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长暑假即将结束,为了活跃女工群内气氛,历史学院工会特组织《看见·女性》特别活动,邀请女教工们分享自己喜爱的古代女性文物与故事,得到女教工们的积极响应参与。
历史学院女教师们许多有考古发掘现场实践经验,所分享的古代女性文物丰富多彩。
有商周妇好墓中妇好所用的青铜兵器大钺,均重达到9公斤,钺是古代权力的象征,妇好墓里的两把大钺,一把下面饰以龙形,另一把正面饰以虎形,她的权力与地位昭然若揭。
有“子仲姜盘”,春秋早期晋国太师为其妻子仲姜所作(铭文大意:盘既大且好,用以祈求长寿,子子孙孙永保用),收藏在上海博物馆。丈夫送给妻子的礼物,网上戏称这是一份来自2600多年前的狗粮。口径大概45厘米,盘内装饰极其精巧:内底中央立一圆雕水鸟,第一圈为浮雕的蛙、龟,第二圈为立体的鱼,第三圈为立体的水鸟、龟、蛙,第四圈为立体的蛙和鱼。最有趣之处在于盘内所有立体动物都能作360度旋转,此种艺术表现手法极为罕见,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装饰水平。
有来自洛阳唐宫中陆东汉墓中的盛装打扮的贵妇,以及西安理工大学壁画墓中骑马的英气女子。汉墓壁画中的女性较史书记载更为生动,更具有烟火气。
有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武后绣裙”,就是女皇武则天的裙子。出土的物帐碑上明确写明“武后绣裙一腰”。最令人惊叹的就是“武后绣裙”的金线不是金色的丝线,而是用金子拉出来的,而且仅仅只有0.1毫米,最细的更是仅有0.06毫米,大概是头发的三分之一。正是因为这真金捻成的丝线抵抗住了千年岁月的侵袭,让我们在今天能够看到唐代的丝织品。
有宋代蹴鞠图案铜镜,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图案中女子也在参与蹴鞠活动,英姿飒爽地活跃在运动场上。加上最近南方发现的宋代的女子短裙,女子追求自由的心应该一直在路上。还有老师们亲自发掘的唐代金发钗与骨梳等等丰富多彩的女性文物等等。
古代女性不曾是历史书写与记载的主体,所以史传偏重记载的女性大都是“孝子、贤妻、良母”,千人一面。但是借助丰富的出土文物,我们能够看到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她们活泼好动,爱美端庄,展示着女性的气质与风格。此次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