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大学教育学院!
团学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工团学 > 团学园地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之七】“爱心汇聚力量,真情共筑希望”——竹沟镇革命老区留守儿童情感心理调研总结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30日 来源:

(一)简介: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向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为更深入了解留守儿童情感心理问题,郑州大学教育系组织了一支由团委老师亲自带队,队员横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暑期实践小分队,于今年7月份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留守儿童心理情感问题调查。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郑州大学教育系的同学们以“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为切入点,对竹沟镇的留守儿童进行挨家挨户地走访调研,以问卷填写、面对面交流等形式,走访了数十个孩子。

(二)实践过程

一、高度重视,贯彻章程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下,在教育系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下,郑州大学教育系于6月19日进行了院系全体动员会,号召广大同学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落实“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要求。在系老师的指导下,经后期层层筛选组建了教育系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

教育系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先后多次召开内部成员全体会议,结合自身专业优势,针对社会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在老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进行了选题的最终确定。随后,对本次实践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分工。对于实践方案的制定,力求科学化、合理化、创新化、精确化,责任明确,分工到人。为使此次调研顺利开展,调研成果更具合理性,在教育系心理学专业许慧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的不懈努力下编制出一套思路明确、问题合理、信效度高的问卷。

二、扎根基层,服务儿童

本次实践,郑州大学教育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驻马店确山县竹沟镇,扎根基层,切实去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并严密规划,力求活动的科学性、大众性与创新性。并结合自身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特色与优势,通过问卷、访谈以及活动等多种方式,努力打造一套符合留守儿童的实践方案,切实为留守儿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并为社会的和谐添砖加瓦。

1.政校协助,如虎添翼

实践队于7月14日顶着烈日长途跋涉到达目的地,得到了确山县教体局魏局长与竹沟镇中心小学王校长的热情接待,两位领导长期工作居住于此,对实践地当地情况相当了解,同学们首先向他们了解了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与心理健康状况。随后,郑州大学教育系与竹沟镇中心小学举行了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建立了双方长期合作对口帮扶机制。竹沟镇政府与学校的帮助,为我们本次郑州大学教育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指导,出谋出力

本次实践活动,郑州大学教育系团委老师王晓颖与何季霖老师亲自带队,老师的到来,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实践活动信息与规划上的帮助,并且在与队员们一起生活,一起开会讨论,一起和留守儿童开展活动,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为整个活动的成功开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问卷调研,加强了解

实践队于实践前即编制了调研留守儿童情感、心理问题的问卷,为保障问卷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广泛借鉴了网上资源,并请教了院系心理学专业老师许慧老师,以提高问卷的信度与效度。问卷共分个人基本情况、自身需要以及情绪调节三大板块共49题,通过60份的针对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我们较为系统而全面的了解到竹沟镇有关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也反映出留守儿童所存在的诸如社交恐惧焦虑症、自卑、冷漠等一系列情感心理问题,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调研留守儿童问题打下了好的基础。

4.活动多样,受益匪浅

14日-15日,我们于竹沟镇中心小学开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大象鼻子”小游戏加深了孩子们与实践队的相互了解与熟悉度,解除了孩子心中的防备感与芥蒂感;素质拓展训练让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思维反应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手语表演与教学让孩子们对手语这种奇妙的语言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学习,孩子们对手语的热情让负责教导手语的同学大为感动;红色动画电影《闪闪的红星》放映不仅让生活在革命老区的留守儿童对那段“峥嵘岁月稠”的革命历史有了深刻的印象,且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让孩子们重燃起激情与活力,更加坚强和自信地面对苦难;诵读经典《少年中国说》让孩子们升起对梦想的渴求,提高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爱心家教让孩子们在暑期得到免费的辅导,解决了不少孩子们学习当中的困难。这些活动使孩子们增加了见闻,增长了知识。

5.走家访谈,感同身受

实践后期,实践队自筹资金购买了一些文具、水果等慰问品,以表其关切之情。看到留守儿童家庭的实际情况,比如身患脊柱弯曲的范梅素小朋友,父母离异跟随爷奶生活的王悦小朋友等,让队员们都感触良多,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却有着云泥之别,这不禁让队员们感到生活之不易。实践队当即表示要趁此机会好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珍惜人生的每一天,让每天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

郑州大学教育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秉承着“扎根基层,服务儿童”的宗旨,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以及团委老师的指导下,不懈努力落实好每项活动,促使了本次实践活动的圆满成功,在给留守儿童带来关爱与温暖的同时,也让每个实践团队成员在无私奉献勇于践行的春风中沐浴其里,愈展风华。

三、稳步推进,多方宣传

1.双微跟进,加强宣传  

在院系宣传方面,教育系双微同时运行推进活动宣传,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扩大暑期实践的影响力。微博宣传方面,每天及时跟进动态,发布最新消息,利用#郑在实践#和#镜头中的三下乡#等话题进行活动介绍。在保证每天至少3条微博的基础上,鼓励队员积极进行转发评论,扩大宣传范围。同时,结合#河南青年之声#话题,对于家庭状况特别困难、亟待帮助的留守儿童进行基本信息公布,向社会求援。在微信方面,利用教育系微信平台每天持续推送调研进程,将调研情况、调研图片等及时发布,同时鼓励队员在朋友圈进行积极转发,及时查漏补缺,保证调研活动高效开展。

2.外媒配合,扩大力度

在外媒宣传上,确山县电视台亲临竹沟镇,对教育系暑期实践团队进行了采访。队员们针对调研目的、调研进程以及目前发现的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行了解说。“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孩子甚至会走上犯罪道路,急需社会给予更大的关注度,并商榷出台相应的解决措施”,队员鞠法胜同学这样对记者说道。本次实践活动还受到了驻马店网、驻马店信息港、义博国闻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三)总结与展示

实践期间,实践队成员每天晚上九点十分都会准时进行会议总结,大家各自发表意见、交流思想,并对服务内容进行分阶段整理补充,对优势环节进行借鉴和发扬,对不足之处进行批评与检讨,并且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分工。

在社会实践结束后,大家及时分析数据,撰写社会实践总结、心得体会以及调查报告,在短短五天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全体实践队员收获甚多,在实践服务过程中大家懂得了如何运用理论结合实践,让专业知识也得到了提升。在工作中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使合作意识在队员心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每当我们打开电脑、电视,翻阅报刊、杂志,一段段文字,一幅幅画面,一个个数字,一声声呼喊,时时刻刻如惊涛骇浪般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全国有1.2亿农民去城市打工,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着城市,美化着城市,给城市的居住群体带来便利,带来服务,带来快乐,带来希望。但伴随着这一切,又一个令人牵肠挂肚甚至一筹莫展的严酷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两千多万留守儿童或隔代相守,或寄人篱下。

本次郑州大学教育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驻马店确山县竹沟镇调研留守儿童情感心理问题,在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入的思考:家庭问题累积成社会问题,继而影响到民族振兴与社会和谐发展。如果说留守儿童的心灵世界是没有情的沙漠,是缺少爱的荒原,那我们应该成为播撒爱心的使者,让充满亲情的火炬照亮孩子们阴暗孤寂的心房,让爱化成阳光雨露洒遍孩子们干涸的心田。

关爱留守儿童,我们一直在路上。留守儿童虽似离群孤雁,亦希望其在关爱之翼的庇护下,勇敢前行,茁壮成长。

邮编:450001
电话:0371-67739159
地址: 中国·河南·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