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大学教育学院!
心理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心理学 > 正文
朱艳丽
时间:2019年09月03日 18:05 点击数:

朱艳丽,女,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社会认知与社会行为、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

讲授课程: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生活英语听说

电子邮箱:zhuyl99@zzu.edu.cn

一、个人经历: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专业方向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访问学者。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学会注册督导师

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常务理事

河南省心理学会会员

心理情景剧指导师

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2013)

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2016)

南开大学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3)

代表性论文,第一作者

1.《物质主义对大学生整容手术态度的影响:身体监控和社交外表焦虑的双向中介作用》,载《心理科学》,2023年第4期,获2024年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The role of gender imbalance perceptions, risk preference, and age in the effect of mating motives on mating standard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Current Psychology,SSCIJCR一区,IF=4.297,2022年4期

3.整体思维方式和情绪调节在郑州市男性戒毒人员正念与复吸之间的作用,《医学与社会》,2021年12期

4.医患社会距离与病情陈述类型对医患信任的影响,《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0年6月

5.患者社会地位感知与对医信任:差别性的影响因素,《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18年6月

6.基于主题效价分析的医患关系影响因素探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1期

7.角色互动与人际信任对医患信任的影响—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17年12月

8.理想医生角色:医患双视角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心理技术与应用》,2017年6期

9.自传体叙事中的自我欺骗:个体的自我认同策略,《心理科学进展》,2016年12期

10.集群行为情绪表达机制的理论构架,《领导科学》,2014年11期

11.积极公民在政治发展中的价值意蕴,《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9期

12.自我控制与青少年犯罪,《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年6期

13.多元文化心理咨询与治疗:文化意识的关注,《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2014年5期

14.从显性操作到内隐拓展: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与思考,《教育探索》,2013年9期,获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15.躯体化:苦痛表达的文化习惯用语.《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3期

16.叙述方式、自我视角与自我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17.不同人称叙事对于自我发展的干预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6期

18.自我研究的叙事取向,《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2010年7期

19.心理咨询问题的三层面分类,《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11期

20.高校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年3期

21.中医药大学生人格类型及其归因和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1期

22.少年教养人员人格类型及其成就动机和应对方式,《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7期

23.少年劳教人员人格类型与自尊及成就动机相关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6期

、主持参与主要项目

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教育部重点项目:《重大突发事件中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的认知机制及引导策略研究》,编号:DIA230435,主持,在研。

2.《价值观认同视域下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促进机制研究》,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编号:2023BKS029,主持,在研。

3.《社会排斥视角下大学生攻击行为及干预策略研究》,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编号:2023YB0007,主持,结项。

4.《师生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表现及整治对策研究》,河南省教育系统廉政专题项目,编号:2023LZZD-23,主持,结项。

5.《“互联网+医疗”背景下医患沟通发展的社会心理机制》,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编号:2020BSH019,主持,结项。

6.《“互联网+医疗”下医患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改善策略研究》,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编号20A190003,主持,结项。

7.《医患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风险认知与行为决策》,河南省软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172400410613,主持,结项。

8.《婆媳冲突与调试的心理学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016ZD063,主持,结项。

9.《以自我控制能力训练为核心的犯罪青少年心理矫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编号2013QN107,主持,结项。

10.《医患信任关系建设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编号15JZD030,参与,结项。

11.《用于择偶适合度分析的婚姻三维度匹配模型及测评系统的编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3BSH57,第三参与人,结项。

12.《青少年犯罪成因与干预研究》,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12年,第三参与人,结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13.《兼济天下还是独善其身:突发事件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与引导策略探索》,第一教师指导学生获十六届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省级二等奖,2023年6月。

、主要著作

1.《医学心理学》(十二五规划教材),副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

2.《情绪表达、文化与心理健康》,专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参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

4.《西方心理学史》,参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年。

5.《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叙事转向》,参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6.《感悟幸福—身心和谐的科学》,参译,河南科技出版社,2009年。

上一条:卢张龙

下一条:王悦

邮编:450001
电话:0371-67739159
地址: 中国·河南·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