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黑体,三号):杨泽霖,男,共青团员,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2班,学习成绩优异,专业基础扎实,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并融入实验室学习实验技能。课余时间乐于参加“社区垃圾分类”、“敬老院关爱老人”等志愿活动,曾获得过郑州大学“三好学生”、“社会服务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奖学金”等荣誉,现推免至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继续深造。
在我们奔赴山海的人生旅途中,若有朝阳相伴,便迎着朝阳奋斗,若太阳下山,便借月光相伴,踏踏实实地走,随歌且笑,等待下一场绚烂日出。
自得其乐
对于学习与生活,要学会自得其乐。学习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但我也能发现其中的美好与快乐。对于《高等数学》、《生物统计学》这类课程,我也曾感到头疼,一堂课下来积累了很多不懂的问题,但其实只要肯花些时间静下心来,认真分析,总能找到解题的小套路。每当攻克一个难题,我便为自己比别人多掌握一个知识点感到快乐;认真学习了一天,我为自己充实的一天而感到快乐。自己玩一天网络游戏似乎也是快乐的,但快乐过后想到之后的考试,心中难免会有些焦虑与负罪感,带着焦虑与压力注定难以发现生活中快乐。而且平时的多多积累,在考试周也不会手忙脚乱,不至于熬夜奋战,能够从容应对,我为考试答题时自己胸中有丘壑而感到快乐。当然,人生不只有学习,生活上做自己感到快乐事也可以消除学习的枯燥与疲惫。大一刚入学时,我便加入了学校的丹顶鹤志愿队,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为社区的孩子们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为敬老院老人打扫卫生,聆听老人一生中的故事,这些志愿活动让我体会到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快乐。
知足常乐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个人快乐与否,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是否知足。对于成绩与奖励荣誉,我选择知足常乐,我不会为自己设立难以达到的目标。对自己努力过的成绩,不论高低,我都会欣然接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不会为了追求最高的分数学习到深夜,也不会将课后作业精雕细琢,做到极致完美,自己问心无愧便好。同样,在生活上我也是知足常乐的。大学前三年一直在疫情的笼罩下,似乎大学生活失去了它原有的色彩,封校后虽然限制了我们的出行,不能外出游山玩水,但在宿舍与室友的欢笑也同样弥足珍贵,学校同样有美食、有美景、有朋友,有关心我们的父母老师,对于我来说快乐其实很简单,睡在自己的小床、吃喜欢的饭菜、玩喜欢的游戏.....
苦中作乐
面对困境与焦虑,我选择苦中作乐。到了大三下学期,明确了保研的目标后,接踵而至的是是否有保研名额与面试的压力,是对自己科研项目进展寥寥的焦虑,是面对自己竞赛短板的无奈,我发现我好像难以做到像以前那般自得其乐,也为自己的前路感到担心。在上课与实验的间隙需要准备个人简历、推荐信以及联系老师的邮件等各种材料,尽管那段时间很辛苦,但我也尽量发现生活中的快乐,以支持我向着目标不断迈进。正如王小波在《黄金时代》所写:“到潮退时我也安息,但潮兴时我要乘兴而舞。”面对不同的境遇,我们要欣然迎接潮起,也要坦然面对潮落。心怀洒脱,即使在不如意的生活中也能保持热忱,发现美好与快乐。老师给我的材料签字时鼓励的话语、与室友在操场挥洒汗水、欣赏夜景、与新认识的朋友漫步校园以及夏令营面试后与朋友夜游西湖的惬意给这段忙碌而焦虑的时光平添了些许快乐,也逐渐让我放下患得患失的焦虑心情,能够重拾信心面对困难,保持着这种乐观的心态,我顺利通过了接下来的几场面试,最终如愿进入浙江大学,为我的大学生活画下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