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校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化工与能源学院承办的研究生“名师名家讲坛”将邀请华东理工大学邓卫平教授为广大研究生作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报告题目:《基于DHIP骨架的不对称催化体系及其应用研究》
报告时间:2015年6月5日(星期五)下午15:00
报告地点:郑州大学新校区化工与能源学院四楼报告厅
郑州大学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化工与能源学院
2015年6月3日
邓卫平简介:
浙江富阳人,1971年12月生,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导师戴立信院士。2000年至2003年先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Rochester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03年底加入新加坡的新药研发公司---S*BIO,进行靶向小分子抗癌药物的研发工作。2005年8月受聘于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2010年起任华东理工大学青年教师联谊会理事长;2011年挂职上海市宝山区科委副主任;2012年起任上海市奉贤区政协常委。获得的荣誉和称号有:上海市浦江人才(200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7),上海市育才奖(2007),华东理工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2009),上海市曙光学者(2009),上海市归侨侨眷先进个人(2010),华东理工大学育英奖(2010),东岳-天鼎奖教金特等奖(2014)等。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十余项研究项目。已在国际核心刊物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Commun.; Org. Lett.; Chem. Eur. J. 等发表60余篇SCI论文。译著《药物考》和《工业规模的不对称催化》;参编教材《药物化学》双语教材,参编论著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planar chiral ferrocenes: Chiral Ferrocenes in Asymmetric Catalysis(2010)。
主要研究方向:
基于手性技术的碳碳键及碳杂原子键的形成方法学研究,主要致力于新型手性配体和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以及其在有机合成化学和药物化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反应的新型杂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具有杂环结构的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包括合成方法学的研究。
化学创新药物及“Me Too”药物的绿色合成技术的开发。
基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这一调控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的关键蛋白质为靶蛋白,并结合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进行靶向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研究。