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至25日,化学学院“红色中国行”实践团赴河南多地红色场馆,开展为期25天的研究生暑假社会实践,以沉浸式体验挖掘中原红色文化内涵,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学子心中落地生根。
7月1日,实践团首站走进郑州档案馆。专题展厅内,抗战时期地下党活动记录、解放后城市建设规划蓝图等珍贵史料整齐陈列,工作人员围绕史料背后的革命故事细致讲解,成员们俯身凝视泛黄纸页,在字里行间探寻郑州红色发展脉络,唤醒城市红色记忆。
7月10日,实践团抵达郑州党史馆。馆内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为核心主题,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场景还原,系统展现中国共产党在郑州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奋斗历程。参观结束后,实践团全体党员面向宣誓墙庄严站立,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回荡展厅,传递出传承红色精神的坚定决心。
7月15日,实践团前往碧沙岗公园。园内北伐英雄纪念碑庄严肃穆,碑身“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字样熠熠生辉。成员们身着统一服装,在纪念碑前整齐列队,向北伐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行三鞠躬礼,随后默哀一分钟,深切缅怀先烈壮举;园内“碧血丹心”碑静静矗立,进一步加深了成员们对革命先烈家国情怀的感悟。
7月20日,实践团走进二七纪念堂。推开雄伟的纪念堂大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雕像率先映入眼帘,雕像生动还原了工人们高举标语、奋勇抗争的场景。展厅内,罢工信号灯、工会印章等文物,以及记录罢工历程的影像资料,让“二七精神”愈发鲜活。实践团还开展“传承二七精神”主题分享会,成员们结合化学专业科研经历,畅谈如何以“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攻克学术难题,践行青年使命。
7月25日,实践团来到河南省博物馆“红色中原”展厅。近300件革命文物中,焦裕禄同志生前使用的钢笔、记录兰考“三害”(风沙、盐碱、内涝)调研数据的笔记本格外引人注目。成员们驻足展柜前,仔细端详文物细节,深刻领会“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触摸中原大地深厚的红色脉搏。
此次红色实践之旅,为实践团成员带来深刻的精神洗礼。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实践中汲取的红色力量转化为科研动力,既要在化学领域深耕细作、勇破技术难题,也要主动承担红色文化传播使命,向身边人讲述中原红色故事,以青春之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