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男(1993.07-),河南商丘人,中共党员,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郑州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曾任职卢氏县发改委副主任。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公司金融。
讲授课程:本科生课程:《国际金融》、《量化投资》,研究生课程:《投资学》
教育经历:
2017.9-2022.6上海财经大学 金融学博士
2015.9-2017.6华南师范大学 金融硕士
2010.9-2014.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学士
科研成果(著作、论文、项目等):
著作:
论文:
[1]会计信息的“紧箍咒”效应——来自银行风险承担的证据[J].《统计研究》,2025,42(05):92-103.
[2]Can enterprises’ participation i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reduce the cost of debt financing? Evidence from China,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2023, 104551. (SSCI一区)
[3]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流动性创造分化[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2,39(12):132-152.(被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国际货币评论》全文转载)
[4]中央银行宏观经济信息沟通有效性研究——基于信息精确度检验的视角[J].《经济学动态》, 2018(04): 45-58.
[5]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信贷需求的影响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22(02):36-45.
[6]中央银行是如何应对金融风险的?——基于金融压力的时变参数泰勒规则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20(01):137-149.
[7]我国经济不确定性度量及其非线性经济效应[J].《经济科学》, 2020(04):7-20.
[8]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准自然实验[J].《运筹与管理》,录用.
[9]台风灾害、信贷供需错配与企业融资困境[J].《运筹与管理》,录用.
[10]人力资本投资税收激励与企业创新——来自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证据[J].《财政研究》,2023(07): 115-129。
[11]金融去杠杆、影子银行治理与实体企业降杠杆[J].《中国经济问题》,2025,(04):165-181.
[12]高质量发展阶段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基于银行流动性创造的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3):106-123+207.
[1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银行流动性创造[J].《上海金融》,2024,(07):15-26. DOI:10.13910/j.cnki.shjr.2024.07.002.
[14]股权激励与商业信用供给:业绩考核视角[J].《金融学季刊》,2024,18(02):78-100.
主持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负利率时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防范研究》(项目编号:20&ZD102),已结项,参与。
[2]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中国金融压力、宏观经济波动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研究》(项目编号:71473090),已结项,参与。
[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下货币政策传导梗阻机制与调控政策研究:银行流动性创造视角》(项目编号:22JLB00307),在研,参与。
[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4批面上项目《金字塔股权结构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 效应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3M743236),在研,主持。
[5]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金字塔股权结构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42400412044),已结项,主持。
[6]郑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教学模式在<国际金融>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4ZZUJGXM120),在研,主持。
[7]郑州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货币政策对企业去杠杆的影响机理、效果研究》(项目编号:32221060),在研,主持。
[8]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研究——基于央行沟通渠道》,已结项,主持。
获得奖项:
2020年《经济科学》年度优秀论文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