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车帅、中共党员、博士、初聘副教授。
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源经济与管理、产业链与供应链发展等研究领域,发表署名论文30余篇,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论文发表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包括:《Energy Economics》、《Technology in Societ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nergy》、《管理评论》、《统计研究》、《财经科学》、《资源科学》等。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重大项目以及研究生创新基金重点项目等。获得2024年中国知网高影响力学者、2024年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2024年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学术十杰”等。在学术兼职方面,担任《Energy Economics》、《Applied Economic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Climate Policy》、《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等20余本国内外重要期刊的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
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源经济与管理、产业链与供应链发展等。
教育经历:
2015-2019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
2019-202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
2023-2024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能源中心联合培养
2020-202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博连读)
科研成果(著作、论文、项目等):
论文:
1.第一作者,Climate risk exposure of global energy companies: Green chain vulnerability and countermeasur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378, 2025, 124755.
2.第一作者,Financial misallocation and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China's firm-level evidence, Energy Economics, 2024, 107697.
3.二作通讯,Deconstruc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s productivity impact: A new technological insight, Technology in Society, 2024, 79, 102752.
4.第一作者,Global insights on the impact of digital infrastructure on carbon emissions: 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4, 122144.
5.第一作者,Demystifying China economic growth decline: reform of official promotion aimed a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nomic Change and Restructuring, 2024, 57, 169.
6.第一作者,数字赋能是“生产导向”还是“环境友好”——来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微观证据[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3,38(03):82-97.
7.第一作者,Can China’s decentralized energy governance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Evidence from new energy demonstration cities. Energy 2023, 284, 128665.
8.第一作者,“节能低碳”政策能否实现企业绩效双赢[J].财经科学,2022,No.414(09):91-106.
9.第一作者,Can Chinese families climb the energy ladder? New evidence from Internet use.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2024.
10.第一作者,Policy effectiveness of market-oriented energy reform: Experience from China energy- consumption permit trading scheme. Energy 2022, 261, 125354.
11.二作通讯,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的政策有效性分析—来自PSM-DID与SCM的新证据[J].管理评论,2023,35(12):308-318.
12.二作通讯,双碳目标下环境信息披露的政策有效性--来自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J].系统工程, 2023, 41(6):41-51.
13.二作通讯,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来自城市异质性的经验证据[J].资源科学,2022,44(04):780-795.
14.二作通讯,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效果考察[J].统计与决策,2022,38(18):166-170.
15.二作通讯,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中国275个城市的异质性检验[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36(05):27-40.
16.二作通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绿色发展效应研究——基于285个城市的准自然实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16):29-36.
17.二作通讯,逐顶”还是“逐底”:金融集聚的“本地——邻地”减排效应[J].华东经济管理,2021,35(09):79-88.
18.第二作者,Global oil trading networks: Structural patterns and geopolitical risks, Energy Economics, 2025, 108965.
科研项目:
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研究生创新重点项目(23CX04004A),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473154),参与。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JL056),参与。
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和青年项目(23CJJJ40),参与。
5.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专项项目(21CCXJ17),参与。
6.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重大项目(2021RZA04027),参与。
获得奖项:
1.2024年度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
2.2024年度中国知网高影响力学者
3.2024年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
4.第十八届研究生“学术十杰”
5.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6.第十六届山东经济学年会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