这些国家的官方媒体财政困难,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设备等都处于劣势,在民众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弱,逐渐被边缘化。一旦国家政权发生重大危机,这些媒体很难发出有效的正面声音,丧失了舆论主导权和话语权。
总体上看,“颜色革命”发生发展遵循着以下过程:先是执政党或亲政府党派在总统或议会选举中取得优势,但在西方势力支持下,反对派或在选举中暂时联合起来的反对派联盟拒不承认选举结果,并将选举失利归咎于政府在选举中舞弊。随后,反对派利用社会转型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矛盾,紧紧抓住广大民众对国家发展现状不满和对西方发展模式向往的心态,在媒体大肆渲染下,借机进行煽动,组织群众示威游行,要求当局重新选举或下台。一旦政府在国内外巨大舆论压力下妥协,反对派便名正言顺地实现政权更迭。
可见,新闻媒体在“颜色革命”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是导向作用。在“颜色革命”中,这些国家的主流媒体基本上丧失了引导能力,人们很难听到来自政府的权威声音,造成民众思想混乱和无所适从,甚至只能听从亲西方媒体的引导。二是渗透作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大量援助这些国家的所谓“独立媒体”,成功实现了西方资本对这些国家媒体的渗透。这些新闻媒体在西方的操纵下,利用各种方式丑化执政当局,煽动民众的不满情绪。三是传播作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在互联网媒体上迅速发酵。例如,在2009年4月摩尔多瓦的未遂“颜色革命”中,参与者大量使用新兴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和政治动员。
回顾新闻媒体在一些国家“颜色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我国新闻媒体的职责和使命。首先,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始终把党对新闻媒体的领导放在首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关键时刻敢于发声亮剑,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其次,坚决抵制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建立健全既符合我国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需要、又有利于发挥市场作用的新闻媒体管理体系。最后,高度重视新媒体作用。当前,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在这种形势下,要加快媒体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牢牢掌握舆论传播的主导权,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稳定。
(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任勇)《 人民日报 》( 2016年05月20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