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锋

作者:张军锋 时间:2016-12-06 点击数:

基本信息

张军锋

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出生于1983年11月

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入库专家

河南省科协评审咨询入库专家

电子邮箱:brilliantshine@163.com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1.9~2005.7,郑州大学,土木工程本科

2005.9~2008.7,郑州大学,结构工程硕士

2008.9~2012.7,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博士

2012.9~至今,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

2012.10~2016.10,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23.8~2024.8,加拿大Western University访学教授

研究领域

工程结构(建筑、桥梁、构筑物)的结构分析、抗风计算和抗震计算,包括动力响应、极限承载能力和破坏模式分析等。

招生方向

土木工程专硕、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硕

科研项目

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2016);冷却塔子午线型对结构特性的影响机理与线型优化策略,2014-2016,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8523):子午线型对冷却塔结构特性和抗风性能的影响机理,2016-2018,主持;

3、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92102310484):新型预制装配式组合结构箱梁桥的结构性能和工程设计(2019-2022),主持;

4、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项目(2019ZDGGJS039):基于模态响应GRF的结构风振效应研究(2019-2022),主持;

横向项目

1、间冷塔下部脚手架设计方案优选,主持

2、大型冷却塔多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主持

3、郑州东四环桥梁工程节段拼装施工监控技术服务,主持

4、既有桥梁上方架设城市高架桥梁的基坑方案和支架体系开发,主持

5、短线节段预制拼装城市高架桥梁支架法施工技术研究,主持

6、遂平县驿城大道工程20片30m预制小箱梁单梁静载试验技术服务,主持

7、跨高速公路斜交宽体大跨简支钢桁梁桥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主持

8、下承式内倾双索面无风撑钢结构拱桥施工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参与

9、高烈度区深水长联PC连续梁桥的多重动力效应与结构体系优化,参与

10、分离式混合梁斜拉桥关键构造受力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参与

获奖

201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大型冷却塔结构风荷载效应和多目标优化及全过程分析,排名第八

2017年,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单箱多室宽体桥梁悬浇建造关键技术(排名第六)

2022年,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城市索辅桥梁结构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排名第三)

2022年,中建集团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城市索辅桥梁结构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排名第二)

2023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索辅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排名第二)

2017年,河南省第四届自然科学学术奖学术论文奖二等奖:Mathematical explanation on the POD applications for wind pressure fields with or without mean value components,排名第一

2020年,河南省教育厅2020年度科技论文奖一等奖:Wind induced dynamic responses on hyperbolic cooling tower shells and the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排名第一

2021年,河南省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奖学术论文奖三等奖:Wind induced dynamic responses on hyperbolic cooling tower shells and the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排名第一

2019年,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多箱室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受剪行为及剪力传递研究(排名第二)

2022年,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城市索辅桥梁结构计算理论与关键建造技术创新及应用(排名第二)

2021年,上海同豪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第三届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二等奖,40M跨径先张直线预应力波形钢腹板简支小箱梁桥设计,第一指导教师

2024年,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河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教学案例项目),桥梁结构计算理论(排名第二)

发明专利

6、一种用于RC双曲壳破坏试验的实验设备及其实验方法(ZL 2020 1 1012002.4)(第一完成人)

5、一种用于节段预制拼装直线桥线形控制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ZL2019 1 0435115.6)(第一完成人)

4、基于磁吸力的风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ZL2019 1 0027414.6)(第一完成人)

3、一种近长方体建筑表面风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ZL2019 1 0027009.4)(第一完成人)

2、一种抑制钢管高耸结构涡激振动的双重自旋破涡装置(ZL2018 1 1364242.3)(第一完成人)

1、一种冷却塔群塔表面风压干扰效应试验设备及其使用方法(ZL 2018 1 0680820.8)(第一完成人)

论文发表

(第一或通讯作者)

67. 张军锋, 胡连超, 吴靖江, 耿玉鹏, 李杰. 考虑剪切变形的欧拉梁单元一致质量矩阵[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4 ,45(5): 128-134. (中文核心)

66. 张军锋, 胡连超, 温珺博, 耿玉鹏, 李杰. 有限元中弹性连接单元的刚度矩阵[J]. 结构工程师, 2023, 39(6): 29-35.

65. 张军锋, 徐世瑶, 裴昊, 刘庆帅. 考虑材料非线性的RC冷却塔风致动力破坏研究[J]. 工程力学, 2023, 40(10): 81-88+140. (EI)

64. 张军锋, 贾继龙, 董新胜, 管品武. 变电站高耸避雷针风灾易损性分析[J]. 工业建筑, 2023, 53(4): 41-45. (CSCD)

63. 张军锋, 温珺博, 张金鹏, 李杰, 叶雨山. 主从约束在有限元计算中的实现方式和过程[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3, 21(2): 195-200.

62. 张军锋, 张浩阳, 涂保中, 许世展, 陈致远, 马红伟, 蒙朝敬. 宽体单箱双室波形钢腹板箱梁桥的剪力分配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8(1): 151-159. (中文核心)

61. 张军锋, 贾继龙, 徐世瑶, 朱冰, 刘庆帅. 混凝土本构模型在基于分层壳建模的RC板壳极限荷载分析中的对比[J]. 力学季刊, 2022, 43(4): 1001-1010. (CSCD)

60. Zhang Junfeng, Pei Hao, Li Jie, Ge Yaokun, Zhao Lin. Failure process and ultimate strength of RC hyperbolic cooling towers under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s [J]. Thin-Walled Structures, 2022, 176: . DOI: 10.1016/j.tws.2022.109307 (SCI)

59. 张军锋, 裴昊, 李杰, 侯正宝, 吴彦革, 王斌. 节段预制拼装城市高架桥工程实践与思考[J]. 中外公路, 2022, (2): 147-151.

58. Zhang Junfeng, Pei Hao, Li Jie, Ge Yaojun and Zhao Lin. A simplified procedure for the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design of hyperbolic cooling tower shells [J]. Arabian Journal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rab. J. Sci. Eng.), 2022, 47(4): 4155-4169. (SCI)

57. 李杰, 庞栋元, 张军锋*, 杜国鹏. 基于广义柔度曲率矩阵对角指标梁桥结构损伤识别研究[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2, 19(3): 722-732. (EI)

56. 李杰, 肖子瑜, 张军锋*, 徐汉斌. 考虑激励、构件和响应因素异型拱桥冲击系数研究[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2, 19(2): 435-443. (EI)

55. 孙辉, 姜新华, 张军锋*, 郭增科, 李杰, 李伟, 张承实. 既有分幅桥梁上方预制拼装高架桥梁支架体系和施工方案分析[J]. 工程与建设, 2022, 36(1): 153-157.

54. 张军锋, 裴昊, 刘庆帅, 王佳昊. 塔筒壁厚和弹模对冷却塔结构特性和配筋的影响[J]. 空间结构, 2021, 27(2): 77-82. (CSCD)

53. 张军锋, 陈鹤, 杨柄楠, 李若剑, 李杰, 陈淮. 单箱多室宽幅箱梁桥施工剪力滞效应[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1, 42(3): 105-110. (中文核心)

52. 姜新华, 孙辉, 张军锋*, 郭增科, 李杰, 郑华茂. 既有桥梁上方现浇新建桥梁大尺寸横梁的协作支架体系[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1, 19(2): 138-143.

51. Zhang Junfeng, Wang Yuanhao, Li Jie and Zhao Lin. Seismic responses of hyperbolic cooling towers under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earthquake [J]. Earthquakes and Structures, 2021, 20(4): 405-415. (SCI)

50. 董新胜, 张军锋*, 马勤勇, 杨洋, 管品武. 连体构架避雷针风振计算的简化方法[J]. 力学季刊, 2021, 42(1): 187-196. (CSCD)

49. 张军锋, 裴昊, 朱冰, 刘庆帅. 考虑材料非线性的RC双曲冷却塔风致破坏过程[J]. 工程力学, 2021, 38(3): 228-238. (EI)

48. 张军锋, 温珺博, 李杰, 尹会娜, 陈淮. 铁摩辛柯梁单元刚度矩阵推导[J]. 应用力学学报, 2020, 37(6): 2625-2633. (CSCD)

47. 张军锋, 刘庆帅, 马晓雯. 冷却塔塔筒温度效应特征和计算公式[J]. 空间结构, 2020, 26(3): 84-89. (CSCD)

46. 张军锋, 尹会娜, 孙大勇, 李杰, 陈淮. 基于形函数推导考虑剪切变形的欧拉梁单元刚度矩阵[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9): 59-66. (CSCD)

45. 董新胜, 张军锋*, 杨洋, 管品武. 变电站构架避雷针风振响应分析[J]. 结构工程师, 2020, 36(4): 107-114. (中文核心)

44. 张军锋, 刘庆帅, 葛耀君, 赵林. 子午线型参数对冷却塔结构特性的影响[J]. 应用力学学报, 2020, 37(4): 1597-1606. (CSCD)

43. 张军锋, 刘庆帅, 杨军辉, 涂保中. 背景和共振分量在风振时频域计算中的分离方法[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20, 40(3): 365-371. (CSCD)

42. 张军锋, 李杰, 尹会娜, 陈淮, 叶雨山. 考虑剪切变形的变截面欧拉梁单元刚度矩阵[J]. 结构工程师, 2020, 36(2): 43-50. (中文核心)

41. 董新胜, 张军锋*, 杨洋, 管品武. 变电站高耸避雷针顺风向风振响应分析[J]. 结构工程师, 2020, 36(2): 144-148. (中文核心)

40. 张军锋, 刘庆帅. 基于模态力谱的不同风谱风振效应差异分析[J]. 应用力学学报, 2020, 37(2): 730-736. (CSCD

39. 张军锋, 刘庆帅, 曹晨, 陈淮. 双曲冷却塔塔筒水平地震响应分析[J]. 应用力学学报, 2020, 37(1): 308-314. (CSCD

38. 张军锋, 涂保中, 刘庆帅, 杨军辉, 李会知. 谐波合成法脉动风模拟时间步长的取值[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2): 62-68. (CSCD

37. Zhang Jun-Feng, Liu Qing-Shuai, Ge Yao-Jun, Zhao Lin. Studies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wind dynamic responses on hyperbolic cooling tower shells [J].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2019, 72(5): 541-555. (SCI)

36. 董新胜, 黄耀德, 管品武, 张军锋*. 变电站避雷针法兰盘高强螺栓风振疲劳性能分析[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 17(3): 99-103.

35. 张军锋, 尹会娜, 李杰, 陈淮. 欧拉-伯努利梁单元刚度矩阵推导[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 17(3): 89-93, 113.

34. 董新胜, 张军锋*, 杨洋, 管品武. 脉动风紊流度的相关参数分析[J]. 结构工程师, 2019, 35(3): 115-160. (中文核心)

33. 张军锋, 杨军辉, 辛思远, 朱冰. 断面风压作用下冷却塔塔筒内力影响线研究[J]. 应用力学学报, 2019, 36(2): 405-410. (CSCD)

32. 张军锋, 朱冰, 杨军辉, 葛耀君, 赵林. 结构基频对冷却塔风振效应的影响[J]. 工程力学, 2019, 36(3):131-138, 202. (EI)

31. 张军锋, 朱冰, 李杰, 毛德豪, 陈代海. 计算模型对简支箱梁和T梁剪力滞结果影响[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8(2): 7-12. (CSCD)

30. 董新胜, 杨洋, 黄耀德, 李会知, 张军锋*. 基于临界风速的高压变电站避雷针涡振分析[J]. 工程与建设, 2018, 32(6): 872-874.

29. 张军锋, 杨军辉, 葛耀君, 赵林. 冷却塔风振效应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振动与冲击, 2018, 37(18): 201-208. (EI

28. 张军锋, 朱冰, 丁玉玺. 冷却塔塔筒荷载效应和简化设计方法—配筋计算流程的简化[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8, 38(3): 549-555. (CSCD)

27. 张军锋, 田家安, 辛思远, 赵林. 冷却塔塔筒内力影响面与风荷载效应分析[J]. 结构工程师, 2018, 34(2): 95-99. (中文核心)

26. 张军锋, 朱冰, 丁玉玺. 冷却塔塔筒荷载效应和简化设计方法—各荷载单独作用分析[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8, 38(1): 161-167. (CSCD)

25. Jun-Feng Zhang, Yao-Jun Ge, Lin Zhao, Bing Zhu. Wind induced dynamic responses on hyperbolic cooling tower shells and the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 [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17, 169: 280-289. (SCI)

24. 张军锋, 葛耀君, 赵林. 冷却塔风振响应时程计算和风振系数分析[J]. 振动与冲击, 2017, 36(3): 163-171. (EI)

23. Jun-Feng Zhang, Yao-Jun Ge, Lin Zhao, Huai Chen. Mathematical explanation on the POD applications for wind pressure fields with or without mean value components [J]. Wind and Structures, 2016, 23(4): 367-383. (SCI)

22. 张军锋, 葛耀君, 赵林. 群塔布置对冷却塔整体风荷载和风致响应的不同干扰效应[J]. 工程力学, 2016, 33(8): 15-23, 44. (EI)

21. 张军锋, 陈淮, 李静斌. 反应谱参数对双曲冷却塔地震响应的影响[J]. 世界地震工程, 2015, 31(2): 222-229. (CSCD)

20. 张军锋, 陈淮, 李静斌. 基于反应谱方法的双曲冷却塔地震响应特征分析[J].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0): 128-134. (EI)

19. 张军锋. 双曲壳体冷却塔局部稳定检算方法研究[J]. 建筑结构, 2015, 45(2): 51-56, 19. (CSCD)

18. 张军锋, 葛耀君, 赵林, 柯世堂. 双曲冷却塔子午线型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J]. 工程力学, 2014, 31(3): 187-196. (EI)

17. Jun-Feng Zhang, Huai Chen, Yao-Jun Ge, Lin Zhao, Shi-Tang Ke. Effects of stiffening rings on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hyperboloidal cooling towers [J].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2014, 49(5): 619-629. (SCI)

16. 张军锋, 葛耀君, 赵林. 加劲环和加劲肋对冷却塔动力特性的影响[J]. 力学与实践, 2014, 36(1): 42-47. (中文核心)

15. 张军锋, 葛耀君, 赵林, 柯世堂. POD与MSM原理和应用的对比分析[J]. 力学与实践, 2013, 35(5): 69-78, 81. (中文核心)

14. 张军锋, 葛耀君, 赵林, 柯世堂. 双曲冷却塔表面三维绕流特性及风压相关性研究[J]. 工程力学, 2013, 30(9): 234-242. (EI)

13. Jun-Feng Zhang, Yao-Jun Ge, Lin Zhao. Influence of latitude wi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on the responses of hyperbolodial cooling tower shell [J]. Wind and Structures, 2013, 16(6): 579-601. (SCI)

12. 张军锋, 葛耀君, 赵林. 双曲冷却塔结构特性新认识[J]. 工程力学, 2013, 30(6): 67-76. (EI)

11. 张军锋, 葛耀君, 赵林. 渡桥电厂冷却塔风毁事故介绍和分析[J]. 工业建筑, 2013, 43(2): 153-158. (CSCD)

10. 张军锋, 葛耀君. 双曲冷却塔温度效应分析[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1): 63-67. (EI)

9. 张军锋, 葛耀君, 任鹏杰, 柯世堂. 均值对随机场POD分解影响机理[J]. 振动与冲击, 2012, 31(13): 46-52. (EI)

8. 张军锋, 葛耀君, 赵林. 基于风洞试验的双曲冷却塔静风整体稳定研究[J]. 工程力学, 2012, 29(5): 68-77. (EI)

7. 张军锋, 葛耀君, 赵林. 双曲冷却塔下部子午线形对结构性能的影响[J]. 建筑结构, 2012, 42(2): 118-121. (CSCD)

6. 张军锋, 葛耀君, 柯世堂, 赵林. 中美日三国规范高层结构风荷载标准值对比[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8(10): 18-25. (EI)

5. 张军锋, 葛耀君, 赵林. 双曲冷却塔结构规范静风稳定对比[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1, 28(3): 62-66.

4. 张军锋, 葛耀君, 赵林. 双曲冷却塔结构规范风荷载标准值对比[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1, 28(2): 52-61.

3. 张军锋, 赵林, 柯世堂, 葛耀君. 大型冷却塔双塔组合表面风压干扰效应试验[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 43(4): 81-87. (EI)

2. 张军锋, 葛耀君. 现行规范中双曲壳体冷却塔静风局部稳定公式来源[J]. 建筑结构, 2011, 41(3): 100-109. (CSCD)

1. 李静斌, 张军锋, 陈淮. 考虑变权的桥梁模糊综合评定方法研究[J]. 河南科学, 2009, 27(4): 447-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