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Review D》:高扭度部分子分布函数e(x)研究的新过程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6日浏览次数:

近日,我院在研究高扭度部分子分布函数e(x)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Beam single spin asymmetry of dihadron production in SIDIS process”发表在国际高水平物理学期刊《Physical Review D》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硕士研究生李艳丽,第二作者为硕士研究生佘珂阳,合作者为山西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李辉博士,通讯作者为王晓玉副教授、李德民教授及东南大学吕准教授。

理解质子的质量与自旋起源,是当前粒子物理领域最核心的科学问题之一。半单举深度非弹性散射(SIDIS)过程为揭示夸克与胶子在强子内部的运动规律提供了关键手段,特别是双强子(dihadron)产生过程,为研究twist-3部分子分布函数e(x)提供了独特的实验手段,这一分布函数与质子的标量荷密切相关,对理解强相互作用中的非微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基于旁观者模型(Spectator Model),系统计算了twist-3部分子分布函数e(x)与双强子碎裂函数(DiFFs),并在数值上引入QCD的DGLAP演化方程,对双强子产生的SIDIS过程中的束流单自旋不对称度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与CLAS和CLAS12实验数据的部分区间符合良好,并给出了对未来COMPASS、EIC和EicC实验的可观测量的理论预言。

该研究成果深化了对强相互作用机制和核子内部结构的理解,为未来利用极化电子离子对撞机研究夸克-胶子关联、探索质子质量起源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本工作由郑州大学物理学院粒子物理研究所主导完成,合作单位包括东南大学与山西师范大学,得到了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的资助支持。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d/abstract/10.1103/9fd5-4lxd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