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出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宝钢优秀教师,河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杰出工程师,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郑州大学青年人才创新团队(杰青)负责人。
研究方向:绿色建材与低碳建造、工程结构智能检测与性能提升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E-mail: fenghu@zzu.edu.cn
2000.09~2007.06 郑州大学 本科/硕士
2007.09~2010.10 同济大学 博士
2010.11至今 郑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讲师/副教授/教授
2017.03~2018.03 澳大利亚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访问学者
2019.09~2022.01 郑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副院长
2022.02~2023.06 黄河实验室(郑州大学)副主任、郑州大学地下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2023.07~2023.12 郑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副院长
2024.01至今 郑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执行院长
(1)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 副理事长
(2)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 常务理事
(3)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土木工程复合材料分会 理事
(4)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绿色建造与运维分会 理事
(5)“纤维复合建筑材料与结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主任
(6)“新型城镇建筑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副主任
(7)“绿色复合建筑材料与结构”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 副主任
(8)国际期刊Sustainable Structures编委
3.1 科技获奖
(1)2024年 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9):新型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技术创新与应用,2024年1月
(2)2024年 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快硬早强超高韧性混凝土及其加固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2024年11月
(3)2017年 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修复加固技术
(4)2025年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提升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
(5)2016年 河南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评估技术及其应用
(6)2015年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超深基坑抗隆起稳定的三维分析方法
(7)2021年 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9):桩底注浆根固混凝土灌注桩优化设计理论与工程应用
3.2 教学获奖
(1)2024年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第2):五维融合 双向驱动:工科专业卓越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60余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1.Hu Feng, Xiaosen Cheng, Chang Su*, Yuyang Pang, Xin Xin, and Yunhui Chen. "Flexural bear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method of steel bar-reinforced engineering geopolymer composite segments of shield tunnel."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166 (2025): 106941.
2.Wang, Peiying, Xing Ren, Jing Zhang, Panpan Zhu, Jia Kang, Jiajia Zhou, Zhanqi Cheng*, and Hu Feng*. "Advanced 3D-Printed auxetic structures: Mechanic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CC in rotating rigid configurations."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161 (2025): 106101.
3.Hu Feng, Pengxu Su, Chang Su*, Xin Xin, Yunhui Chen, and Yulei Bai. "Design approach for flexural properties of engineered geopolymer composite shield tunnel segments reinforced with GFRP bar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162 (2025): 106639.
4.Hu Feng, Yuelong Zheng, Zhenyun Yu*, Aofei Guo, and Zhichao Yang. "Flexural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reinforced with ultra-high ductility 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based composites and CFRP."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432 (2024): 136631.
5.Hu Feng, Istehsan Bilal, Zhihui Sun, Aofei Guo*, Zhenyun Yu, Yunxing Du, Yifan Su, and Yuelong Zheng. "Mechanical and shrinkage properties of cellulose nanocrystal modified alkali-activated fly ash/slag pastes."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2024): 105753. (SCI 中科院一区).
6.Hu Feng, Lei Wang, Zhenyun Yu*, Aofei Guo, and Junhao Liang. "Freeze-thaw resistance and service life prediction of fly ash incorporated ultra-high ductility 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based composite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449 (2024): 138330. (SCI 中科院一区).
7.Hu Feng, Xin Xin, Aofei Guo*, Zhenyun Yu, Qi Shao, M. Neaz Sheikh, and Zhihui Sun. (2024). Effect of mix proportion parameters on chloride erosion resistance of fly ash/slag-based engineered geopolymer composite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40785. (SCI 中科院一区).
8.Hu Feng, Junhao Liang, Aofei Guo*, Lijun Lv, Zhihui Sun, M. Neaz Sheikh, and Fengjuan Liu.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ultra-high ductile 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based composite using fly ash and silica fume."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137 (2023): 104923. (SCI 中科院一区).
9.Hu Feng, Lulu Li, Weiqiang Wang*, Zhanqi Cheng, Danying Gao.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 ductility hybrid fibres reinforced 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based composites, Composite Structures, 2022 (284): 115219. (SCI 中科院一区). 15 March 2022.
10.Hu Feng, Zeya Li, Weiqiang Wang*, Guanghui Liu, Zhe Zhang, Danying Gao. Deflection hardening behaviour of ductile fibre reinforced 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based composite,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2021 (121):104079. (SCI 中科院一区). August 2021.
5.1 标准
(1)中国建筑行业标准《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JGJ/T465-2019)》(参编)
(2)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模块化装配整体式建筑设计规程T/CECS 575-2019》(参编)
(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模块化装配整体式建筑施工及验收标准T/CECS 577-2019》(参编)
(4)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702)(参编)
(5)团体标准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挤型材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端卡顶推法(T/CSTM 01346-2025)(参编)
5.2 论著与教材
(1)英文专著:《Ultra-High Ductility Magnesium-Phosphate-Cement-Based Composites (UHDMC)》,Springer出版集团,2024年(主编)
(2)英文教材:《Durabi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4年(主编)
(3)研究生教材:《工程材料与结构耐久性》(ISBN978-7-112-25408-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年(主编)
(4)本科生教材:《Engineering Surveying》(ISBN978-7-5680-9841-0),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4年(副主编)
(5)本科生教材:《混凝土结构原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24年(参编)
(6)本科生教材:《工程测量》(ISBN978-7-5645-0744-2)“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郑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参编)
(7)英文教材:《Construction Safety Techniques》(ISBN978-7-5645-7120-7),郑州大学出版社,2020年(参编)
(1)发明专利:一种再生骨料地聚物混凝土梁及其生产方法(第1)
(2)发明专利: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强度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ZL202510098203.7)(第1)
(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化用早强抗裂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ZL202311534179.4)(第1)
(4)发明专利:一种隧道不良地质体超前地质预报探测模拟设备(ZL202210128442.9)(第1)
(5)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镁水泥基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1911193805.1)(第1)
(6)发明专利: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再生地聚合物混凝土梁柱节点结构(第2)
(7)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桥梁体系的拼装计算方法及系统(ZL202410528271.8)(第2)
(8)发明专利:一种模型隧道上方随机点阵加卸载模拟试验装置(ZL202310489798.X) (第2)
(9)美国专利: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with waste brick powd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US 11,905,213 B2)(第2)
(10)实用新型专利:受损混凝土路面面板的修复结构(ZL201620033750.3)(第1)
(11)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受损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结构(ZL201620033751.8)(第1)
(12)实用新型专利:受损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结构(ZL201620033752.2)(第1)
(13)实用新型专利:竖直-水平向复合荷载下桩基础静载试验装置(ZL201420321653.5)(第2)
7.1 纵向课题
(1)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52478286)“后注浆弧形FRP多腔型材加固盾构隧道管片受力机制与计算理论”
(2)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52178258)“磷酸镁水泥基材料与FRP混合加固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与计算方法”
(3)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批准号:51308504)“钢纤维混凝土罩面板受弯破坏机理及设计方法”
(4)主持 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编号:231111321000)“零碳建筑低碳建造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
(5)主持 2026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
(6)主持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22102320042)“装配空心桥墩承插式高耗能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
(7)主持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152102310068)“超高韧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与既有混凝土黏结性能”
(8)主持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编号:20124101120013)“钢纤维混凝土罩面混凝土板受弯性能研究”
(9)参与(排名第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损伤可控型自恢复减震结构的研发与设计方法(编号:2016YFE0125600)
7.2 重大横向课题
(1)主持 城市更新背景下复杂建筑结构改造与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20250254A)
(2)主持 高速铁路装配式桥涵工程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2025HNGTZF03)
(3)主持 郑州至南阳高速郑州至许昌段ZXTJ-标解决桥梁结构物质量病害问题技术服务(20240707A)
(4)主持 郑济铁路清丰特大桥部分连续梁及简支梁运营状态监测(20240212A)
(5)主持 郑济铁路濮阳至省界段装配式桥墩及节点信息化监测分析及系统开发技术服务(20230525A)
(6)主持 高速铁路装配式桥梁高墩节点连接构造与材料试验研究(20220165A)
(7)主持 新型特种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岩土注浆技术(20190230A)
(8)主持 地下结构无损检测与修复加固成套技术(20190415A)
(1)2026年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工作站项目)(YJS2026YBGZZ05)
(2)2024年省级优质国际化课程项目“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ZC2025KC05)
(3)2023年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2023 年河南省研究生精品教材项目“Durabi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s”(YJS2023JC04)
(1)2025年 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澳大利亚赛区)
(2)2024年 宝钢优秀教师
(3)2024年 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杰出工程师
(4)2024年 第十五届河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5)2024年 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
(6)2024年 指导学生获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
(7)2024年 指导学生获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二等奖
(8)2022年 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9)2022年 河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10)2021年 郑州大学青年人才创新团队(杰青)负责人
(11)指导2020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超高韧性地聚合物基纤维复合材料优化设计和力学性能
(12)2020年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