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故事
当前位置: 首 页 正文
孙雨萌
发布时间:2023-06-27 浏览:

个人简历:孙雨萌,中共党员,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生物信息一班社区权益委员。在校期间学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连续三年获得三好学生及国家励志奖学金。本科期间多门课程满绩,成绩优异,四年综合绩点排名第一,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清晰的知识框架。思想进步,深耕科研,勇于创新,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科学研究,并获得优异成绩。2022年9月,推免至复旦大学继续深造。

获奖经历:

国家励志奖学金(3次)

郑州大学三好学生(3次)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级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2022,科学探究类) 省级三等奖

郑州大学暑期大学生“三下乡”院系二等奖

第十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院系三等奖

大学经验:

初进大学,由于以前没有过住宿经历,再加上郑州与我家乡各方面有一定差异,我非常不适应大学的生活,那时候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的,看到别人加社团,我也加社团,记得那时候几乎晚上八点四十上完晚自习,还要在院系一楼或者二楼练大概一小时的舞,之后又要赶到风华园去讨论辩论队的辩题,等到能够回到宿舍,已经是将近十一点了。那时候的我每天都很疲惫,导致我在学习上有心无力,经常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所幸我一直以来是一个考试型人才,得助于我的记忆力,考前突击背书让我在第一学期绩点排名第二,当时的我沾沾自喜,认为学习嘛,不过如此。大一下学期,因为疫情,在家度过了一整个学期,离开了学校,离开了一起上下学的室友,没有人监督陪伴我一起学习,当时的我很快乐,快乐到有点得意忘形,从开始的八点上课订七点五十五的闹钟,到后来的早上的课几乎不上,下午的课想上才上,这一切都会在期末复习给我当头一棒,让我后悔莫及。当时学院安排八月份提前回学校考试,那个暑假我惶惶不安,我体会到快乐总是要用痛苦代偿的,我无法面对成绩的巨大落差,于是暑假期间我努力学习,想着只要不退步太多就行。然而,另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的成绩不退反进成为了第一名,这更让我自鸣得意。

大二上学期,我开始稍微了解保研的相关事宜后,想着以我的成绩肯定没问题,于是对任何竞赛漠不关心,直到大二下学期末才突然有了紧迫感,参与了一些竞赛项目,在抓紧竞赛的同时,绩点也不能往下掉,同时还发现很多学校对于保研生有英语六级的要求,因此一时间各种比赛以及学习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但是不论如何,我都要咬牙坚持,我知道后悔没有用,尽管时间不多,但我还有时间,一旦这么早就放弃了,最后能得到的只有更多的后悔。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在保研这件事上一定要尽早准备,保研是一场拉锯战,绩点、竞赛、英语等缺一不可,千万不要因为某一项成绩高就掉以轻心,想得到什么就必然要付出同等的努力、同等的代价,保研没有外表看起来的那么光鲜亮丽,这是我用自身经历得到的惨痛教训,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重蹈覆辙。

到了大三下学期,保研就正式拉开序幕了,这个阶段不仅要一遍遍打磨自己的简历、个人陈述等材料,还要给老师发邮件,记得最开始有个同济大学的老师回复邮件约我线上谈谈,但是我没能及时看到。之后北京大学的老师给我打电话、加微信,在面试之前和老师的谈话让我以为面试稳了,又加上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让我对面试掉以轻心,最终没能通过。这是我夏令营的第一场面试,原本我以为我只会有这一场面试,可现实却让我心灰意冷,不过好在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又重新振作起来,通过了后续复旦、上交等学校的面试。拿到心仪offer后,PTN项目北大方面的某个老师组织了一场个人课题组的面试,我又有了圆梦北大的机会,通过那场面试后,我去了北京,但因为无法适应那边高强度的工作以及工作氛围,于是放弃了这个机会,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在保研这件事上,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任何环节都要细心、认真把控,并且对于保研院校的环境、条件、导师等等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

寄语: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