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崔琳昊,1997年,河南郑州人,2025年9月入职商学院统计系任教师,博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统计学专业,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李金华研究员,硕士师从冯烽研究员,长期专注数据驱动的统计与经济领域研究。
独立或合作发表SSCI、CSSCI论文十余篇,(含1篇《经济日报》转载、1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合作完成政策要报多篇,曾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及社科院对策研究奖项。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基础研究项目、国家统计局一般项目等,曾获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十二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一等奖等。
研究方向:国民经济核算及统计方法应用
讲授课程:
教育经历:
(本硕博学习经历、海外经历,就读时间、学校、专业等)
2015.9-2019. 6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会计学
2019. 9-2021.6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数量经济学
2021. 9-2025.6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统计学
科研成果(著作、论文、项目等):
著作:
论文:
[1]Qianqian Hong, Cui Linhao, Hong Penghui. The impact of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on energy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quasi-experiment in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pilot[J]. Energy Economics, 2022, 110106025.(ABS三星,JCR一区,SSCI一区)
[2]冯烽,崔琳昊.高铁开通与站点城市旅游业发展:“引擎”还是“过道”?[J].经济管理, 2020, 42 (2): 175-191.(CSSCI,AMI权威,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崔琳昊,冯烽.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城市间劳动力市场分割:“加深鸿沟”还是“熨平丘壑”?[J].当代经济科学,2025,47(02):54-65.(CSSCI)
[4]崔琳昊,冯烽.数实融合与城市绿色发展:影响与机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24, 26 (4): 49-63.(CSSCI)
[5]崔琳昊,冯烽.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4 (2): 156-167.(CSSCI)
[6]崔琳昊,冯烽.数实融合与城市经济韧性:影响与机制[J].城市问题, 2024, (4): 31-41.(CSSCI)
[7]冯烽,崔琳昊.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发展如何释放人才红利——基于城市人力资本配置效率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23, (10): 48-58.(CSSCI,经济日报转载)(通讯作者)
[8]崔琳昊.“双碳”目标下劳动力资源错配与城市绿色发展[J].商业研究, 2023, (6): 59-68.(CSSCI)
[9]冯烽,崔琳昊.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影响与机制[J].城市问题, 2023, (10): 4-13.(CSSCI)(通讯作者)
[10]冯烽,崔琳昊,程果.高铁开通、信息获取和企业投资效率[J].经济纵横, 2023, (3): 99-111.(CSSCI)
[11]崔琳昊.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劳动力资源错配:基于城市层面的测度[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3, 40 (02): 96-111.(知网高PSCI论文,高被引论文)(CSSCI)
[12]崔琳昊,洪倩倩,李石强.高铁开通提高了城市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吗?[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1, 38 (5): 113-126.(CSSCI)
[13]崔琳昊.全球价值链嵌入如何释放居民消费潜力?[J].消费经济, 2023, 39 (5): 26-37.(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
[14]余雨辰,崔琳昊.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基于城市层面的测度[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5,42(03):85-99.(CSSCI)
[15]李立卓,崔琳昊. ESG表现如何影响企业声誉——信号传递视角[J].企业经济, 2023, 42 (11): 28-39.(北大核心)(通讯作者)
主持项目:
[1] 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创项目: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测度(2024-KY-082)
[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路径研究(71673296);结项等级:优秀
[3]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制造业发展的逻辑和路径研究(24AJL006)
[4]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耦合研究(18BJY101)
[5] 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基础研究项目:“十四五”时期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跟踪测度(202201)
[6] 参与:国家统计局一般项目:中国能源消费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20号)
[7] 参与: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重点项目: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发展状况研究(JJPCZB22)
获得奖项:
1.2020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2022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3. 2024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4. 202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和成果奖对策研究类三等奖
5.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十二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一等奖
6. 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