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科学谋划学院“十五五”发展蓝图,2025年7月20日至23日,郑州大学商学院组织全院教职工赴济源,开展为期四天的“愚公移山鉴初心 砥砺奋进新征程”党性教育学习暨“十五五”规划发展研讨培训班。
开班动员:凝聚共识明方向
7月20日下午,培训班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开班仪式上,商学院党委书记魏忠作动员讲话,传达了校党委书记李成伟近期对学院的指示精神及四届党委第一轮巡察反馈意见。他指出,此次培训是学院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谋划发展的重要举措。他提出四点要求:一是筑牢党性根基,通过学习愚公移山精神、重走朱德出太行小道等活动,将党性修养融入日常;二是凝聚发展共识,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关键问题集思广益,形成发展合力;三是提升履职能力,研习AI智能教育等前沿知识,转化为提升教学科研管理的具体举措;四是严守培训纪律,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组织无关活动。他强调,全体人员要带着李书记嘱托与学院责任,以培训为契机,化短板为突破点、变潜力为战斗力,共同奋进全国一流商学院建设目标。


专题教学:理论实践双赋能
7月20日至21日晚,多位专家教授围绕党性教育、教育改革、MBA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度分享。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部主任王志立教授作《愚公移山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报告,结合党史深入阐释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的内涵,强调当代教育工作者需传承“叩石垦壤”的实干品格,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精神动力。郑州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教学运行中心主任潘志峰教授以《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助力人才培养》为题,聚焦数智化背景下商科教育转型,提出重构知识结构、创新培养模式的具体路径与方法,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践指引。全国MBA教指委秘书处主任王萍介绍全国MBA项目发展现状,并针对郑州大学MBA项目的师资建设、招生工作等关键环节提出前瞻性建议,助力其提升办学质量。郑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吴军超分享高水平国际合作助推学科建设的经验,结合商学院国际化工作实际,从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出建设性意见,为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




分组讨论:集思广益献良策
本次培训班学员分四组开展研讨,主要围绕学院“十五五”发展规划、MBA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突破、人才强院、产学协同等议题开展结构化专题研讨。各小组成员通过多轮深度研讨,系统梳理学院发展瓶颈,前瞻性研判战略机遇,为学院“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了扎实的决策依据和集体智慧。

现场教学:实地体验悟精神
7月21日上午,全员攀登海拔1715米的王屋山,亲身体悟“敢想敢干、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7月22日上午在愚公村村史馆,大家重温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闭幕词中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愚公移山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内涵,在道境广场聆听创世神话,透过李白《上阳台帖》石刻触摸千年文脉,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7月22日下午,全员走进朱德出太行展览馆,重走朱德出太行小道,在历史场景中强化“追求真理、不忘初心”的党性修养与理想信念。7月23日上午,在乡村振兴实践教学现场,调研五三一兵工厂遗址转型模式,既深切感悟军工报国的赤诚情怀,也学习到工业遗产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培训班收官阶段,在郑州大学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兼小浪底品牌运营中心负责人孙学敏教授的全程讲解下,全员先后深入寺院坡村、小浪底村及小浪底品牌运营中心开展实地调研。通过系统考察品牌产业化与研学经济的创新融合模式,为商学院学科建设如何更精准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开拓了新视野、提供了鲜活的实践参考。



结业总结:砥砺奋进新征程
7月23日上午,培训班结业仪式在五三一兵工厂举行,学员代表王巍、夏西强、薛坤坤、王全景等四位老师对此次培训依次进行分享发言,表示在今后坚持以敢想敢干、坚韧不拔、团结奋进的精神做好工作。
执行院长、党委副书记王宁作结业总结讲话,对“团结、开放、创业、卓越”学院文化作了深度阐释。他指出,以团结为基,全体教师要做到正言、正行正气,同心补台,齐心协力,凝聚攻坚破局的合力,这是爬坡过坎的根本保障;以开放为径,要有大情怀、宽胸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速国际化,为发展注入外源动力;以创业为要,面对基础薄弱现状,须以革新精神引入先进理念与AI技术,破解平台与成果短板,激活内生潜能;以卓越为标,用高标准移除“国家级”“标志性”障碍,拿出实干精神,坚守有为有畏准则,锚定奋斗方向。他强调,“十五五”时期对学院发展即有挑战更是机遇,要以本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真抓实干,用愚公移山的毅力,用滴水穿石的韧劲,努力开创商学院新局面,为“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此次培训班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分组研讨等形式,让教职工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筑牢初心使命,在集思广益中明确学院未来发展方向。参加此次培训的教职工纷纷表示,为期四天的培训实现了精神境界提升、理论素养提升、实践能力提升,未来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践行“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的信念,为学院“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