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大学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系

​田 霖

职称︰二级教授
系别︰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系
Email:tianlin@zzu.edu.cn

个人简历:

1999.7-2000.9河南省农行国际业务部 科员;

2005.6-至今 郑州大学 商学院 教师;

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系河南省百名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优工程”)、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和结项鉴定专家;是河南省高校经济与贸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际金融管理》的负责人、河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全英)的主持人。

研究方向金融地理、区域经济、区域金融、数字经济、数字金融、乡村振兴、金融理论与政策、虚拟集聚、产业创新与融合、平台经济等。熟练运用主流学科和金融地理学等边缘交叉学科的研究理念和方法对交叉课题展开拓展研究。

讲授课程国际金融管理、金融英语、商务英语、金融专题、金融风险管理等。

教育经历:

1995.9-1999.7,郑州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学士;

2000.9-2002.7,郑州大学区域经济专业,硕士;

2003.2-2005.6,浙江大学经济学专业,博士;

2009.10-2010.11英国诺丁汉大学 访问学者;

2014.3-2017.4浙江大学 博士后;

2022.12-2023.10,新西兰怀卡托大学,访问学者

科研成果(著作、论文、项目等):

著作:

出版学术独著五本,其中一部获得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另一部获省社会科学文库全额资助。

论文:

独著或者第一作者发表中英文文章百篇,文章和专著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被其他学者转载和引述,2024年获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代表性文章有《我国金融排斥的城乡二元性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1.2)、《金融包容:新型危机背景下金融地理学视阈的新拓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1)、《我国虚拟集聚水平测度、空间差异与收敛性研究》(《浙江大学学报》2022.4)、《虚拟集聚视域下中国农村金融包容的演化特征与驱动因素》(《地理科学》2024.6)、《互联网金融视域下金融地理学研究的新动态述评》(《经济地理》2016.5)、《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研究》(《金融研究》2008.7)、《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与短板效应探析》(《财经研究》2010.10)、《金融排斥理论评介》(《经济学动态》2007.6)等。

主持项目:

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以及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省社科规划一般与青年项目、省政府招标决策项目、省软科学项目、郑州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项目三十余项。

获得奖项:

作为独立完成人或主持人,先后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奖及学术著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另获河南省经济成果奖、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成果奖、河南省社科联社科优秀成果奖、郑州市社科优秀成果奖等不同类型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三十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