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李中建,中共党员,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及省级项目多项。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农村经济》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河南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荣誉称号。出版《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包容性体制构建研究》、《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牛津随笔录》部著作。赴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作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
讲授课程:《企业社会责任》;《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乡村全面振兴》
教育经历:
2018.09-2019.09英国牛津大学中国中心访问学者
2014.02-2014.07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访学
2010.09-2011.06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从事学院访问学者
2001.09-2005.06武汉大学 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4.09-1997.06武汉大学 哲学硕士学位
1990.09-1994.07信阳师范学院 哲学学士学位
科研成果(著作、论文、项目等):
著作:
1.李中建:《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包容性体制构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2.李中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论文:
1.李中建,王丛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户相对贫困缓解——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检验,《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4期
2.李中建,黄秀珍:“旧燕归巢”:制造业发展能促进劳动力回流吗?《中国林业经济》2025年第1期
3.李中建,张馨戈: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现实困境与路径探寻——基于组织管理成本视角,《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
4.李中建,刘玉叶: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民工高质量就业,《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
5.李中建,王志华:我国县域经济韧性的实践检验,《中国流通经济》2024年第4期
6.李中建,金寒梅: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收入结构与区域差异视角,《山西农经》2024年第3期
7.李中建,王志华:大国小农的农业强国之路:约束及破解,《西南金融》2023年第12期
8.李中建,靳宛松:“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下保障粮食安全的机制与意义,《中国集体经济》2023年第8期
9.李中建,李湘婷:县域产业结构集中度对经济韧性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例,《平顶山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
10.李中建,张碧云:县域产业发展差异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例,《河南农业》2022年第24期
11.李中建,张艺璇:财政支农、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减贫增收:基于中部六省的异质性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22年第4期
12.李中建,张碧云:基于“三调”数据浅析生态退耕对粮食安全的效应,《粮食问题研究》2022年第1期
13.李中建,宋琳月:主体功能区与耦合协调模型结合:黄河流域协调发展新范式,《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
14.李中建,刘翠敏:能人返乡创业:乡村振兴的希望,《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15.李中建,王泉源: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疏通路径,《统计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5期
16.李中建:积极引导劳动力回流助力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年第12期
17.李中建:社会主义人口大国实现减贫的重要经验,《红旗文稿》2020年第13期
18.李中建,程海博: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生源问题与对策分析,《晋中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
19.李中建:精准扶贫: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继承、实现和发展,《改革与战略》2020年第4期
20.李中建,王海杰:锐意进取,开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境界,《经济研究》2020年第3期
21.李中建,王泉源: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疏通路径,《统计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5期
22.李中建:积极引导劳动力回流助力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农民》2020年第12期
23.李中建:社会主义人口大国实现减贫的重要经验,《红旗文稿》2020年第7期
24.李中建:精准扶贫: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继承、实现和发展,《改革与战略》2020年第4期
25.李中建,刘晨辰:高福利、福利陷阱与我国福利建设,《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
26.李中建,袁璐璐:体制内就业的职业代际流动:家庭背景与学历,《南方经济》2019年第9期
27.李中建,杨晓扬:基于VAR模型的河南省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影响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
28李中建,魏雪莹: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基于企业、产业、经济三个层面的分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
29.李中建,张艺冉:新时代下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基于产业后备军理论,《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30.李中建,杨晓扬:数字经济下的就业趋势探究,《经济研究导刊》2018年第31期;
31.李中建,袁璐璐:务工距离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7年第6期;
32.李中建,李鹏程:推进新型城镇化要着眼于满足民生需求,《河南日报》(理论版)2017年4月14日;
33.李中建:“中等收入陷阱”及中国式化解,《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34.李中建,袁璐璐:中国农民工为何只能“工”,不能“匠”?,《经济学家茶座》2017年第1期
35.李中建,李佳楠:职业教育与外出农民工就业类型——基于CLDS2012数据的实证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16期
36.李中建,吕梦敏: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支出体制的问题及改革方向,《教育与职业》2016年第9期
37.李中建,郭晴:职业技术教育——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向上流动过程中矛盾的关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11期
38.李中建,吕梦敏:误区与路径:“一带一路”视角下的郑州临空经济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39.李中建,金慧娟:农民工人力资本回报率差异:年龄与类型——基于城市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财经论丛》2015年第10期
40.李中建,李佳楠:职业教育对提升农民工在生产中地位的价值探讨,《教育与职业》2015年第28期
41.李中建,刘翠霞:我国装备制造业子行业对经济增长动态冲击效应差异研究,《改革与战略》2015年第9期
42.李中建:蘑菇云模式中的人才环境构建,《河南日报》(理论版)2015年3月10日
43.李中建,刘翠霞:制造业升级中劳动力需求趋势与质量结构研究——基于灰色理论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第2期
44.李中建,刘翠霞:浅议以雇佣关系长期化驱动产业升级,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45.李中建,李佳楠:临空经济区发展对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启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46.李中建:培育壮大蓝领队伍夯实航空港建设基础,《河南日报》(第5版)2014年12月15日
47.李中建,金慧娟:劳动报酬占比变动倒逼经济转型机理分析,《商业时代》2014年第36期
48.李中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劳动力重塑,《现代经济探讨》2014年第8期
49.李中建,郑旭东:快速城镇化中“城市病”的预防及治理路径,《商业时代》2014年第9期
50.李中建,朱赫喧,杨璨:“城市病”对大学生群体流动的危机及其纠治,《北华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51.李中建:劳动者的参与和共享:扩大消费需求的着力点,《经济学家》2013年第1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5期,论点摘编;《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第12期,摘录)
52.李中建: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就业身份与收入差异----基于对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调查,《经济经纬》2013年第5期
53.李中建,杨翔翔:优化粮食补贴政策的思考,《财会研究》,2013年第7期
54.李中建,徐景霞: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聚类分析及启示,《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55.李中建,郑旭东,朱赫喧:包容性城市化视野下的户籍制度改革,《中共郑州市委学校学报》2013年第3期
56.李中建,徐景霞:中部地区承担产业转移会加重环境污染吗?----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57.李中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支持政策,《财会研究》2013年第3期
58.李中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包容性体制建设,《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第9期
59.李中建:近年来进城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差异问题研究,《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5期
60.李中建:中原经济区协调发展的机制和路径探析,《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第5期
61.李中建:包容性增长与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化解,《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4期
62.李中建:基于劳动力视角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第1期
63.李中建:我国农民工政策变迁:脉络、挑战与展望,《经济学家》2011年第12期
64.李中建:有效推进县域城镇化的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第5期
65.李中建:国有企业经营者离职前的道德风险及控制,《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66.李中建:资源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竞争优势,《商业时代》2006年第21期
67.李中建:对当前主流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反思,《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6期
68.李中建:国有企业经营者经济激励探微,《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2期
69.李中建:国企改革不能消解国有企业,《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第6期
70.李中建:公司制企业规模过度扩张的原因及其抑制,《商业研究》2006年第24期
71.李中建:家族企业中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定位,《企业改革与发展》2006年第8期
72.李中建:论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的困难及其解决,《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73.李中建:论诚信的特性、生成因素及良好诚信环境的培育,《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8期
74.李中建:国企低效症结及其出路的诸种观点的评析,《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75.李中建:近年来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1期
76.李中建:国有企业员工“磨洋工”行为及其治理,《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主持项目:
1.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6):《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业农村承载效能的机理和路径研究》
2.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研究》
3.主持河南省教育科学重大招标课题(2016):《河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4.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2014):《职业技术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向上流动的作用机理及改善措施
5.主持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201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模式比较研究》
6.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4):《基于人力资源特征的河南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
7.主持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4):《农民工职业教育回报的实证研究》
8.主持河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课题(2012):《河南人口城镇化进程的特点、问题和影响因素》
9.主持河南省社科基地委托项目(2011):《关于河南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对策研究》
10.主持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重点课题(2009):《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1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2008):《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社会政策研究》
获得奖项:
1.2017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务工距离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2. 2013年: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包容性体制构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3. 2012年: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
4. 2012年:河南省骨干教师
5. 2011年:河南省教育厅年度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 (我国农民工政策变迁:脉络、挑战与展望,《经济学家》2011年第12期)
6. 2010年: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
7. 2007年:郑州大学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